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陪孩子面對霸凌》

《我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王浩威醫師的親子門診》

Not Born to Be Parents
 
作者:王浩威
書系:Caring 064
定價:280 元
頁數:264 頁
出版日期:2012 年 02 月 03 日
ISBN:9789866112386
 
特別推薦:洪蘭、李偉文、陳藹玲、張學?、盧蘇偉
 
科技新父母,親子新挑戰

一位中年的母親說起她和大學的女兒如同姊妹的關係。

她說:「女兒高中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逛五分埔;考上大學去東京玩時,一起逛新宿。」慢慢地,也說到了這一次的衝突。

當初女兒聊起臉書,她以為女兒是鼓勵她也加入這個社交網路,卻不知道為什麼待她加入後,女兒竟然氣得離家出走。

只是氣她加入臉書?我問媽媽。

她猶豫了一下,說,好像也不是。原來她加入臉書成為女兒的朋友後,也主動邀約女兒的所有朋友成為自己的朋友。

一開始女兒也覺得沒甚麼,也就沒反應。直到女兒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跟朋友互動之間的話語或活動的任何細節,媽媽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股說不出的憤怒慢慢累積,才有後來發生的小磨擦,引發出媽媽所謂的「忽然一衝動就氣得堅持搬出去住」。

這讓我想到另外一位父親。

在兒子連續好幾年央求讓他一個人去國外自助旅行後,這位向來自認開明的父親,最後是不得不答應了。

不過,他先做了一些功課,調查了哪些國家沒開放手機的國際漫遊(緬甸、北韓等等),哪些國家手機訊號覆蓋的普及率偏低。這些國家都是不准去的國家。然後要求兒子交換條件:每天手機要開著,每天要主動打電話回台灣。

一位留學生向我抱怨,他家人的不合理要求。

他說:「出國找好落腳處,架好電腦後,我習慣將Skype整天開著,家人可以隨時打招呼,也就沒有離家的寂寞。」

只是後來,每天透過視訊看到他租屋的媽媽,老是嫌他房間亂,還「威脅」要到美國東岸幫他收拾房間,他索性就藉口電腦的鏡頭壞了,將Skype改成只剩聲音的。

沒想到,後來的發展是,父母以為他不會修電腦,央求堂哥到東岸出差時,特別繞一圏飛到他學校,就是為了幫忙裝一個新的視訊鏡頭。

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最常聽見的故事是,父母如何破解小孩電腦密碼去瞭解他們網上的活動;或小孩手機是登記在父母名下,父母也就可以要求通聯紀錄等等。

高科技的發展,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開始變得十分多樣;或者誇張一點說,變得可以沒有距離。

這對各種人際關係都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親子關係上,一個人從青少年邁向成年的階段,在過去發展相關的心理學、不同的學派之間,也許會有不同的語詞來形容,譬如分離(separation)、個體化(Individuation)、離家(leaving home)、自我認同形成(identity formation)、火箭發射期(launching stage)等等。這些術語都是強調分離的必然性,將孩子的發展過程中,他/她和家庭的距離拉開視為是獨立能力或完成自我個體化的必要條件。
然而在這一個時代裡,不只是台灣,甚至也不只是亞洲,也許是在時間上和經濟上都比過去富裕,也許是世紀末氛圍讓人不自主的擔心,父母們將自己的功能不知不覺延伸擴大了。於是在一般的狀態下,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父母對子女似乎有永無止盡的擔心,也就有永無止盡的關心。

每一時代的父母都有每一時代不同的資源和不同的特色。在這樣無止盡擔心的氣氛裡,同樣是在高科技產品中長大的新一代父母,因為擅長運用科技,過去以心理學所描述的這個分離階段,也就更不容易發生了。

父母也是有演化史的。如果說九○年代出現了擅長利用心理學和溝通技巧的父母;那麼,二十一世紀後的新父母則擅長運用科技的助力。只是,在這一切變化(演化?)後,究竟是心理學教科書該改寫,還是親子關係會出現更多的新挑戰?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