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孩子,別怕:關心目睹家暴兒童》

《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

《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

Victims No Longer: The Classic Guide for Men Recovering from Sexual Child Abuse
 
作者:麥可.陸(Mike Lew)
書系:Selfhelp 016
定價:400 元
頁數:384 頁
出版日期:2010 年 11 月 01 日
ISBN:978986678292
 
 
第四章 性意識、恐同症與羞愧

男性倖存者對自己的性意識常感到困惑。因為當虐待以性的形式展現時,常會被誤認是性欲的表現,但事實上性虐待是對他人攻擊、毀滅性的侵犯行為。遭受男性性侵害的倖存者常會因此質疑自己的性意識。(請注意:由於大多數男童及女童性侵害案件的加害人為男性,故本章內容將著重於遭受男性性侵害的男性。這不代表我們否認或低估男童遭受女性性侵害的嚴重性。本章後面的「焦點」將會進一步討論遭受女性侵害之男性倖存者議題的獨特性。)\r\n\r\n不論男性倖存者的性取向為何,他們常會質疑自己的性意識。雖然這些質疑的形式有些不同,但不論倖存者的性取向是異性戀、男同志、雙性戀、無性、未定或尚在困惑中,問題的本質都是相同的。許多倖存者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性取向常會不斷地改變。根本的問題是:「性侵害這件事究竟如何影響我的性意識?」異性戀倖存者常質疑自己「我還是個男人嗎?」身為「受害者」,是否還能成功地扮演女性的性伴侶?這種擔心使得倖存者對自己的性表現感到焦慮,或出現雜交行為,以企圖證明他們的男子氣概。這些焦慮可能會藉由對同性戀的恐懼與逃避展現出來(以避免倖存者被認為是同性戀者),甚或出現更激進、暴力的恐同症。對大部分的男人來說,他們也會質疑遭受男性性侵害者是否會導致同性戀。\r\n\r\n異性戀男性常會問:「這表示我是同志嗎?」,而同性戀男性則會問:「這就是我是同志的原因嗎?」或「是因為我是同志,所以這些事情才發生在我身上嗎?」(這強化了同志是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我們不能用以簡單的答案來回答這些問題的。\r\n\r\n有許多研究與理論在探究同性戀的「原因」。部分研究者帶著贊同或反對同性戀的偏見展開研究,也有些研究者尋找同性戀的起源,以試圖找到可以「治癒」的方式。本書內容將不會提及有關同志或異性戀等性取向起源之相關理論。有很多心理學、生物化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醫學及宗教方面的文獻,都探討過這個主題,但都沒有定論。我們不知道同性戀的原因為何(或異性戀的原因)。從歷史及各種文化來看,幾乎將近有百分之十的人是同性戀者。不論個體在童年是否遭受性侵害,這個數據顯然都是一致的。但基於以下幾個因素,使我們難以對男性倖存者做清楚的統計:\r\n\r\n轩 目前才逐漸接受男童性侵害是真實存在的。\r\n轩 許多男性不願接受或揭露他們的性意識。\r\n轩 許多男性不願揭露或承認他們的受虐史。\r\n轩 目前對於特定性取向的構成要素,仍沒有一致的看法——這仍有許多可能性及灰色地帶。\r\n轩 性侵害的構成要素仍爭議不休。\r\n轩 目前沒有辦法確定虐待與性取向的建立有直接相關。\r\n\r\n我們知道男童性侵害倖存者有異性戀及同性戀者。虐待可能不是造成性取向的原因,但虐待常會使倖存者對於自身性取向感到困惑。倖存者對於任何形式的性感受感到擔憂,以致於當他們被相同性別者吸引時會有極度的焦慮,並害怕帶來更深的傷害。當所有親密的感覺都被性化時,喜歡上一個男人便像是一種性的行為。在我所帶領的復原團體中,幾乎所有同性戀男性都表示,他們曾嘗試將自身的同性戀取向歸因於虐待所致,其中多數人認為(有些人說得不太情願),他們在遭受虐待之前就已經受其他男性的吸引了。\r\n\r\n另一個常常自問的問題是:「因為我是同性戀,所以這些事才會發生在我身上嗎?」這個問題假設同性戀者會遭到侵害,而這種侵害是被允許的。這種假定背後真正需要被處理的是更深層的議題——恐同症(Homophobia)。恐同症的定義為:\r\n\r\n轩 厭惡男同志\r\n轩 害怕男同志\r\n轩 害怕被傳染(害怕成為男同志)\r\n轩 害怕人們會認為自己是男同志\r\n轩 不喜歡並否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稱為「內化型恐同症」)\r\n\r\n不論恐同症的定義為何,成人男同志及女同志常因為其性取向,而面臨排擠、歧視、嘲笑、刻板印象,甚至是被暴力相向。在恐同症的文化中,恐懼與憎恨不只侷限於成人,人們也會將這樣的壓迫行為延伸到兒童身上。\r\n\r\n無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的成人,他們提到被視為無男子氣概的「娘娘腔」(sissy boys)或像「男人婆」(tomboys)是相當痛苦的。恐同症的病態行為不只有嘲笑或攻擊這些不遵守與接受一般行為規範的兒童,虛弱的、缺乏男子氣概或同性戀兒童(是的,研究者相信性取向在青春期前就已經建立了),較易因其特質而遭受性侵害。性侵害事件可能會使被害人開始覺察到自身的性取向,但若未發生性侵害事件,這些被害人也可能會慢慢地、以較不痛苦的方式發現自己的性取向。\r\n\r\n部分男性倖存者完全無法認定自己是性的個體。當性意識與虐待產生密切的關連時,性欲便成為定義自己是施虐者或受害者的要素了。男性倖存者可能會將自己當作是無性的,或是對他們的性意識感到困惑。不論他們是否將自己當作是性的個體,他們都不認為自己是有性魅力的。低自尊(加上害怕遭到更多的虐待)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能有吸引力的。當我們在復原團體中討論到自尊及性意識的議題時,許多男性倖存者會驚訝地發現,自己原來是可以獲得了解與支持的。\r\n\r\n此外,許多男性倖存者會害怕自己也變成施虐者。普遍的迷思認為,男性遭到性侵害後必然會成為施虐者,這稱為「吸血鬼理論」(Bite of the Vampire Theory)。許多研究顯示,大部分兒虐施虐者在童年時期都曾遭受虐待。雖然研究顯示如此,但反過來說,這不代表每個受虐者都會變成施虐者。事實上,許多童年遭受虐待的男性常會用他們的一生來保護他人免於受虐。許多男性倖存者亦因此從事與人相關的服務,並為他人提供自己兒時需要的服務。不過,從日間照顧、教學場域、治療情境、童子軍團長及神職人員的性侵害事件中可以發現,有些倖存者會同時變成保護者及施虐者,但這不是必然的。許多男性參加復原團體,是因為他們已經(或即將)當父親了,他們決定要終止虐待的循環,讓他們的孩子不要再經歷他們所經歷的過程。另外,有許多男性倖存者常常會覺得自己是潛在施虐者,因而會害怕及避免與自己的孩子或他人的孩子有任何情感的接觸。這對所有人都是損失。復原團體協助他們去區辨害怕、感覺與行為,而且團體成員會協助彼此去澄清迷思,並一起找出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愛人、照顧人且不會虐待人的男性。\r\n\r\n要了解受虐所帶來的影響,就不可能不提到羞愧感。成人性侵害倖存者在他們生命中需面對龐大的羞愧感。誠如我們前面所說的,「男人不應該是受害者」,如果他們被侵害了(即使那時他們還是小嬰兒),就會被認為他們不足以成為一個男人。倖存者的羞愧感來自於他們「允許自己」被貶低、「去男性化」(demasculinized)及軟弱。如果他們對虐待經驗有任何好的感覺(詳見第十一章的「焦點:如果我喜歡的話?」),他們便會進一步堅信自己不足以當人,亦不足以當一個男人。\r\n\r\n當我們的文化將性別歧視及恐同症當作習以為常時,不夠男性化就會被視為是女性化的。異性戀倖存者(非女性受害者)常會擔心自己是不是比女性化的男生或同志等更加丟臉。男同志也已深深內化了我們文化中的恐同症。社會教導他們身為同志是相當丟臉的,以致於他們必須格外努力地去克服這些負面訊息以建立自尊。當這些同志還必須額外背負著性侵害所引發的羞愧感時,建立自尊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更糟糕的是,這種已經內化的恐同症,將會使同志更加地將受虐一事錯誤地歸咎於自己(或自己的同志性向)。這種受害者自我責難的形式意味著,就是因為他是同志、貧困的或有問題的人才會遭受虐待,也就是說他會受虐都是他自找的。對這些人來說,了解恐同症並重新建立他們已經受損的自尊心是相當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讓他們把責任歸咎於應該歸咎的地方。\r\n\r\n兒童性虐待讓性與羞愧感產生緊密連結。對一個倖存者來說,不論他是異性戀或同志,當他與男性或女性有任何性行為(甚至只提及性)時,都會再次引發他的羞愧感。性與侵害(與羞愧)產生強烈的關連,恐同症又更強化它,以至於需要很多努力才能打破這個連結。把性意識從羞愧感中區分出來是復原的主要目標之一。\r\n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