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活著,為了什麼?》

《神聖的愚者》

《耶穌也說禪》

《貧窮的富裕》(已絕版)

Richesse de la pauvret ?
 
作者: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
譯者:華宇
書系:Caring 019
定價:25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03 年 08 月 01 日
ISBN:957285657X
 
特別推薦:王念慈、李家同、南方朔、孫越、孫大偉
 
充滿人道關懷的新經典
書序作者:南方朔(文化評論人)

在當代法國,有兩位神職工作者最受尊敬:男的是皮耶教士(Abbè Pierre)。被稱為「無住屋運動之父」,曾有一項「最受支持的人物」民調,他排名第一,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卻只排名第九;而女的則是本書作者以馬內利修女(Soeur Emmanuelle),她應當被稱為「貧窮者的守護天使」。

法國的教士修女能如此的關護地球上真正的弱者,這除了原自大公天主教會長期以來恤貧愛人,侍奉窮人即侍奉天主的宗教情操外,也和廿世紀初,「巴黎宣教團」裡「勞工神父」(Prêtres Ouvriers)的出現有關。
那個時代的勞工處境極其悲慘,教會的年輕教士無法假裝視而不見,遂脫下神父的衣服到工廠做工,他們以「在工人中就做工人,正如基督在世人中就做世人」的態度,許多神父甚至隱瞞身分以免遭致誤解。這些「勞工神父」以他們的知識、宗教獻身情操,以及勇敢的精神做了許多事業,但後來卻在資方、政府以及羅馬教廷的多邊壓力下遭到禁止。

但這種宗教入世的傳統卻被延續了下來。例如:廿世紀法國最傑出的聖女哲學家韋伊(Simone Weil),她和西蒙波娃為巴黎大學同學,西蒙波娃以第二名畢業,韋伊則是第一名,但她畢業後卻寧願到「標緻」汽車工廠當女工,獻身於工人運動。

因此,大公天主教從十三世紀聖方濟開始的侍奉窮人和病患的傳統,乃是世界人道主義的主要源流。宗教不只要靠著靈修、節制等來拯救「個別的心靈」,更重要的,乃是要關切當代的主要事物,把世界變成更加公平、無歧視,對別人的貧窮能夠有感覺的「集體的心靈家園」。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人道關懷,近代大公天主教才出現所謂的「解放神學」。梵諦岡教廷也多次發布教諭,希望在建造天上的國的同時,不要荒廢了這個地上的國。

而論大公的人道關懷,以馬內利修女所著的這本《貧窮的富裕》,它雖然卷帙不大,但卻真的是字字珠璣,無論認知和心靈的境界,都當得上「新經典」之名。我曾講過當年閱讀聖女哲學家韋伊的名著《壓迫與自由》時,所感受到的人道張力,而今這種人道張力在讀《貧窮的富裕》時又再次浮現。

現年已九十五歲的以馬內利修女,比利時人,獲得巴黎大學哲學和宗教學文憑。她從一九三一至一九七○年間,先後在土耳其、突尼西亞和埃及等地執教。從一九七一年即專心致力於協助埃及窮人。她於一九九三年返回法國,繼續為貧窮問題而奔走,也從事協助未婚媽媽和流浪漢的工作。由於看得多、想得深,遂使得她在這本著作裡,對貧窮問題的矛盾有著異於尋常的精確掌握。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化的開展,世界上貧富差距已變得日益懸殊。全球五等分裡最富的那五分之一,擁有的財富即佔了百分之八十二點七,最窮的五分之一,則只佔了百分之一點四。由於貧富差距的絕對化,當今全球每天有三萬五千多名兒童與於營養不良,而這種情況仍正在惡化,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它是全球的赤貧化。

貧富差距在全球和每個個別國家都趨於擴大並絕對化,這並非因為貧窮者本身的內在原因,而是因不公正的體制及規則所致。當世界日益變成弱肉強食的野蠻叢林,貧窮即難以避免。以馬內利修女因而說貧窮乃是這個世界的「醜聞」。

因此,她遂從體制和規則的角度,將造成貧富的原因從宏觀的角度加以剖析,並呼籲世人要在結構及規則上努力。她自己也表示:「我們應隨時準備重新展開抗爭。」面對結構性的問題,這位修女姊妹的義憤由此可見。

如果我們注意到過去幾年裡,從教宗以降,包括「牛津濟貧會」全歐人道組織及人道主義者要求免除窮國債務,二○○三年法國主辦的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議,首次大舉邀請窮國領袖與富國領袖展開南北貧窮問題對話,當可感受到他們把窮國人民視同兄弟的態度。《舊約?創世紀》第四章第九節有該隱敘其弟的故事,耶和華因而問該隱道:「你對你的兄弟做了什麼呢?」以馬內利修女也以這句話問當今的人類。

除了在結構面與規則面對貧富問題做了宏觀而充滿義憤的檢視外,做為一名宗教人道主義者,而並非只是個義憤的社會改革者,以馬內利修女在本書裡最特出的,乃是把「貧窮的富裕」和「富裕的貧窮」這兩個弔詭的問題做了相當雄辯的討論,並捏出了一種新的分享價值觀和對貧窮者應當尊重的新認知。也就是說,她在本書裡真正在做的乃是用新的可實踐價值來重新定義人道主義。她認為貪得、逐利、相互剝削的價值,縱使能帶來財富,但也不能帶來幸福,只有透過分享與尊重,人的意義能被完成,真正的幸福也始能完成。她在書裡特別指出,許多從事貧窮援助的人道主義者經常自我中心和自以為是,在從事人道工作時卻違背了人道的第一原則「尊重」。由她能注意到這樣的現象,她的反省力之高已可概見。

人道主義的光輝在我們這個時代早已日益稀薄變淡,到了國家層次,這種人道精神更是趨於倒退,從一九九○到二○○○年,富國援助窮國的金額整整少了一倍。在這樣的時刻,以馬內利修女重新想出濟貧愛人的哲學,認為只有如此,始能滿足人心,讓疏離自私並陷在「富裕的窮困」中的人,能重獲心靈的富裕與安樂,這才是滿足神心的道路。她的這些見解,或許才是今日最需要的價值觀吧!

 
 
 
★中國時報浮世繪、自由時報專文介紹。★王念慈、李家同、南方朔、孫越、孫大偉真心推薦。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