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3/07-2025/01/16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講座*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非常愛跳舞:創造性舞蹈的心體驗》》 《傾聽身體之歌》

《身體的情緒地圖》

Getting Our Bodies Back: recovery,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rough body-centered psychotherapy
 
作者:克莉絲汀.寇威爾(Christine Caldwell)
譯者:廖和敏
書系:Holistic 023
定價:24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04 年 12 月 03 日
ISBN:986757432X
 
特別推薦:李宗芹,現任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理事長。
 
3. 上癮症裡,身體的模式

我們會藉由一些動作和身體暫時分離,像是呼吸、手勢和姿勢,為的是減緩不舒服,並且標示出發生了什麼事。這些小動作有時候也讓我們覺得舒服些,所以我常鼓勵案主去做,讓小動作帶領他們去發覺深層的匱乏感覺和對死亡的恐懼。

我發現小動作和早期成長經驗有直接緊密的關係。早年時需求未被滿足,小動作就會跳出來幫忙,長大後這種小動作漸漸形成不滿足的徵兆,變成替代品,藉以安慰撫平不滿足的失落和不快。小動作好像是被扭曲了自我安慰的動作,試圖想要停住、撫摸、安慰。
嬰兒牙牙學語之前若缺乏溫暖、關懷和安全感,都會造成不滿足。不同的缺乏會引發不同的小動作,這些都是可預期且有跡可循的發展:
1始於一種感覺、一份記憶或感官經驗。
2.一種近乎強迫式的小動作姿勢不斷重複,直到那個感覺得以表達。
3.做這個小動作時覺得很舒服和釋放,如果有人制止或干擾,就會不高興。
4.小動作慢慢消失,讓人安靜下來,感覺慢慢走弱,變得無望或憤怒,口頭上的表達可能是:「不會有任何改變,我永遠走不出這個桎梏。」
5.自我責怪:「我做錯了,我無法度過這關。」「如果不是你提醒我,我會覺得好受一點。」越來越覺得自我憎恨和羞愧。

這些年對自我經驗和案主的觀察,我發現情緒和動作的關係,因此重新定義上癮症:上癮症是人對成長時期不被滿足的需求做出的生理回應。
這些回應是要分散並減輕不滿足帶來的痛苦,並且找到快樂和滿足的替代品。離開身體可以遠離痛苦和威脅性的快樂,同時可以適時地找到安慰和舒服的感覺。
我們一生渴求無條件的愛,不需變成誰才能得到愛。嬰兒理當從父母那裡得到無條件的愛,不是時時的關注和讚美,而是當孩子不如我們意時,也不收回我們的愛和肯定。多位重量級的心理治療師如米勒(Alice Miller)、布萊蕭、韓翠克斯等都一致同意,父母自己在孩童成長期就有舊傷未癒,當孩子無意間在舊傷上灑鹽,可能會使父母收回愛和關注。成長期的孩子都希望取悅父母,照著父母的期望走,而非照著自己的想法走,久而久之,這種取悅也成了癮頭。得到愛比活出真實的我更重要。然而,這種為了愛而犧牲自我的循環會越來越痛苦。痛苦時要能找到藥方,如果只是消極地讓痛過去,並非真正解決之道,久了,就成了不可承擔的折磨,心不處理,身體就會起而行,找尋方法讓痛苦降至最低。

什麼是上癮?
上癮症有五大特色:重複性、沒有發展性、缺乏滿足感、沒有競爭性、看了會不舒服。
重複性:這種重複、重複、再重複的動作行為是為了趕走感覺,找到舒緩的慰藉。
最常發生在孩子身上,像是搖來搖去。
沒有發展性:這種動作行為不會改變,不會延展。同樣的感覺,相同的結果,像是下巴上的神經不會因為生氣而有情緒的推拉拔河,也像在輪子上打轉的老鼠,永遠不會改變。
沒有滿足感:這種行為開始時可能感到舒適,但是最後覺得恍惚、罪惡、挫折和沮喪。
沒有競爭性:這些動作好像是未完成,像一位案主思考時喜歡把手放在兩顆牙之間,每次都只是放在那裡,並沒有真正咬下去。這個只做了一半的動作,不再發展下去,她深究時,才覺察自己並不想咬下去。這就是所謂的半調子動作。
看起來不舒服:看到別人做這些上癮動作時會覺得無聊、退縮、生氣。有位厭食症案主在治療中,很愛把一措頭髮圈起來繞來繞去,看得我很煩,有幾次都想走過去,對她大叫別再玩了。

在上癮的過程中,我們用藥物和行為來尋找滿足代替品。身心分離可把痛苦驅逐出門,沈醉在代替品的快感中。舉個例子,我們會為了繼續暢快的喝酒,不理會喝醉帶來的噁心、暈眩和頭痛。不敏感和陶醉構成了上癮的過程。
我們自有一套方法麻痺身體,用重複動作來催眠自己,例如坐在搖搖椅上前後晃動能讓人安靜下來,小孩子喜歡這樣,大人何嘗例外。感覺壓力太大時,有些成人會咬指甲,或用腳打拍子來舒緩身心。
其次,身體也會利用緊張來麻木自己。研究指出,初期時緊張的肌肉會增加那個部位的感覺,久了,肌肉就麻木了,直到下一個大動作和改變,才會有感覺。也就是說緊張成了常態,神經系統開始忽略它,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唯一例外的是,除非緊張造成肌肉組織的損害,受損肌肉組織會毫不客氣地大聲抱怨)。曾有人拍打你的肩頭,告訴你你的肩膀有多緊嗎?你會因此大為驚訝,因為從來不曾注意覺察到?

憂鬱症是一種長期累積的感覺。憂鬱症患者會用情緒和某種程度的活動走出身體之外,就像把收音機開得特大聲,聽不見歌詞在說些什麼。換句話說,為了避免聽到痛苦的感覺和想法,把身體的功能調低。沮喪會改變人體體內的化學成分,讓荷爾蒙、酵素和神經傳導素等分泌緩慢,而這些成分又是讓身體覺得有能量和快樂的。越沮喪,分泌就越緩慢,惡性循環之下,就會讓人卡在越來越沒有生氣的情況中。

很多身心治療師都注意到,呼吸和姿勢是麻木感官的兩種方法。短而淺的呼吸可減少感覺;反之,深而長的呼吸才能讓我們深切的感覺。如果屏住呼吸,甚至可以把感覺摒擋在外。至於姿勢如何影響感官,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心情好的時候,走起路來昂首闊步、精神抖擻;反之,心情不好時,一定是彎腰駝背、沒有精神,當然,這種姿勢會讓人悲傷得更久。

用防衛代替界線
當與生俱來的界線失去功能時,防衛系統就會起而行,把有威脅感的東西摒擋於外,防衛系統猶如第二套界線,就像備胎。防衛系統會發出「我預料最糟糕的事情要發生了」,如此一來,有人或事威脅到生命安危時,便可保護自己不被傷害。這套防衛本事,是祖先早從單細胞時代就傳給了我們,像動物一樣,在面對危險時,三個重要的基本防衛機制:戰鬥、逃走和靜止不動。以下即是不同動物的防衛技巧,和人類慣性採取的戰略相去不遠。

戰鬥技巧
獾:獾擅長採取全面攻擊,不管對象是大是小,都以無比的決心和霸氣造成動彈不得的威脅。這類型的人把力量集中在下巴和手臂,然後使勁向前衝。他們通常先是安靜坐著,然後一下子爆發出來。
熊:熊擅用大個頭和力氣或是發出聲音來造成威脅,聲音越大越顯示威力。這類型的人的力氣平均分配在全身,然後延伸到手臂,讓人感覺好像動作比較慢、不那麼狡滑,事實上不盡然。他們會一下子陷入情緒低潮,即使是家人也會想辦法避開。

逃走技巧
瞪羚:擅用速度和敏捷身手來逃脫獵人的捕捉。這類型的人具有高度警覺,從不同角度觀察到危險將至。最經典的策略是「走為上策」,把外界看成一個駭人、不可抵抗的世界,所以一碰到辣手事情,閃人就是。
土撥鼠:擅用速度和閃躲戰術,以維護自己的安全。這種人習慣把重心放低,雙腿有力。當你和他相談甚歡時,卻發現他不見了。他們最擅長用分心法和隱藏法。

靜止不動的技巧
兔子:完全靜止,不易被發現。這類型的人的身體可以很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孩子最擅長使用,因為他假設自己只要保持不動,就能讓威脅遠離。
變色龍:擅用保護色自保。隱形在環境中,這種人的身體很有彈性和適應力,用隱形和藏匿法融入周遭環境,為了和諧無爭端,他會同意任何人的意見。
負鼠:裝死來逃過一劫。這類型的人呼吸淺,他會讓自己變成奄奄一息的樣子,讓捕捉者失去興趣。這是典型的自殺傾向型,活著有太多恐懼,寧願死了算了。每當碰到生死交關的情形時,這種傾向就會跑出來。我有位案主就是這樣,坐在那裡幾個小時,突然回神,記不得數小時前發生的事。後來才知道他小時候曾被虐待,也有自殺傾向。
烏龜:用厚殼造成不可穿透的防衛,然後隱身其中。這種人的身體是靜止的,不太表達,十分固執。

人類的身體對這些動作的防衛系統和戰略都很熟悉,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受到威脅時,最愛選擇靜止不動的策略,用以逃過一劫。長大點,我們開始學習用戰鬥法來對付威脅。
只要能夠辨認別人的防衛策略,就可以看出自己的類型,進而建立自己的界線。為什麼說建立界線即可消去防衛系統?因為界線是生理的、情緒的和認知的,代表了「這是我的極限」,既可照顧我們,也能定義自我,讓自我和他人的關係更清楚。舉個例子,饑餓是怎麼回事?就是胃部不斷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讓身體採取覓食行動,它在說「我餓了」,吃飽了,它也會發出訊息。發出需求訊號,滿足需求--就是建立界線的方法。但是,如果饑餓的訊息不斷發散,我們相應不理,它會繼續要求,如果我們繼續否認它的存在,等到饑餓訊息消失了,我們變得沒有活力。身體知道不能自我管理時,饑餓這個訊號燈就亂掉了,亂吃因而取代了正常飲食機制。
當需求不能被滿足時,防衛就進駐。如果我們不能自我管理,由恐懼、焦慮和期盼、投射構成的防衛系統於焉成立。防衛系統反應很快,但很笨,任何刺激都可能觸動它,就像膝蓋,有東西撞到你的膝蓋時,它一定會抽動一下;危險和受傷時,或醫生檢查膝蓋時,膝部也會自然反彈。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驗,好多次我錯把別人當成有敵意的人,只因我的防衛系統啟動太快。
當需求經常不被滿足,我們會接受替代品:防衛機制,和她的鸞生姐妹:否認。膝部反彈可以自然到連我們都不自覺,防衛系統可以說是負面經驗標記下的否認。豎起防衛狀態,就是否認了現實中不同意的事情。如果自認是獵物,我當然認為對方是獵者,並且否認他是其他角色的可能性--這就是否認和上癮的關係。
佛學中提到,人有與生俱來的智慧:保有自己喜歡的人事物,推開不喜歡的人事物。追求快樂、逃離苦難是人之本能。我接觸的大多數案主都希望留住美好感覺,洗掉不好記憶。誰不是這樣呢?佛家也說,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法,將成為我們是否留得住美好感覺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必須追溯痛苦的來源,才能找到美好生活的方法。

快樂是來自參與生命中發生的事,願意迎接發生的事,用流動的心和驚喜的情與之相遇。我們不是人生內容的附件,而是歡慶每一個活著的時刻。

 
 
 
李宗芹、許文耀、姜忠信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