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瘋狂之名:英美精神異常抗辯史》 |
In the Name of Madness : A Historical Overview on the Insanity Defense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
|
作者:楊添圍 書系:Psychotherapy 042
定價:360 元
頁數:232 頁
出版日期:2015 年 12 月 14 日
ISBN:9789863570509
|
|
特別推薦:王浩威、吳文正、吳建昌、吳佳璇、陳嘉新、張麗卿
|
|
【媒體推介】 聯合報副刊
是瘋狂?或是正常? 是有罪?或是免責? 究竟如何判決,才能彰顯真正的正義?
1981年,美國青年辛克利為了證明自己對影星茱蒂•佛斯特偉大的愛,刺殺總統雷根。隔年陪審團以精神異常之名,判定無罪。
2011年,挪威青年布列維克為了宣揚極端政治理念,濫殺77人,震驚社會。經過兩次精神鑑定,判決翻盤,以布列維克神智清楚為由重判21年徒刑。
對於可能精神異常的嫌犯,司法界與精神科醫師究竟以何種標準,來判定嫌犯的生與死?
在現代司法案件中,嫌犯因精神異常而得以無罪或減刑,已很普遍。但這觀念並非自古就有,遲至十九世紀,英國才第一次出現此類判例。經過將近兩百年的法庭辯論,司法終於在正常與瘋狂的天平上,逐漸取得平衡。 自十八世紀以降逐漸成熟的臨床精神醫學,以及晚近兩百年來英美地區累積的案例與法庭判決,對當代司法精神鑑定起了關鍵的指引作用。但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個案史,卻少有人仔細推敲、了解其前後脈絡。
本書作者楊添圍是國內少數司法精神醫學的專家,採取歷史辯證的觀點,將許多具有指標意義的著名案例,做了深入淺出的探討。透過行刺維多利亞女王而遭流放澳洲的愛德華•奧斯福、因愛慕女演員茱蒂•福斯特而刺殺雷根的辛克利,到血洗烏托亞島的挪威殺人魔布列維克等案的詳盡介紹,作者解釋精神異常抗辯的觀念演變、評鑑標準、各派觀點與輿論媒體的影響。由於事涉人權、正義等面向,這類案件向來頗多爭議,法庭上攻防不斷,因此讀來饒富趣味,堪稱一本精神異常抗辯的歷史演義。
鄭重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文正(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前台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次專科學術召集人) 吳建昌(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臺灣大學醫教生倫所副教授)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嘉新(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醫師) 張麗卿(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教授、台灣刑事法學會理事長)
|
|
本書目錄: 【推薦序一】法學與精神醫學的重要橋樑 張麗卿 【推薦序二】英美精神異常抗辯的歷史演義 吳文正 【推薦語】 【自序】我們終將克服難關
第一章 馬克諾頓:揭開現代精神異常抗辯的序幕
前言 早期的免責觀念 瘋人、孩童與野獸 是非對錯準則的起源 啟蒙時代到工業革命之間的數個審判 肚子裡的魔鬼與邪惡的管家 特魯里戲院槍殺案與妄想準則 貝林罕的絞刑台:妄想準則的否定? 行刺女王:妄想準則以及不可抗拒之疾病衝動 世紀之審:丹尼爾.馬克諾頓案 案件經過 審判過程 貴族院的五個提問:歷史性的馬克諾頓判決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 再生之旅:從弒君者到正直善良的公民 重生的自由人 「我殺了維多利亞」 等候女王發落 尾聲
第二章 馬克諾頓法則與不可抗拒之衝動
馬克諾頓法則之個別元素 1. 心智疾病 2. 理性缺損 3. 知曉 4. 行為之本性與特質 5. 錯誤 對馬克諾頓法則的批評 新罕布夏法則:產物法則的前身 不可抗拒之衝動? 從不可抗拒衝動到自我控制準則 【不可不知的重要人物】蘇格蘭人馬克諾頓 黑衣女王的八次劫難 帝國崛起:不安的維多利亞時代 馬克諾頓的刺殺 審判與監禁 後語
第三章 醫療準則的法庭實驗與典範再臨:從達倫法則到模範刑法典
馬克諾頓法則,廢或存? 產物法則與達倫判決 達倫案:三度入院竊賊引發的法庭實驗 實驗的結果 1962年麥克當諾判決 典範再臨:模範刑法典法則
第四章 以疾病之名:局部精神異常與單一狂躁症
精神異常:宛如野獸或全然瘋狂? 精神異常的各種樣貌 單一狂躁症 昂希妲•葛尼耶與殺人狂躁症 專家證人:精神科醫師出庭 局部精神異常與妄想準則 典範轉移:診斷概念的改變
第五章 來自蘇格蘭的另類思考:減輕責任
局部精神異常與部分責任 「瘋老爺」汀沃案 引進英格蘭 減輕責任立法之後
第六章 狂烈的愛:辛克利案與精神異常抗辯改革
「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展示」 從未謀面的影迷 刺殺行動開始 希爾頓飯店前的槍擊 辛克利的審判:專家的戰爭 全民運動:抨擊精神異常抗辯 因精神異常而無罪的留置 力圖改革:限縮、廢除或替代 舉證責任與專家證詞 改革成效 廢除精神異常抗辯 限縮法律準則 舉證責任 有罪但有精神疾病
第七章 精神異常抗辯別來無恙
普世原則:認知準則與控制準則 疾病原則與產物法則 無罪,但自由了? 挪威悲劇:722大屠殺 壞或瘋 專家的戰爭或輿論的審判?
【延伸閱讀】 |
|
 |
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