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朵拉: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段》

《愛、罪疚與修復》

《嫉羨和感恩》

《遊戲與現實》

《拉岡與李維史陀:1951-1957回歸佛洛伊德》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

《佛洛伊德也會說錯話:精神分析英倫隨筆》

Looking into Psychoanalysis: Personal view
 
作者:樊雪梅
書系:Holistic 084
定價:280 元
頁數:248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06 月 14 日
ISBN:9789866112737
 
特別推薦:王浩威、吳麗娟、林玉華、樊雪春
 
思考的厚度

倫敦六年,最大的收獲是看見個人、組織或政府如何在面對不同文化與思考模式時,磨練出思考的能力並看見人性的複雜,及人生的多種可能。
倫敦是一個人種複雜的都市。不同種族帶來不同的思考方式、信仰與文化,在在衝擊個人的思考方式、信仰與文化。允許自己接觸各種文化與信仰便為自己開了好幾扇窗,於是開闊了眼界,厚實了承受衝突與困惑的能力。

何謂種族?那些會讓你說「他卅她看起來像是日本人卅菲律賓人卅馬來人……」的種種線索即為定義某一種族的因素。

何謂文化?生活、飲食、居住習慣,信仰、風俗、藝術表達的型式、喜慶時所呈現的服裝、音樂、食物、儀式……

臨床訓練第一年,第一個學期,為了增加我們這群準心理治療師的文化與種族敏感度,「認識自身及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老師艾米爾.傑克森(Emil Jackson)請來塔維斯托克診所青少年部門的一位黑人心理治療師法蘭克(Frank),為我們上了兩堂課。法蘭克 出第一個問題:「在你們這一班二十四個人當中,你認為誰與你在『種族』上最接近?」我放眼望去,在同學們猶疑不定時,毫不遲疑地走到我的日本同學優子(Yuko)身邊。班上唯一黑白混血的蕾貝卡(Rebecca)不知道該找誰站在一起,最後和印裔英國藉同學蘇林德(Surinder)併肩而立,因為他們同是「有色人種」(coloured people);同是生於英格蘭的同學聚到一塊;來自西班牙的瑪格麗塔(Magarita)找到了來自哥倫比亞也說西班牙話的塞巴斯提安(Sebastian)……。法蘭克要我們注意自己在做決定時的內在歷程。接著他要我們在這二十四個人當中,找到與自己在「文化」上最接近的人。我和優子對看一眼,很快就知道我們倆無需另覓他人。其他同學則在一片混亂中拿不定主意。

乍聽之下十分簡單的問題引起許多內心的波濤洶湧。黑白混種的蕾貝卡重新經驗她從小到大的痛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膚色的不確定引發許多認同的困難與危機。而我,雖然很快地找到伴,但種族與文化的相似卻未讓我與優子在日後成為好朋友。我們不僅沒成為好朋友,她還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最佳例證。三年後,沒想到班上與我最談得來的竟全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這幾個人當中有人對中華文化充滿興趣且渴望瞭解,也有人對我的文化沒興趣,卻喜歡聽我高談闊論,認為我頗有見解值得深談。班上同學除外,我與來自義大利的瑪莉娜(Marina)成了看舞台劇的劇友,得每個月看一齣戲才甘願;與來自南非的妮娜(Nina)相知相惜,因為南非與臺灣有著同為世界棄兒的歷史經驗,這兩個國家在國際社會被排斥的情況使兩國建立了極深的革命情感;而來自波蘭的喬安娜(Joanna)對「共產黨」的瞭解使我覺得我們彷彿來自同一個世界,二十八歲的她是在共產社會長大的,她年少時,家裡領糧票過日子,我簡直不敢相信,卻又覺得這故事怎麼那麼熟悉。另一個我覺得在情感上十分親密的人是丹尼(Danny),一個在倫敦長大的猶大人,這個人與我有著十分神似的成長經驗。他的父親來自波蘭,是奧茲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丹尼的父親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二次大戰後隻身與其他倖存的猶太人一起來到倫敦。我的父親來自山東,蔣介石輸掉了中國大陸之後,我父親就失去了他所有的家人。丹尼與我有著相似的童年,經驗父親內心無法言喻的哀傷,承受著留在父親人格中的「創傷症候群」。他的父親重訪波蘭的回家之旅與我父親在一九八八年的「返鄉探親」有著相似的情感基調,我聽著他的故事,心裡有種「他是我兄弟」的激動。

這些與「外國人」做朋友的經驗使我對文化、種族及人性有了更多觀看的角度。我想,若是要我在我的同學中找一個人同住,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優子,因為我們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如此相近,共同生活起來比較不會那麼痛苦;特別是在我已經有了和奈及利亞先生共用一個廚房的慘痛經驗之後,我知道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互相衝突可殺死對一個美好人格的喜愛。然而,當我需要心靈上的滋潤時,膚色與生活卅飲食習慣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因為豐富的心靈可能誕生於任何種族、任何文化。然而,種族與文化命定了一些事。種族決定個人的長相、膚色,文化決定個人生活、飲食、信仰偏好,這些非常根本卻無關乎人格良善與否的因素極易成為仇恨的標靶,因為種族及文化仇恨能帶給人極大的痛苦,於是滿足了施加仇恨者的渴望。同時,把醜惡投射到某個種族或文化也總是比面對自身內在的醜與惡要容易許多。
在我走過的人行道上被吐口水,被迎面而來的男人吼叫著:「回妳老家去」,被人嘲笑著我非常正常的華人長相,這種種毫無來由的歧視和仇恨讓我經驗從未有過的痛苦,我感覺到有人很想將我像揉死螻蟻一樣揉掉,而我竟漸漸生出對自己長相的憎恨!這些人很清楚地表達他們對外來者的謀殺慾望,他們沒有興趣知道我和他們一樣是人,他們沒有意願瞭解我的想法或生命經驗;相反地,他們有意地不瞭解,不接觸,因為那使憎恨容易許多。

而倫敦讓人尊敬之處在於,有許多不同人種與不同文化的人思考著「我的」經驗,參與這些反省與思辯,我漸漸地感受到我所經驗的這些痛苦非常有價值且有意義。原來被人這樣地憎恨著是這樣的感覺。我內在的種族歧視雖然從未表現於外,卻也是活生生地存在著。我開始注意自己如何看待樓上奈及利亞先生的黑皮膚,開始注意我對臺灣島內大陸新娘的刻板印象,開始思考泰勞的臺灣經驗,開始感受自己內在不出聲的、對其他種族、文化的負面想法。我發現我在倫敦學會如何使用折射鏡,看見白光裡的彩虹。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