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13-04/20 陳代樾【大開眼界】費登奎斯兩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日漸親近:心理治療師與作家的交換筆記》

Everyday Gets a Little Closer : A Twice-Told Therapy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金妮.艾肯(Ginny Elkin)
譯者:魯宓
書系:Holistic 017
定價:320 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05 月 14 日
ISBN:9867574168
 
 
譯者序
書序作者:魯宓

本著這本書的紀實風格,我必須先一吐為快,這本書的翻譯真是讓我叫苦連天!
對翻譯而言,這本書的獨特之處,也正是它最要命的地方!亞隆醫師與他的病人金妮約定好在每次療程後,以最真實,不事後修改的方式,寫下他們對於療程的種種感想。在這種獨特的安排下,讀者有機會能同時看到心理醫師與病人雙方的觀點。
問題是,他們的誠實以對,也意味著我們必須照單全收,看到在療效還沒有發生之前,似乎無止盡的漫長煎熬過程:醫師的苦口婆心,病人的故步自封,同樣的戲碼一再上演,同樣的病態一再出現。
於是我在翻譯時必須常常提醒自己,這正是心理治療的真實寫照。沒有神奇的療效,沒有突然的大澈大悟,一切進展都必須用寶貴的時間與心血慢慢換來。
除此之外,這本書的文字風格也非常折磨翻譯。雖然醫師與病人這兩個人都是很擅長使用文字,都有成為作家的野心,但是為了追求臨床的真實性,他們不得不刻意抹煞任何文字上的修飾。亞隆醫師原本對於文字的清晰通暢要求頗高,但是他的報告可能是因為採取了錄音口述,然後由祕書打字的方式,也變成有點嘮叨,有點意識流。
至於金妮呢?我只能這麼說,她的確是一個充滿了困擾的病人,而她內心的混亂也時常顯露在文字上,讓我在翻譯時面臨了很矛盾的抉擇:我是不是要照實翻譯出她那些牽強的比喻,那些不連貫,甚至有點不知所云的喃喃自語?還是為了讀者著想,稍加揣摩出她夢囈中的意思?我想,最後的成果應該是兩種情況都有。所以在這裡要請讀者多包涵一些看似不通順的文字,畢竟,這不是一本純文學的作品。這本書的客觀記錄價值應該超過了它的文學意義,那些不通順的文字,反而更能夠一窺當事人的心理狀態。
說到這裡,我算是發完了牢騷,可以來談一談這本書讓我感動的地方。我也要使用一些牽強的比喻。我覺得這本書很像是一部歐洲的藝術電影。沒有誇張的劇情或激烈的人物,沒有簡單的是非善惡或天賜的轉機;而是充滿了含蓄的細節,以及潛藏的張力。你本來覺得這部電影很沈悶,但是你也慢慢看到,這部電影在不知不覺之間變得越來越豐富,主角們開始展開複雜的角色互換,原本沈悶瑣碎的細節,都變成了必要的元素。只有在充分呈現(或讓觀眾體驗)了現實的這種層面之後,真正有意義的轉變才能夠成立。
我說過這是很牽強的比喻,因為其實這本書完全不像虛構的電影,而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裡面的任何戲劇性都沒有絲毫的刻意營造,像是治療師與病人的強烈性格對比:病人走一步,退兩步的困境;在結束治療之前,出現了讓人非常興奮的療程安排;但是最後並沒有得到童話般的美好結局,甚至在療程結束之後,女主角還是必須經歷痛苦的打擊與煎熬,但是,最後她在浴火的灰燼之中,似乎終於得到了重生的機會。
我相信,這本書提供了非常難得的觀點,讓人可以對心理治療的過程有很真實的認識。亞隆醫師自己最後都說,「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冗長,六十小時的療程算是相當短的。」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心理治療在時間與精神的付出上,恐怕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讀了這本書,應該都會同意,心理治療絕不是一條捷徑。精神科醫師或心理治療師也絕對不是有什麼特異功能的人。但是,心理治療可以成為一條有心的道路。對於願意付出心力,走上這條漫長道路的人,不管是醫師或病患,最後應該都會對自己,以及生命,有一層新的瞭悟。

 
 
 
★吳就君、陳秉華、呂旭亞聯合推薦。★自由時報每週選書、中央日報每日一書、來網路書店編輯推薦。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