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塗鴉與夢境》

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
 
作者:Donald W. Winnicott
譯者:廖婉如
書系:Psychotherapy 021
定價:520 元
頁數:464 頁
出版日期:2007 年 12 月 14 日
ISBN:9789866782183
 
特別推薦:王浩威/策劃、導讀 宋維村、陳映雪、林玉華、洪素珍、陳質采、趙家琛/共同推薦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共同出版
 
第一部 導論

本書談的是精神分析在兒童精神醫學上的應用。我從事兒童及成人分析三、四十年了,不料這些經驗竟把我帶進一個特殊的領域,將精神分析運用於兒童精神醫學實務,因而擴大了精神分析的效益。對每個孩子進行精神分析不見得有用,且不切實際,再說,當精神分析師想善用所學,在兒童精神醫學實務上好好發揮,往往會碰到很多困難。不過,我發現,只要善加利用初次晤談,兒童精神科裡大半的個案我都能得心應手。所以,我想舉一些例子,來指導與我從事類似工作的人和有意在這個領域鑽研的學生。

從事這份工作所需的技巧,實在稱不上是技巧。一來,每個個案都迥然不同;再者,治療師和病人之間的交流,遠比純粹的精神分析治療更通暢,不受拘束得多。這不是説長期分析不重要。長期分析的做法,是持續解析會診中移情作用之下逐日冒出的潛意識內容,好讓這些內容逐漸進入意識層面。我認為,精神分析依然是這份工作的基石,若有學生問起,我也會說,做這份工作(不是精神分析)所須接受的訓練,就是精神分析的訓練。然而,我也深信,精神分析訓練最重要的一環,是篩選出好的人選。要把不對的人選變成優秀的分析師並不容易,無怪乎篩選過程中最重要的,往往是自我篩選這一關;而學生所接受的個人分析,就是自我篩選的一部分。我們寧可千挑萬選,找個確實適合從事這種工作的人,也不要選個生病的人,然後寄望精神分析訓練裡的個人分析把他變得健康一點。當然,有人說,本身曾患病的人對病人的處境更能感同身受;也說,要體驗過潛意識是怎麼回事,才會相信探索潛意識有其價值。然而,再怎麼樣,從事我們這一行,最好還是別找曾患病、需要治療的人。

我們要是知道怎麼選對人就好了。就算沒有精神分析訓練的協助,我們也該知道怎麼選出適當人選來做本書所描述的工作。譬如,有人會馬上說,治療師一定要能認同病人,但不會失去自己的個人認同;治療師得有能耐涵容病人的衝突,也就是說,包容病人,並且等待病人自己產生解決方式,而不是焦急地到處找方法治療他;治療師還要有本事,不管病人怎麼挑釁都不會心生報復。若治療師想要提供簡易的解決之道,更是犯了大忌,因為病人要的,就是解決他的內在衝突,並且操控使他生病或讓他久病不癒的外在實質阻礙。此外,治療師要能自然而然給人一種專業上的信賴感,這就不在話下了;一個嚴謹的人能夠在私生活方面,或我們希望絕不中斷的個人成長過程中,遭逢嚴苛的精神壓力之餘,仍能維持專業水準。

把治療師該有的特質洋洋灑灑列下去,大概會讓泰半滿腔熱忱、有志於精神醫學或社工等專業領域的人打退堂鼓。不過,依我看,這些特質甚至比精神分析的重要訓練還來得要緊。長期而深入的個人分析治療經驗也同樣不可或缺。

倘若我的想法是對的,那麼從事本書描述的這類工作時,有一點便顯得很重要,那就是要能處理會診時面臨的社交需求與壓力,而精神分析並不強調這方面。

我必須一開始就強調,這種技巧極為靈活,可不是拿個案例研究一番就知道該怎麼做。二十個案例讀下來大致會有個概念,不過,你會碰到的個案依舊是各異其趣。想了解這份工作還有另一個困難,就是光是口頭講解沒辦法教會大家,學生還是得自己下功夫,仔細閱讀、研究所有個案,反覆思索玩味才行。

關於個案描述這個部分,我對學生自然有個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既準確且誠實。大家都知道,準確描述的難度相當高,就算有錄影或錄音也幫不上忙。我描述個案時,會把晤談全程所發生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連自己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也不例外,雖說這樣做會加重自己的負擔,不過,透過筆記我幾乎可以重建出晤談的原貌,有這樣的成果再辛苦也值得(筆記若擱個兩、三天不動,自己也會看不懂)。我很樂意花力氣去寫下完整詳實的個案描述,因為大家都曉得,晤談當中的大量訊息,尤其是它豐富的細節,是會流失的,「就像夢在天剛破曉時逝去」一樣。

我這裡所呈現的個案,免不了有某種程度的過度簡化,這是因為我幾乎都以畫畫交流的方式進行晤談。我在這些個案中所用的技巧,通常是採用所謂的塗鴉遊戲。當然啦,塗鴉遊戲本身不是什麼新奇的點子,不過,若有人想學怎麼使用塗鴉遊戲,好練就一身功夫用於我所謂的治療諮詢中,這樣也不對。塗鴉遊戲只是和孩子打交道的一個方法。在這個遊戲及整個晤談當中,會發生什麼,端視如何運用孩子身上的經驗,其中包括呈現出孩子經驗的內容。為了運用雙方共同的經歷,治療師骨子裡要有一套理論,了解兒童情緒發展以及兒童發展和環境因素之間的關係。在書中的案例裡,我刻意把塗鴉遊戲和心理治療性諮商兩者穿插串連在一起,如此鋪陳下來,你看著孩子的畫以及孩子和我共同完成的畫時,會覺得整個案例鮮活起來,彷彿孩子透過這些畫和我一起現身說法,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案例的描述,因而孩子和治療師的對話感覺起來很逼真。塗鴉或畫畫的內容還有個實用的好處,就是治療師可以藉此把晤談的內情透露給孩子的父母,讓他們知道孩子在治療諮詢這種特殊情境裡是什麼模樣。對他們來說,這比起我轉述給他們聽孩子說了些什麼還真切。他們認得張貼在托兒所牆上或孩子從學校帶回家的這類畫作,不過,看過孩子一系列的畫作之後,他們往往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些畫作呈現了孩子的人格特質和認知能力,這在居家情境下可能看不太出來。書裡有幾則案例會討論到這個現象,不過,讓父母察覺到這一面自然不見得是好事(雖然可能相當有幫助)。父母可能會洩漏治療師告訴他們的內情,反而破壞了這類需要孩子和治療師之間有某種私密感的工作。

治療諮詢這個特殊情境的概念,以及利用首次晤談(或重現首次晤談)的想法,是我在多年臨床工作和私人執業中逐漸發展出來的。然而,在我二十幾歲時有個關鍵時期,可謂有其特殊重要性。當時我是小兒科實習醫生,在醫院實習時看了很多病人,也盡可能多給孩子們機會跟我溝通,要他們畫畫給我看,並告訴我他們做的夢。我發現,孩子們就診的前一晚會夢見我,頻率高得驚人。夢見他們將要看診的醫生,顯然反映出孩子對醫生、牙醫等提供幫助的人的一種想像。孩子的夢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父母的態度,以及孩子就診前的準備狀態。然而,有趣的是,我發現自己過去落入了先入為主的想法。會做這種夢的孩子都告訴我,他們夢見的是我。以我目前所使用但當時尚未成形的語彙來說,孩子夢到的我,其實是主觀性客體(subjective object)。我目前的體會是,這種主觀性客體(幾乎在第一次或前幾次晤談後就消失了)的角色,讓醫生更有機會和孩子溝通。

孩子就診前夕這種狀態,和以不太有用的催眠所進入的狀態,兩者之間必有相通之處。我把這點觀察融入我長年建構起來的理論中,來解釋孩子在這些特殊情境下,對我和我的同業經常表現出來的莫大信賴感。這些特殊情境有種特性,我非用神聖這個詞不足以形容。這神聖的時刻不是被善加利用,就是被浪費了。假使被浪費了,那麼孩子相信自己會被了解的信心就會動搖;反過來說,如果這種神聖時刻被善加利用,孩子相信有人會幫助他的信念就會增強。由書中一些案例會發現,在初次晤談(或前幾次晤談)的特殊情境下,達成了深入的溝通,孩子後續的轉變就能由家長和負責貼身照料孩子的人接手關照,於是孩子情緒發展原本打結的地方,經由初次晤談解開了,發展歷程因而隨之開展。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