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創意連繫新書分享會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你忘了我,但我永遠記得你:以友善尊嚴方式照護失智症親友》

《老年憂鬱症完全手冊》

《不被遺忘的時光:從失智症談如何健康老化》

Unforgettable Moments:from dementia prevention to healthy aging
 
作者:黃宗正
書系:MentalHealth 015
定價:240 元
頁數:200 頁
出版日期:2016 年 04 月 28 日
ISBN:9789863570233
 
 
【前言】健康老化的銀髮歲月
書序作者:

【一位醫師老教授的故事】
在南部有一家專門收容失智症老人的安養院,幾年前來了一位頭髮斑白的老教授,每天早上都穿著醫師袍進行查房,煞有介事地跟患者問診、聊天,儼然是一位認真的好醫師。

然而,仔細聽他的問診內容,就會發現,他跟患者之間的對話內容空洞,有時雞同鴨講、各講各的。原來這位老教授跟其他人一樣,也是失智症患者。因為在家照顧不易,被送入安養院。

他在退休前,確實是一位以嚴格出名的醫學教授。從小接受日本教育,習於恨鐵不成鋼的打罵方式,再加上年輕時血氣方剛,一看到學生做錯就開罵,毫不留情面給對方。他愛罵人的習慣,回到家裡更嚴重,所以孩子們從小就不願意與父親相處,經常躲得遠遠的。

退休後整天無事可做,情緒找不到宣洩的出口,於是變本加厲,在家裡只要看不慣,就暴跳如雷,家人都不願意在他旁邊多待一分鐘。這樣的個性造成周圍的親友們無法與他相處,家庭和人際支持系統陸續出了問題。
老教授長年抽煙,又有心臟病和高血壓,且不願好好控制,七十多歲開始出現失智現象,東西找不到就開罵,家人無法處理他情緒激動的狀況,只好將他送到安養院。

剛開始住院時,老教授每天起床就自動穿上白袍,想進入護理站內上班。雖然依規定患者是不能進入的,不過基於人性化照護的原則,考量他長期生活在醫療環境之中,這是他最熟悉的環境,對他有神奇的安定作用,因此偶爾讓他進入。他在護理站內常是安安靜靜的,彷彿還在醫院參加一場會議似的。

幾年後老教授病情惡化,漸漸地也忘了自己的工作,行動也更困難,便不再「查房」了。

從我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社會大眾普遍對失智症有許多誤解和恐懼,更不知道要如何與失智症患者相處。其實,每一位患者的狀況都不一樣,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以患者為中心,找出最適合的照顧方法,讓失智患者也能擁有尊嚴和快樂。

我很喜歡講述這則故事,因為這家安養院展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思維和做法:以患者為中心,而非以規矩為中心。護士們發現,如果老教授無所事事,他會覺得很無聊,坐立不安,情緒無法穩定下來。但只要穿上他最習慣的白袍,心裡有了依靠,心情就變好。因此,護士們不以硬性的規矩來箝制患者的行為,容許老教授在院裡趴趴走,讓失智的老教授也能擁有快樂晚年。

從這位老教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到失智症照護上的親情與現實的兩難。老教授的個性向來暴躁易怒,年輕時或許還可以努力自我控制,一旦失智之後,因為疾病的因素,再也無法控制自己,原本的個性可能會更加暴露出來,造成家人照顧上的困擾。

尤其,如果家人長期與他並不親近,面對他失智後的喜怒無常,更不容易找到適當的照顧方法,不得已只好將他送去安養機構。

除了性格的問題之外,老年生活的安排也很重要。以這位老教授的情況為例,退休之後就失去生活重心,無法經營健康的老年生活,更容易被疾病纏身,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失去健康,也失去家人。

老年當自強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或社會的六十五歲以上人口,超過整個社會人口比例的7%,就是「高齡化社會」。臺灣在1993年,六十五歲以上高齡者已達到一百四十八萬人,占總人口數的 7.09%,已步入高齡化社會。

由於少子化的現象,更讓臺灣社會的老化腳步快速上升。在2010年,臺灣社會的老化指數已高達68.4%(老化指數=〔65歲以上人口÷15歲以下人口〕×100),推估到了2060年,老化指數預測將達441.8%,也就是說,五十年後的老年人口,約為幼年人口的四倍。老與幼的比例差距如此懸殊,意謂著老年人口依賴工作年齡人口的負擔將逐漸增加。在2010年之前,平均每九點六個青壯年人口扶養一位老年人口;五十年之後,將變成每一點二個青壯年人口扶養一位老年人口。

這些數據所呈現的事實之一,就是臺灣銀髮族的未來生活,恐怕很難達成《禮運.大同篇》當中「老有所終」的境界。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提早做好老年期的生涯規畫,不要將過多的反哺責任寄望在兒女子孫身上。因為在未來的社會,子孫輩們恐怕無力也無能妥善照顧家中長輩,這不是他們悖倫不孝,而是眾多複雜原因所形成的社會問題,是大環境的結構,世界各國的情況都差不多。

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大力提倡「成功老化」的觀念,臺灣也致力在推動銀髮族的樂活運動,鼓勵年長者保持身體健康、心靈愉快,享受人生。不管個人的身體狀況、環境條件如何,希望每一位銀髮族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快樂度過黃金歲月。

一人生病,全家責任
銀髮族最常見的困擾,就是生病。一旦失去健康,許多問題也會接踵而來。在眾多的老年疾病之中,本書焦點將放在失智症這個重要課題上。
臺灣的失智人口逐年攀升。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臺六十五歲以上的銀髮族中,有失智症或即將成為失智症的人口,約有二十一萬人。推估到了2060年將逼近八十萬人,這代表照顧失智老人的社會成本,將成為下一個青壯年世代的沉重負擔。

失智症的早期症狀,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同。有些人會忘東忘西、迷路、記不住事情,有的人則是情緒變得焦慮不安,因此與家人相處產生衝突。到了中期、末期的階段,可能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甚至不認得家人,跟現實世界完全脫節,照顧上的負擔非常沉重,造成家屬非常大的壓力。若家人不懂得照顧技巧,過程中會引發很多爭執。

所以我個人很感謝來到臺灣幫忙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外籍看護工,若沒有他們,一般家庭要照顧失智症老人是非常辛苦的。他們是很好的幫手,貢獻非常大。

要提醒各位讀者,家有失智症患者絕對不只是一個人生病的問題,而是整個家族的事情。在眾多的老人健康照護問題中,失智症是給照護者帶來嚴重困擾與重大負擔的疾病,也是家庭與社會不可忽視的潛在隱憂。

每一位患者影響到的是整個家庭,以現今全臺有二十萬失智症患者為例,如果一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有五位家人,就等於有超過一百萬人的生活,已受到失智症這個疾病所影響。這真的是很值得關心的社會問題。在人口快速老化的過程中,失智症相關的醫療照護、倫理等議題,也將越來越重要。每個人都會變老,任何人都有可能遇上失智症,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親愛的長輩和家人,我們都要努力充實失智症的相關知識,並推動完善的醫學治療制度,以及健全的社會支援系統。

一切都要從了解開始,有了了解才能接納,並且預作準備。本書的目標,就是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老化的現象談起,帶領讀者了解失智症的成因、類型、病程,以及關於治療、照護、倫理、法律等重要議題。希望這本小書,可以減輕患者和家屬的疑惑,以更大的耐心和愛,相互陪伴,一起走過辛苦的旅程。

更重要的是,許多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當我們提早為老年做準備,保持身心健康、讓生活充滿樂趣時,同時也降低了失智症的威脅。因此,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我特別強調「經營健康老年」的觀念,希望大家以正向樂觀的態度,建立屬於自己的老年哲學,讓銀髮歲月充實又豐富,閃現金黃色的成熟光彩。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