心靈工坊 2024春季書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已絕版)

Silent Grief : Gliving in the wake of suicide
 
作者:克里斯多福.路加斯、亨利.賽登(Christopher Lukas
譯者:楊淑智
書系:Caring 005
定價:280 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01 年 08 月 01 日
ISBN:9573049570
 
特別推薦:文榮光、王浩威、吳淡如、陳秉華、朱開玉、慧開法師、蔡昌雄、許佑生、吳庶深
 
轉化死亡的力量
書序作者:陳秉華(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

這本由自殺者家屬與精神科醫師一起合寫的書,是關於如何協助因至親好友自殺而陷入痛苦的人,讓他們理解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其他有相似遭遇的人又是如何經歷;書中希望藉著彼此故事的述說,讓自殺者親友知道自己所有的反應並不是獨一或病態的,也希望在彼此心路歷程的分享中,能一起走出傷痛,活出更新的自我。這是一本從心理衛生角度所寫的書,寫給為死者哀痛的親朋好友,寫給心理助人工作者、以及對這個主題想較深入了解的社會大眾。

台灣目前對「健康」的認識,已逐漸從「不生病」,轉變到「預防與保健」,但是一般而言,我們在心理健康所作的努力,還是遠不如在身體健康上做的投資。一般人對於促進心理健康的認識相當微薄,面對心理困境有許多不適當的反應。例如,經歷痛苦情緒時一般人仍然習慣逃避、壓抑、否認,或是過於理智的處理,而不是去面對或重新經驗、表達疏通,尋找出自己陷入痛苦的原因,認識自己在痛苦中不健康的想法或是反應方式,進而做出改變,為痛苦找到出路。

面對親人死亡,無疑是件痛苦的事,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結束、忘掉,可以繼續過日子。但是,親人死亡所帶來的痛苦常常不如想像中簡單,以為能輕易忘記或是置之不顧,往往在很長的時間後,痛苦仍不時地回來啃食著生者的心靈。台灣社會在近些年來,因發生多次大型災難事件,因此大眾開始關注,如何協助生者度過難關,哀悼諮商與治療也開始逐漸被助人工作者學習與應用,希望能夠協助生者有力量面對失落,承認與接納失去死者的悲傷、憤怒,與各種痛苦的情緒,澄清自己的內在控訴,找到自己與死者之間新的連結與意義,轉化死亡對生命束縛的力量,使生者能夠有勇氣繼續走自己的生命道路。

除了談及對死者的哀悼歷程,本書還提出死亡事件中更令人惋惜的一種狀況--當死者是自殺身亡,或甚至決定藉助親友之手結束生命時,親友所落入的心靈困境。藉著本書展現的諸多案例,讀者能夠更深刻的理解到,死者家屬所承受的重擔與苦難,不但是心理與情緒層面,還承受著社會文化所給的龐大壓力。

一般人較能接納因疾病或衰老的自然死亡,因為這合乎自然法則;但是對於意外身亡、自殺或他殺,就無法輕易地被人接受;其中,自殺者更是自己決定結束生命,和眾生延續生命的信仰相違背,也與中國人傳統家庭觀念背道而馳。社會視自殺者是脆弱的,是人生戰場的逃兵,是徹底宣告投降的失敗者,是棄親人不顧的無情自私者;不僅如此,社會對自殺者的譴責,也會轉移到親友身上,他們被公開或背地裡指責沒有對死者盡到支持與照顧的責任,才使死者陷於孤立無援的絕境,死者是因被親人棄絕因而不得不走上絕路的。

本書作者提醒我們,自殺者親友也是受害者,也是被死者棄絕與被社會批評的對象。死者不但以死亡棄絕了自己,也徹底棄絕生者,是對自己,也對生者與世界巨大的憤怒與絕望。自殺者親友除了要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也內化了來自死者的譴責與控訴,背負死者對於生命的憤怒與無助,也接受自己對死者失職照顧的社會批判,這層層的心理壓力,使死者家屬也淪為受害者,需要艱辛的從自己的失落、憤怒、悲痛、內疚等各種情緒捆綁中走出來,重新為自己找到一片晴朗的天空。

在本書作者自述與引述的故事中,讀者也可深切感受到,他們有一種共同的、難以言喻的痛苦經驗,一種無法向人述說的苦。自殺者與家屬所承受的社會標籤,讓家屬覺得談論死者自殺是一件丟臉的事、是個禁忌;而旁人也會避開當面談論而在背後議論、揣測。這樣的迴避與緘默,對於死者家屬是另一種苦難與折磨,他們痛苦的經驗,因為顧慮周圍人的反應而無法與人分享;在情緒無法發抒,非理性想法不得被檢視之下,只能獨自繼續背負所有痛楚。有些人因為獨自承受情緒重擔而衍生出各種身心疾病,最後甚至也步上自殺一途。

什麼是解方?如何使用這份解方?本書作者提供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家屬全心參與對死者的告別儀式,有助於接納死者死亡的事實,也可釐清自己對於死者的感受;當自己無法走出困境時,要尋求有幫助的傾聽與支持者,或向有心理專業背景的諮商者求助;參加自助的支持團體,與一群處境類似的人互相扶持,一起走出悲傷。對於樂於助人卻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本書也指出,專心傾聽、適當回應、有耐心的陪伴,都是協助的良方。

人生中的種種沉痛困境,人人都難以倖免,如何在臨到時有勇氣面對、了解困境如何影響自己,同時透過尋求協助與幫忙,讓自己能夠從困境中走出並且獲得心靈的成長,這些都將是苦難帶給人的正面意涵。

 
 
 
★中國時報開卷、聯合報副刊專文推薦。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