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哲學的起源》 《世界史的結構》 《柄谷行人談政治》 《倫理21》

《帝國的結構:中心• 周邊• 亞周邊》

帝国ソ構造:中心・周辺・亜周辺
 
作者:柄谷行人
譯者:林暉鈞
書系:PsyHistory 009
定價:49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15 年 07 月 15 日
ISBN:9789863570349
 
 
第七章 作為亞周邊的日本

1、周邊與亞周邊

作為「世界-帝國」的「亞周邊」現象,我觀察了「世界-經濟」。所謂亞周邊,指的是這樣的空間:它一方面與中心隔離,一方面卻又足夠接近,可以接受中心的文明傳播。比這個距離再遠一點,就成了「圈外」。亞周邊和周邊不同,不需要擔憂中心直接的支配,可以選擇性地攝取文明。關於這一點,我舉了希臘作為古代的例子,以及英國作為近代的例子。

魏特夫則在希臘之外,舉出日本以及俄羅斯的基輔公國,作為亞周邊的例子。基輔公國在一二三七年被蒙古消滅。在俄羅斯建立起「帝國」的,是蒙古。事實上,在基輔公國滅亡後不久,蒙古征服高麗之後,也來到日本。一二七四年與八一年,蒙古兩度派遣大軍到日本,但兩次都敗北,因而放棄了繼續侵略的念頭。我們可以說,正因為是與大陸相隔的海島,讓日本的亞周邊性格得以存續。

十九世紀後半,正當西洋列強支配全世界的時候,日本不但得以倖免,自己還加入列強的行列。這是世界史上的一個謎。從韋伯到布勞岱爾,許多歷史學家試圖說明這個問題。但是我認為,這件事除了從帝國的亞周邊來說明之外,無法解釋。而且,和希臘或基輔不同的是,關於這一點,日本有充分的資料提供我們思考。

首先從中國這個帝國的「周邊」來思考。這有各式各樣的情形。比方來說,匈奴(土耳其系)、維吾爾、契丹、蒙古、女真等等位於周邊的遊牧民,或者在中華帝國的外圍建立帝國,或者侵入內部建立帝國。從中華王朝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遊牧民或許位於周邊,但是他們並不從屬於中心。相反地,他們本身就成為「中心」。

他們沒有受到中國文化或制度的全面同化,反而保持了他們在草原時期的原理。從漢字的「文化」這一點來看,也是如此。舉例來說,契丹、西夏、蒙古都有他們自己的文字。以這一點來說,西藏也是一樣。西藏也建立了吐蕃帝國,對唐朝形成威脅。後來,雖然說從屬於遊牧民所建立的元帝國與清帝國,基本上他們是保持自治的。中國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很少,也沒有接受漢字。相反地在元代與清代,藏傳佛教(喇嘛教)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和這些民族比較起來,朝鮮(Korea)與越南可以視為典型的「周邊」。這兩個民族都被中心征服,雖然不斷的抵抗,卻處於帝國的冊封之下,而且全面接受中心的文化與制度。如果說他們是周邊的典型,那日本就不同。日本雖然也接受中國的制度,但是與朝鮮或越南不同,日本是選擇性地接受。日本人一方面接受中國的制度,事實上的作法卻是奪胎換骨,而且也沒有予以廢棄,只取自己所需而維持。這一點從下列的事實也可以看出來:除了中國與台灣之外,日本是唯一現在仍然使用漢字的國家。朝鮮和越南──和日本不同──都曾經全面使用漢字、漢文,連名字都使用漢姓,現在則由官方廢止了漢字的使用。

日本這個國家,從七世紀到八世紀,由隋與唐引進了律令制度。那是把中國的帝國視為中心,並且相對於中心,為自己尋找定位。「日本」這個國名,也是在那時候產生的。但是,他們雖然接受中心的制度,卻沒有充分實行。舉例來說,有一些法令從一開始就徒具文字,完全沒有實行,那就是禁止近親婚的法令。日本從王族、貴族、到庶民,都是雙系制(譯按:父系與母系),而且也進行近親婚。以家父長制為基礎的中國制度與觀念(儒教),很明顯地與日本社會的實情不符。但是日本人並沒有因此廢除禁止近親婚的法條,只是放置不管。

還有一些其他的方面,也是同樣的情形。舉例來說,從七世紀到八世紀,實施了律令制的根基──公地公民制,但不久就徒具形骸,實質上變成了莊園制;這並且帶來了迴異於律令制國家的貴族政治(攝關政治)。當然,其他國家也有律令制沒落的情形,但日本特別的地方在於,律令制並沒有被廢除,仍然完整地保留。就算已經形成新的制度,在形式上仍然以律令制為基礎。

在現實中,因為莊園制的解體,產生了領主制與鄉村制,並且建立了武家政權(鎌倉幕府)。這時候雖然制定了新的法令「貞永式目」,律令制卻沒有被廢止,反而成為武家法的根據而保存下來。之後,又有許許多多政權登場,但律令制一直沒有廢除,持續到明治維新為止。實際上,明治維新=「王政復古」在形式上也是以律令制為基礎。

儘管律令制的存在是如此不可欠缺,它的存在卻沒有實質的作用。天皇也是如此。德川幕府雖然以「尊皇」為口號,但當時大多數的日本人甚至不知道天皇的存在。這樣的情形如何可能發生?我們如果不注意到日本位於帝國「亞周邊」的事實,就無法解釋這一點。換句話說,日本的這些特性,不能只拿來和帝國的「中心」比較,而必須和「周邊」作比較,才能夠理解。

日本的歷史學家、思想家所欠缺的,就是這樣的觀點。通常,他們透過與中國的比較,來觀察日本的制度與思想。比方,他們觀察日本人如何接受中國的文化與制度。到了明治以後,又以「西洋」取代「中國」,比較日本和西洋的異同。然而,他們不曾把日本和朝鮮這樣的周邊國家作比較。因此,他們不但不理解朝鮮,也不理解日本。

舉例來說,關於律令制,通常的看法認為那是從中國引進的制度。相對於此,日本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以野呂榮太郎為代表的講座派)則試圖以經濟下層結構的變化來說明。他們認為,日本之所以採用公地公民制,是因為現實上的需要。也就是說,因為新的生產力之發展,與根源於舊有生產力的既成生產關係(氏族社會)之間,發生了對立的事態。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朝鮮、越南等等周邊諸國也同時一起採用律令制這個事實,更沒有去思考其原因。

講座派的看法確實很新鮮。因為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對於這一類制度的改革,都只從中國文化的影響去思考。也就是說,只從觀念的層次去觀察。馬克思主義者則從「經濟的下層結構」,重新看待這個問題。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這樣說:『然而,就算這些理論、神學、哲學、道德等等,陷入與現存諸關係的矛盾之中,那也是因為現存社會的諸關係,陷入了與現存生產力的矛盾之中,才可能發生』。

如果從這個觀點來說,那麼當時日本之所以引進律令制、以及伴隨著律令制的諸多觀念,不只是來自外國的觀念影響;應該把它看作是為了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矛盾而發生的、日本社會本身的產物。戰前的講座派馬克思主義者如此認為。當然,他們不只對古代日本這樣想,關於近代日本也是採取同樣的態度。

結果,戰前的馬克思主義者,並沒有去思考古老的天皇制,為什麼會在日本近代資本主義國家中,發揮機能。他們只是一味地從生產關係去說明。照他們的想法,天皇就成了大地主。也就是說,近代日本的天皇制,是地主階級與資本結盟形成的絕對王權。一九二五年以後的日本,重工業已經發展,並且實施普通選舉。在這種時期,他們卻還是以打倒天皇制為第一目標。結果他們不但遭到國家的鎮壓,也受到大眾的孤立,導致最後全體改變立場。

蹈襲著這樣的經驗,戰後的左翼以解開天皇制的祕密作為自己的課題。這時候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態度。第一種態度認為,雖然說天皇制根本上受到經濟的下層結構(生產模式)規定,但仍然應該把它當作獨立於下層結構的觀念領域來觀察。如果根據他們的想法,那麼天皇制頑強地存留,顯示了觀念性上層結構的自主性。

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德國。馬克思主義者只從生產關係的觀點,去捕捉納粹主義的本質,結果全面失敗。於是他們拒絕從前的經濟決定論,開始強調上層結構的自主性。因此,舉例來說,法蘭克福學派在學說中引進了精神分析。日本也是一樣。為了說明天皇制法西斯主義,丸山真男導入了政治學、社會學,吉本隆明構想關於「共同幻想」的理論。但是,像這一類的看法,結果導致對於經濟下層結構的忽視。

但是,我所主張的「經濟的下層結構」,所指的是交換模式的意思。被視為觀念領域的共同體、國家、國族,各自都根源於不同的交換模式,並沒有從交換模式獨立出來。此外,即使看起來完全是經濟的領域,在某種意義下其實是極度觀念性的。舉例來說,資本主義經濟根本上透過「信用」而成立。因為那是商品交換(交換模式C)的發展,必然會產生的現象。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明白地指出這一點。然而,大多數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懂得交換模式的觀點,硬是將經濟的基礎與觀念的領域區分開來,他們所進行的議論也就不具建設性。

戰後關於天皇制的問題,作為一種反省,還出現了另一種態度。那就是回溯到古代,在東亞世界的「交通」之中觀察天皇制。舉例來說,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不僅重視生產與生產模式,同時也重視「交通」。交通這個概念不僅包含交易、通訊、運輸等等,還包含戰爭在內。簡而言之,摒除一個社會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不論,無法思考該社會的變化。國家根本上,存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之中。

戰後講座派馬克思主義者的代表性歷史學家石母田正,在《日本的古代國家》(岩波文庫)一書中,以「國家相對於其他國家而存在」這個認識為基礎,強調國際關係是國家成立的要因。他從東亞的國際關係,觀察日本的古代史。然而石母田的看法,和過去中國=先進國、日本=後進國的看法,沒有太大差別。稍後我們還會談及,他所欠缺的,是帝國的中心、周邊、亞周邊,這樣的地政學結構的認識。終極來說,那是因為他沒有交換模式的觀點。

在思考律令制的時候,這種地政學結構的掌握也是不可欠缺的。律令制在隋唐王朝的時期,一舉擴展到周邊領域。通常人們認為,這是先進國的制度推展到後進國。但是,這樣說不必然正確。隋唐律令制的骨幹是均田制,土地由國家所有,均等分配給農民,同時確保租庸調。事實上,這在中國是第五世紀的時候,由遊牧民(鮮卑)建立的國家北魏率先開始的。在那之前,雖然根據孟子的說法,均田制被認為是周朝曾經有過的制度,受到理念化與讚揚,卻從未實行過。為什麼實行均田制的,反而是周邊的民族?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北魏會開始均田制?那是因為本來位於周邊的遊牧民,為了要建立「帝國」,單純憑藉武力是不夠的。因此他們實施均田制,這個漢帝國曾經有過卻從未實行的構想。這是我的看法。

建立隋朝與唐朝的人,過去都是北魏的武將,他們繼承了北魏(拓跋氏)創始的各種制度。隋唐的制度之所以擴散到朝鮮、越南、日本,這是原因之一。並非因為那是中心的制度,所以接受;而是因為那是從周邊開始的制度,所以受到周邊的接納。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北魏制定佛教為國教。佛教首先在周邊部族間傳播。唐作為帝國,其新穎之處,就在於秦漢帝國時代位於周邊的事物,如今進入中心存在。也因為如此,其文化擴展的領域,也超越以往。
(未完)

 
 
【相關課程】 2017/06/29~07/20 徐嘉俊老師∼【導讀柄谷行人:《哲學的起源》與《帝國的結構》】四週講座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