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漫步在海邊》

《心靈祕徑︰11個生命蛻變的故事》

Ways to the Mystic Heart-- 11 stories of transformation
 
作者:白崇亮、呂旭亞等
書系:Caring 059
定價:250 元
頁數:208 頁
出版日期:2009 年 12 月 14 日
ISBN:9789866782701
 
特別推薦:黃秀美
 
在他人的故事中,與自己相遇
書序作者:黃秀美(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及創辦人)

本書集結了十一位作者的生命故事,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但都有著相同精彩的心靈成長的經歷。書的源起是呂旭立基金會為慶祝成立二十周年,由執行長趙曉娟負責策劃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之後用記錄演講精華、邀稿及採訪的方式,與心靈工坊合作,讓本書付梓出版。書中邀請的故事主角,都是在不同時期與基金會因緣相遇,因而啟發了他們對自己生命的覺察與轉化。謝謝他們願意出來現身說法,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

故事,從兩個人開始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大抵都有一個故事,呂旭立基金會的成立也不例外。二十二年前,呂旭亞和我──也是當時呂旭立基金會最初的發起人──在短短一年之內分別失去生命中最摯愛的人。呂旭亞失去她一向形同母親、相依為命的姊姊,而我則同時失去一位最好的同學呂旭立以及最重要的父親。呂旭立因到綠島潛水而意外喪生,我父親則在毫無症狀下被檢查出肺癌末期,住院四個月後往生。正值二三十歲、對生命充滿憧憬的我們,面對無常的造訪,一下子被打入地獄深淵,覺得震驚、無助、悲傷與憤怒!當年,呂旭立正要展開生命最美好的三十三歲,我父親則在忙碌一生事業有成之後,正準備享受一輩子辛苦耕耘成果的五十七歲。每當想到他們面臨死亡的措手不及,以及他們在生命停止的瞬間是否充滿遺憾等種種心情,總是令我痛不欲生。

整整一年,旭亞和我有如行屍走肉,將自己囚禁在桎梏之中,但同時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我心中吶喊著:「我不要遺憾!我要知道此生的追求和意義,我要他們死而無憾!」就這樣,為了走出傷痛,為了了解自己此生所為何來,我開始走入探索、認識自己的祕密花園。和旭亞一起醞釀成立基金會,從事心靈成長工作的種子,也在此時漸漸萌芽。記得那是一個週日懶洋洋的午後,躺在旭亞的小閣樓中,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假如、以後、等到……」等假設性的問題。突然,不知道哪來一股破釜成舟的力量,兩人幾乎同時拍案而起:「此時不做待何時?!」主意拿定,旭亞開始動用她在心理衛教界的人脈,呼朋引伴,在眾多熱心且理念相同的朋友的奔走相告下,大家出錢出力,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終於在一九八九年三月通過教育部核准,正式成立。二十年來,在基金會進出的學員不計其數,基金會成了個人心靈轉化的中途之家,我也有機會在此結交各行各業的好朋友。

初期基金會大型活動一個接著一個籌辦,如詹美涓文中所形容的,她總是到會場默默幫忙打雜。她一定不記得,當時我為舉辦活動心力交瘁時,她那善體人意的眼神以及適時關切的言語,常常為我帶來溫暖的力量。她就像我的妹妹般,體貼地給我許多支持。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有著相同理念,對基金會的工作一路挺身相助的朋友們,很多都是吳就君老師的學生,像是蘇富美、卓明、白崇亮、楊蓓等。楊蓓是基金會第一個籌辦的國外工作坊「生命能」的即席翻譯,她的從容大器一直是我所欣賞的。她和我都是家裡七個兄弟姊妹中的長女,都是在大家庭的溫暖中長大。但是她常常與人分享孤獨的重要,認為「孤獨和親密其實是同一件事」,對此,我非常同意也能理解。因為「孤獨」其實能使我們與自己更接近,才會開始「愛自己」,那個「愛」完整了,才能擴及父母、兄弟、姊妹、夫妻、朋友,在此之前,一切不過是「索愛」的過程。

在往內探索自我的團體中,男性永遠是稀有動物,白崇亮和陳登義就是早期兩位勇敢的少數。白崇亮身處廣告公關業,長期擔任基金會的董事。基金會成立之初,常藉由他在企業界的背景與經歷,帶領董事們腦力激盪,思考組織的運作方向。崇亮生在一個遭受歷史政治事件受害的家庭,間接影響了他和母親的關係,也使得他日後對人總帶著些許的設防,總保持著君子距離。難怪以往我對他的印象總是彬彬有禮,親切但不親近。直到女兒的出世,他整個人才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常聽他說著與女兒親密而特別的關係,覺得那真是天下父母所嚮往的親子關係。

陳登義則是以精神科醫師的身分,不畏醫界主流意識的主導,參與基金會非主流的身心探索課程。他長期對自己所從事的醫療工作進行深刻省思,同時也鼓勵很多他的同僚一起參與基金會的課程。醫界若是多些像陳醫師這樣虛心求進,治療人的身體之外更關懷人心靈的醫師,那真是病患的福氣!

像陳登義一樣,廣播音樂界的陶曉清小姐也帶著「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心情,推介不少朋友參加基金會的活動,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忽然發現基金會的活動裡多了好多來自演藝圈及媒體界的朋友。我與李文瑗、殷正洋也就是在這些活動中互相認識的。當時他們兩人剛新婚不久,關係的課題是他們最大的關注焦點。我對他們兩人多年來在關係上的努力不懈,有很深的感動。他們打破「王子和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的日子」的迷思,將之重整、再塑。他們的故事,堪稱現代婚姻的經典範本。看完他們精采的剖析,我終於能體會「婚姻關係如同道場修行」的真義。

更多人的加入、接續與支持

在基金會有一個現象是,不論在社會上是如何地有成就有地位的人,他們來到了工作坊,就只有著「人」的身分。侯俊明和楊錦聰亦是如此。他們的加入也多少平衡了心靈成長領域一向陰盛陽衰的現象。侯俊明被歸為前衛藝術家,我在美術館看到他挑戰傳統,直搗人心黑暗面的畫作,頗為震撼。像大多數的藝術家一樣,侯俊明有著一顆敏感脆弱的心,是「創作上的巨人,生活中的侏儒」,但是成為父親的他,現在也終於自我期許,學習成為一位「給予者、照顧者」。

楊錦聰創辦風潮唱片公司的過程,總讓我想起台灣鄉土民情的淳樸與可愛。一個全家總動員建立起來的公司,光想到這一幕,一部電影題材的想法就掠過腦際。他這幾年常常與人分享蘇菲旋轉,望著他旋轉的寧靜身影,我在一個中年男子身上,看到一個年輕男孩的身軀裡裝著一具古老的靈魂。

我是先知道《多桑與紅玫瑰》這本書後,才在基金會碰到陳文玲的。我與她見過許多次面,很欣賞她的幽默以及流暢表達自己的能力。她在大學教授創意課程,看著她與學生相互激發,師生間的至誠互動,我不禁要歡呼高喊,近年文建會提倡的「台灣創意教育活動推廣」有希望啦!

曹中瑋是這幾年才被邀請到基金會,擔任完形治療的諮商師。我與她的接觸雖少,但她卻讓我十分驚豔,我知道我又遇上了一位求得不易的優秀助人工作者!看著她一路走來,把自己訓練成專業的完形治療師,以及一步一步自我接納的過程,都令我十分折服與感動。她的故事鼓勵著每一個走在「成為完整自己」的路上的我們。

最後,我要謝謝那些沒有出現在本書中,但卻長期參與基金會的成長、在幕後默默付出的行政工作團隊;謝謝基金會歷來辛苦付出的各屆執行長們。我更要特別感謝無酬勞擔任基金會重要職務數年的賴杞豐先生,長期給予我們支持的香港薩提爾中心沈明瑩小姐,以及無怨無悔來回奔波於機場、接送國外老師的旭立好友陳錫鴻先生。

希望藉由此書的問世,能激起更多的心靈漣漪。也希望本書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進而對其個人生命歷程有所啟發與改變!

 
 
12/18《心靈祕徑:11個生命蛻變的故事》新書講座,歡迎參加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