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1 鄧頴鐳 Map Tang【創意連繫1:人本表達藝術治療】一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小大人症候群》
《拯救莎曼珊:逃離童年創傷的復原旅程》
《孩子,別怕:關心目睹家暴兒童》
《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
《塗鴉與夢境》
《遊戲與現實》
《兒童精神分析》
《兒童分析的故事》

《幸福童年的祕密》

Das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作者: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
譯者:袁海嬰
書系:Psychotherapy 038
定價:30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14 年 09 月 11 日
ISBN:9789863570110
 
特別推薦:作者之子馬丁•米勒(Martin Miller)專文推薦! 王浩威、李偉文、何素秋、吳佑佑、周仁宇、洪素珍、高淑芬、陸雅青、陳麗如、陳質采、蘇絢慧,真心推薦
 
丟失的情感世界

  根據我的經驗,一個人情感障礙,根源嬰兒早期的適應力。當小孩必須早早壓抑對尊重, 回應、理解、同情和得到情感反應的需求時, 會產生幾種嚴重的後果。

  後果之一,是病人無論在童年還是成年以後,都不能有意識地體驗自己的某些情感,如嫉妒、羨慕、憤怒、孤獨、無助和焦慮等。悲哀的是,我們在這裡所談到的,往往是一些活潑又具有深刻情感的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描述自己童年時,總會提起一些不含痛苦和恐懼的體驗,譬如享受與大自然的接觸,因為這樣做不會傷害母親或令她感到不安,,也不會減弱她的權力,或威脅她的平衡。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專注、活潑又敏感的小孩能夠清楚地記得自己四歲時如何在明亮的草地上發現了陽光,但到八歲時卻「注意不到任何事情了」,包括對懷孕母親的好奇心,對於新生弟妹,他們也沒有表現「絲毫」的嫉妒。同樣讓人吃驚的是,其中有個小孩曾在兩歲時被單獨留在家裡,當時遇到士兵闖入搜查,他表現得「很棒」,靜靜地忍受了可怕的入侵,不哭也不鬧。

  這些人都全都培養出不去體驗自身情緒與感受技巧,因為只有在另一個人能夠完全接受、理解和支持時,孩子才能體驗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如果他生活裡沒有這樣一個人,如果他為了體驗這些情感而必須冒著失去母愛或是母愛替代物的危險,那麼他也就只能選擇壓抑了。他甚至不能「只為了他自己」而私下體驗它們;所以他就根本體驗不到。不過這些情感將被保留在身體和細胞裡,被作為訊息儲存起來,等著有朝一日被情引發。

  在後來的生活中, 儘管無法看到明顯的原始聯繫,這些人仍必須面對使這些早期情感復活的各種情境。這種聯繫只有當強烈的情感在治療中得到體驗之後,才能得到解讀,並成功地與它們發生的原始情境連結。

  在這裡以被人拋棄的感覺為例。這裡指的不是那種感覺孤獨所以就酗酒或吸毒、看電影、找朋友或「毫無必要地」打電話,以填補內心空虛的那種成人所擁有的感覺。我指的,是一個小嬰兒所體驗到的,最原始的被拋棄的感覺──那時他沒有任何逃避的可能,而且因為母親自己的需求也沒滿足過,他也無法以語言或前語言(preverbal)的方式與母親有效溝通。母親必須依賴小孩對她的特別反應,這對她來說無比重要,因為她自己此時也是一個小孩,正在尋找一個能使自己得到滿足的對象。

  無論這聽起來多麼自相矛盾,但小孩確確實實是置身於母親的掌控之中的。因為小孩的眼睛總是追隨著她,母親可以感到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小孩不可能逃離母親,就像母親也不能逃離她自己的母親一樣。小孩有可能按照他母親需要的方式成長,被迫尊重母親;而母親也可能把自己的情感強強加於小孩,得意地看到自己的形象反映在小孩對她的愛與欣賞之中,並感到在他面前很有權威。可是一旦這個小孩變得不那麼順從了,她就能把他丟給一個陌生人,或是禁閉在一間屋子裡。

  不論一個女人受過多好的教育,當她不得不隱瞞和壓抑所有與她自己母親有關的需求時,這些需求就會從她的潛意識深處冒出來,並在自己的小孩身上尋求滿足。而她的小孩,則清楚地感知到這一切,很快就不再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悲傷了。

  當小孩長大成人後,這些被人遺棄的感覺開始在治療中出現,並伴隨巨大的痛苦和絕望。這一點清楚地顯示,當他們是小孩時,是不可能承受得了如此強烈的痛苦的。這樣的體驗只有在被了解和關注的環境中才會發生,而這正是他們過去生活裡向來缺乏的。這些強烈的痛苦情感必須被隱藏起來,但臨床的證據讓我們無法否認這些情感的存在。

  當這些人為小時候被遺棄的各種感受辯護時,我們可以看出幾種他們常用的防禦機制。除了簡單的否認之外,我們也經常發現,他們在為過去被壓抑的需要尋找滿足時,會歷經各種令人心力交瘁的掙扎。這些本屬於過去的需求,由於受到壓抑,已經轉變成各種反常的行為,經常要藉助某種象徵來協助滿足。例如:教派、性反常行為、五花八門的團體、酒精或毒品。將問題理性化也是很常見的做法,它是一種相當有效的防禦機制。但是,當大腦無視來自身體的重要信息時,結果可能是災難﹝可參閱我一九九八年出版的《未被碰觸的鑰匙》(英譯:The Untouched Key)和一九九一年的《打破沉默》(英譯:Breaking Down the Wall of Silence )中我對尼采(Nietzsche)的疾病分析﹞。所有防禦機制,都伴隨著對原始情境和相關情感抑制。

  對於父母需要的妥協,經常(雖非絕對)導致「似是而非的人格」(編案:有虛假自我之意)的產生。這種人發展一種人格,只會努力表現別人在他身上的期望,並使自己與它們天衣無縫地融合,讓別人很難猜出在他虛假自我的背後還有些什麼存在。他不可能發展和辨別他真實的自我,因為他不被允許那樣生活,因此,他經常抱怨一種空虛感、無用感、或無家可歸的感覺,那種空洞的感覺是真實的。一段被掏空、枯竭、喪失自身潛力的歷程確實在他身上發生著,當小孩內心所有生動和自發的動能都被剝奪後,他的完整性就被破壞了。在童年的夢中,這些病人經常體驗到至少一部分的自己已死亡。麗莎是個年輕的女性,她講起自己常做的一個夢:

  「我的弟妹們站在一個橋上,他們往河裡扔下一個盒子。我知道我就躺在那個盒子裡面,已經死了,但是我卻能聽見我的心跳。我總是在這時醒來。」

  這個夢混合了病人對其弟妹無意識的憤怒,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她必須扮演善良和體貼的母親,所以她只能在夢中「槍斃」自己的真實感受、願望和要求。

  另一個年輕人,二十七歲的庫爾特的夢是這樣的:

  「我看見一片草地, 上面有一個白色的棺材。我很害怕是我媽媽躺在裡面。但當我打開蓋子以後, 我慶幸地發現躺在裡面的是我自己。」

  如果庫爾特小時候就能夠表達他對母親的失望,體驗自己的憤怒和恨意,那他就能完全真實地活著。不過,那會導致他失去母親對愛,而那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就意味著死亡。因此,他便「謀殺了」他的憤怒和一部分的自我,以保住母親的愛。

  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孩過去經常做下面這個夢: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死了。我的父母看著我並議論我,但他們卻不知道我已經死了。」

  體驗和發展自己內在情感的困難,導致了多種形式的依賴的產生,並阻礙了個性化的發展。父母和小孩雙方在他們穩定的關係中各取所需:父母在小孩偽裝的自我中,找到了他們需要的自我肯定,用來替代自己所缺乏的安全感;而因為小孩不能自己建立安全感,便從有意識地開始,變成無意識地依賴父母。他不可能依賴自己的情感,因為他從來沒有機會透過嘗試和犯錯來體驗它們。他對自己真正需求的毫無感覺,也讓他與自我極端疏離。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可能與自己的父母在心理上分離,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也仍需要依賴來自伴侶、各種團體、特別是子女對他的肯定。由父母傳下來的這份遺產,詛咒般地造成下一代人被迫藏在自己真實的自我背後,並在被壓抑的記憶所造成的陰影下,無意識地生活著。除非,他們的後代能拋棄這個「遺產」,完全意識到他真實的過去是什麼,並進而了解自己真正天性,否則,他小時候曾在父母家中體驗過的孤獨感,就會轉變成一個情感疏離的成人生活。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