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史詩級宗教學家伊利亞德 Mircea Eliade 最經典的著作。「唯有體認神聖,方能真正安頓於凡俗。」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

《躁鬱症完全手冊》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割腕的誘惑》

《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親愛的我,你好嗎:十九歲少女的躁鬱日記》

My Bipolar Disorder Diary
 
作者:思瑀
書系:Story 012
定價:260 元
頁數:248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9 月 14 日
ISBN:9789866112157
 
 
導讀:平息躁鬱風暴
書序作者:楊明仁(楊明仁診所院長,作者主治醫師)

她今年二十一歲。
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她有著天真的幻想,更有著顆善良體恤別人的心。
她聰明又很會讀書,幾乎各類書籍都會涉獵,尤其是歷史書籍,她更是熱衷,許多歷史典故的來龍去脈都有辦法娓娓道來。
應是豆蔻年華無憂無慮的生活,卻遭遇她一輩子都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疾病。
躁鬱症,像暴風雨一樣地狂掃而過她年輕的生命。
高二時莫名其妙地開始出現憂鬱症狀,當時難以言語的低落情緒困擾無以宣洩,只能借助割腕自我傷害來紓解,不過父母都不認為她是生病了,認為或許只是功課壓力而導致情緒困擾,因此並未精神科就診,只是接受學校安排的諮商輔導,之間症狀曾有轉好,直到大一時躁症發作確定診斷為躁鬱症之後才正式接受精神科的治療。
在書中她講著17歲到20歲的心情故事。
這段時間,因為生病的關係,她遭遇了劇烈地情緒症狀起伏;從高中到大學,她也面臨了人生成長的急劇變化。在這裡,她勇敢地突破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禁忌與偏見,不避諱大方地分享在過程中對於疾病的親身體驗以及生活點滴。
在文中,她透露了渴望被瞭解關心的心情,反映極度恐懼被遺棄心理的投射而產生的憤怒與不滿,以及面對莫名其妙情緒變化時的不安與無措。這不僅是她的故事,也是許多人的共同遭遇。

躁鬱症——雙相情感疾患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或雙極型情感疾患,是情感性的精神疾病的一種,會有週期性循環的情緒高昂狂躁或憂鬱低落的症狀。
患者在躁病時,會有情緒過度興奮愉悅、睡眠需要減少、易怒、喜爭論、易與人起衝突、過份慷慨、熱心、亂花錢、自認能力很強或言行誇張、活動量高等症狀。在鬱病發作時,相反地則會出現情緒低落、失眠、早醒、食欲減少、興趣減退、反應動作遲鈍、絕望、有不當罪惡感、有自殺意念或企圖等症狀。
但是,除了上述症狀外,無論躁或鬱症的診斷,都必須考慮時間的因素與其他的條件。更精確的說,躁症發作需症狀持續至少一周以上,鬱症發作需症狀持續發作至少兩周以上的時間,病情嚴重到造成日常生活、職業與社交功能障礙,並且必須排除藥物或身體疾病之病因,才能下此診斷。
雖是如此,躁鬱症的診斷有時卻是相當吊詭,雖然在疾病在躁症完全發作後症狀會很明顯,診斷並不會很困難,不過如果一開始只出現鬱症症狀,則躁鬱症鬱期發作與一般憂鬱症難以區分,只能靠病史、家族史、或疾病的病程發展來進行鑒別診斷。
思瑀的疾病發生過程也是這樣,在高中時出現鬱期的症狀,而非典型的躁鬱症症狀,所以並不容易一開始就能迅速地給予適當治療,而必須等到躁症症狀完全爆發才能確定診斷,並給予情緒穩定劑的治療。
根據流行病學躁鬱症之終生盛行率約為0.4-1.6%,男女性發病的機會相同,一般首次發病常於青少年及年輕成年,容易有遺傳的傾向,家族史中親屬多有罹患躁鬱症或憂鬱症的情形。
至於躁鬱症的發病機轉目前仍未定論,不過大體的說來與腦部物質不平衡有關;根據中央研究院臺灣生醫研究團隊的研究發現,躁鬱症是為腦部的發育障礙,而腦中鈣離子與鉀離子不平衡是可能的致病機轉之一。
一般而言,躁鬱症的治療以情緒穩定劑為主,並視病情給予抗精神病藥或抗憂鬱劑。躁鬱症之治療效果良好,而且愈早治療可減少發作及發作的嚴重性,治療後大多患者症狀都可獲得消除,並可恢復原本之社會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躁鬱症治療效果良好,不過復發率極高,由於病程起伏也容易造成疾病慢性化,約有一半的病人在兩年內至少有兩次以上的發作。
因此,預防復發實為躁鬱症治療的重要課題。
復發防治的根本基礎與是否規律服藥與疾病預後息息相關,無故停藥常會造成疾病的復發,在症狀穩定之後,患者常會覺得自己沒病,不願繼續服藥,因此協助患者長期接受治療是躁鬱症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躁鬱症在經過治療之後通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容易循環發作的特質以及病發時強烈地情緒變化等症狀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不論是對患者或周圍的親人來說,這絕對是一種很消磨精力的大腦疾病,需要毅力及家人支援共同面對,再配合專業治療,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自我傷害
不諱言,在照顧思瑀的過程中,曾經不斷發生自我傷害的行為實在是治療者的一個大挑戰。
狀況不好的時候,思瑀會出現不斷地用刀割手臂的自傷行為,有時甚至也會浮現自殺的意念。
自傷行為的背後所代表著各種不同的意義,有人認為自傷者以傷害自己來宣洩情緒,藉著身體上傷口所帶來的痛苦,來撫平內心更痛苦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情境下構成了嚴重混亂的精神病態行為。另外說法則是認為,自傷者企圖利用這樣的行為得到較多的愛與關心。也有人認為,自傷為不良壓力因應適應策略,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也有可能自傷者在幼年未能與父母建立良好安全的依附關係,因而試圖藉由傷害自己的身體,來改變童年承受的痛苦的自我療傷模式。
自傷與自殺都是自我傷害的行為,也是不良的壓力調適的方式,不過自殺是以結束生命為目的,自傷只是想傷害自己的身體,如割腕、以香煙燙傷手臂等。
自傷行為可能在幼年就出現,但,一般而言大多發生於青少年時期,雖然許多個案在五年內會停止,不過也有不少會延續到成年。
由於種種限制,關於自我傷害的流行病學評估並不容易。美國的調查發現,青年與青少年自我傷害社區之盛行率約為4%-38%,大學生的自我傷害的盛行率約為17%,而高中生發生自我傷害行為之盛行率則約為 13-24%。
臺灣一個針對國中生的調查則發現,自我傷害行為的終生盛行率為30.8%。針對三種自我傷害行為,刻意自傷、非外顯性自傷、與衝動性自傷,研究者進一步分析推論,刻意自傷行為與憂鬱及壓力源多寡有著明顯的相關。
自我傷害是憂鬱症患者經常會出現的症狀。
雖是一種帶有自療形式的壓力不良的調適行為,臨床上發現自我傷害行為還有以下特別的現象,自傷也有高度成癮的傾向,自傷者一年內再發的機會相當高;同時自傷也具有感染性,有時在學校甚至會形成流行的趨勢,近來發現也會藉著網路或資訊的傳播的方式也會助長這類行為的散播。
雖然自傷者大多時候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並不一定想自殺 但也有可能會衝動控制不佳,甚至因而自殺身亡,必須嚴肅面對,不可不慎。
青少年性格發展尚未穩定,有時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當內心焦慮憂鬱,或是壓力不能妥善調適,就有可能透過自我傷害的方式,作為情緒的宣洩;因此在處理上,除了探討自傷的原因外,也應該指導正向建設性的壓力適應方式。

對諮商師的情緒是幼年不好經驗的投射
幼童的經驗會深烙在心靈而深深地影響一個人。
思瑀出生後不久便和父母分離和外婆同住。
也許是幼童時與父母分離的經驗,致使她日後對分離有著嚴重的焦慮。
在文中,她也說出了內心最深層的恐懼,害怕被遺棄。不過,在學校諮商的過程中,卻因故不斷地轉換諮商師,讓她重復經驗被背叛或遺棄的不愉快。
也許這是學校制度的關係,不過就建立長期穩定的「治療關係」而言,經常變換 諮商師實在不是很好的辦法,不僅不容易建立穩定信任的治療關係,也難免造成被諮商者的不方便。
而且,就思瑀的個案來說,在過程中難免又觸及幼時不愉快的經驗,因此更加激發了怨懟的移情關係而形成了治療上的困境。
所謂移情,這是在諮商或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在形式上,可以分為正向移情和負向移情。正向移情是指被諮商者將治療者視為過去經驗中某個給予快樂的對象,而投射正面的情感;反之,負向移情是指將治療者視為過去生活帶來不愉快經驗的對象,而對其投射負面的情感。
面對諮商過程的不愉快與挫折,諮商者除了必須積極地處理此時此刻的問題,建立信任的治療同盟,同時在技術上也必須進一步深入地探討個案的成長經驗,瞭解過去的依附關係,而且更需要適當地運用治療技巧來處理負向的移情,協助個案走出心理困境。

手足競爭(sibling rivalry)
兩年多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這段時間,思瑀固定回診規律治療,雖然有時也會出現情緒較大的波動起伏,但基本上疾病症狀可以說是相當穩定。此外,無論生活、學校課業等各方面,也都維持著很好的狀態。我心裡很高興,她可以突破疾病障礙所帶來的種種限制,活出了新的生命。
除了囘診的時間之外,思瑀也經常以電郵與我互動。
在電郵中我們聊了許多,思瑀大方地和我分享她的生活點滴,對於事物、人生的看法,更多的時候她會和我談她的家人。
有一段時間,在電郵中思瑀也經常提到她對哥哥愛妒交織的情感。
思瑀與哥哥間的互動,雖然彼此和諧親愛,但是心中卻深深地隱藏著手足間的競爭與怨恨。
這似乎反映了手足之間既親密又衝突的矛盾關係。
手足競爭(sibling rivalry)是存在於兄弟姐妹間的比較、競爭、嫉妒或仇恨;手足之間除了友愛和親情之外,競爭與比較是時時存在著的,這樣的關係可能從幼年延續成年,影響兄弟姐妹複雜的情感連結,也影響了一個人的一生。
一般而言,手足競爭與父母的教養態度、出生排序、人格、性別、家庭外的經驗有關,而其最大的原因是為爭取父母的注意、愛、認同與手足的成就,因此,手足之間對於父母所給予的獎賞與懲罰是否公平非常敏感。
或許就在這心結之下,思瑀一直對於爸媽的「偏心」有著強烈的情緒。
思瑀經常抱怨父母對哥哥有著更多的關心,並有強烈的嫉妒情緒。
她認為自己從小被送去給外婆帶,而哥哥卻是由爺爺奶奶帶大,這是父母偏心的差別待遇。對於這樣的安排會帶來思瑀如此的心理感受,也是爸媽當初始料未及,即便後來爸媽再怎麼努力,都不能改變思瑀的想法。
面對子女的衝突與競爭,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能公平不偏袒地面對兒女間的爭執,不偏心、不比較,盡量教導他們合作,真心地接受每個孩子的不同,欣賞每個小孩的不同,讓小孩感受父母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這是很重要的態度。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手足關係有先天衝突的本質,但這也是個人社會化過程很重要的一部分,透過衝突競爭的歷程,個人得以學會適應社會關係所需要具備的技巧,這也是成長發展過程彌足珍貴的經驗。

家人的角色與幫助
躁鬱症只要經過妥善地治療,疾病的症狀絕對可以得到穩定控制,不過,應該被強調的是,家人在康復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絕不亞於醫療人員。
家人與家庭環境對疾病病程的發展有著絕對的相關,過去研究發現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氣氛是左右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
例如,對精神疾病的患者來說,家庭情緒的情緒表露是疾病是否復發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身處的家庭氣氛是為高情緒表露者則較容易復發生病。
高情緒表露指的是,家庭中主要照顧者對於患者有較高的敵意、批評、或是情感過度介入;常常會是家人怪罪個案因爲疾病造成困擾而出現的負向態度或語言,或是家人認為是自己的過錯而導致個案生病而怪罪自己。
面對家人生病,共同辛苦地對抗病魔,全家都將面臨嚴重的壓力,挫折、無奈、焦慮、害怕、生氣、無助、罪惡感各種情緒交錯複雜,因而也會顯現較高的情緒表露,不僅嚴重地傷害家人的關係,當然也會影響疾病的病程與發展。因而家人必須要學習接受躁鬱症以及它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否則將難以順利與之對抗。
因此,家人怎麼提供生病者更多更有效的幫助,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不容否認的,必須體認生病之後難免一切終將發生變化。
躁鬱症的治療是一輩子的歷程,必須要有耐心;就算已在治療中,要穩定症狀也需要時間,因此不可能期待快速康復或痊癒。而且,絕對要理解,即便在治療之後症狀會有很大的改善,但必然仍還會存在某些障礙,為了避免失望與怨懟,絕對不能有不合理的過度期待,當然,也不能完全失去信心。
另外,要學習如何在鼓勵生病者獨立與給予適度支持之間取得平衡。
要接受生病者的不足。病發的時候,躁鬱症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起伏,所以,一味要求生病者靠意志來克服憂鬱或煩躁的情緒是不可能的。家人也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極限。自己不能使生病者得到救贖,也不能強迫生病者為自己的康復負起責任,我們能做的只是提供關懷與支援。
而且,家人應該學習更多關於躁鬱症的知識,瞭解它的症狀與治療方法,愈了解躁鬱症,愈能協助生病的家人,也愈能夠處理疾病;我們應盡力鼓勵生病者勇於面對治療。
躁鬱症的治療愈早預後愈佳,所以應該鼓勵生病的家人及早接受專業協助。並且透過同理了解,你必須讓生病的家人知道你永遠關心與支援他,隨時都準備提供任何協助。
同時,家人間彼此互相幫助將會協助降低生活壓力,要求生病者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也將有助於協助降低家人的壓力。
最後,家人間坦誠地溝通,分享彼此的關心並真誠傾聽,更是共同因應疾病最根本的關鍵。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