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1 鄧頴鐳 Map Tang【創意連繫1:人本表達藝術治療】一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與狼同奔的女人》【25週年紀念增訂版】

《榮格人格類型》

《榮格心理治療》

《被遺忘的愛神》

《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 Revised Edition
 
作者: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Marie-Louise von Franz
譯者:徐碧貞
書系:PsychoAlchemy 013
定價:380 元
頁數:256 頁
出版日期:2016 年 11 月 15 日
ISBN:978986357076
 
 
1-1  歷史與流派

  在解釋榮格派獨有的解讀方法前,我要先簡略地說明童話學的歷史,以及不同學派的理論及文獻。在柏拉圖的著述中,我們看見年長女性對孩童講述象徵故事,這被稱作神話體系(mythoi),可見當時童話就與兒童的教育相連接了。其後,第二世紀哲學家暨作家阿普留斯(Apuleius)在他著名的小說《金驢記》(The Golden Ass)中納入一篇美女與野獸版的童話,名為〈丘比德與賽姬〉(Amor and Psyche),在當代挪威、瑞典、俄羅斯及許多其他國家都仍然能夠找到與這個童話相似的故事劇碼。因此,我們可以下結論說,這類型的童話(女人救贖獸性的愛人)至少已經存在兩千年以上,事實上是歷經千古而不變。除此之外,我們還能找到比這更古老的童話,出現在埃及的莎草紙(papyrus)及石碑(stelai)記載中,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兩兄弟亞奴比斯(Anup、Anubis)和巴他(Bata)的故事。故事內容近似於兩兄弟型的童話,讀者可在歐洲國家找到類似的故事;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擁有三千年的書寫歷史,但這三千年來基本的母題卻沒有多大改變。此外,根據史密德神父(FatherMax Schmidt)的論述《上帝觀的起源》(The Primitive Races of Mankind),大致說來某些童話的母題可追溯至西元前2500年,亙古不變。

  一直到十七及十八世紀時期,童話都是說給成人及兒童聽的,這一點在當代遙遠的原始文明中心仍然為真。在歐洲,童話曾經是人們在冬季的主要娛樂,講述童話成為農業社會中必要且富靈性的職業,有時人們還稱童話為法輪哲學(Rockenphilosophie)。

  科學界對童話的興趣開始於十八世紀的思想家如溫克爾曼(Winckelmann)、哈曼(Hamann)、約翰.戈特弗裡德.赫德(J. G. Herder),其他如莫里茲(K. Ph. Moritz)等學者們也給童話充滿詩意的解讀。赫德表示這類型的故事,透過象徵表達遠古且久經遺忘的信念。在這個觀點下,我們得以看見情緒的驅力。新異教主義早在赫德哲學時期就在德國激起漣漪,同時直到不久之前也都以不甚受歡迎的樣貌呈現在世人面前,隨著對於基督宗教教導的不滿,人們開始對一個更充滿生命力、質樸且本能的智慧產生想望;其後,德國的浪漫主義學者也讓這個觀點益加顯著為人知。


格林兄弟的貢獻

  正因為在宗教上的追尋,人們開始找尋正統基督教義中所缺少的東西,激發知名的格林兄弟(Jakob and Wilhelm Grimm)開始蒐集民間故事。在那之前,童話的遭遇就如同無意識一般被視為理所當然。人們將之視若常態般與之共存,卻又不願承認它的存在。它被利用在,例如魔術及符咒中,甚至如果有人做了個美夢也利用它,卻同時不把它當一回事。對這一類人而言,並不需要太精確的看待童話或夢境,曲解是可接受的;因為既然它不是科學的素材,點到就好,同時人們也有權力揀選自己認為適合的部分,並丟棄其他不合的內容。

  長久以來對於童話的態度普遍將之視為反常、不可靠、不科學以及不具真實性,因此我總是會告訴我的學生去找尋原版的故事。現今你仍然可以找到有些格林童話的版本,其中某些場景被略過,某些插入了其他童話的內容。故事的編輯及譯者有時候輕率地扭曲故事還懶得寫下註腳,我相信他們絕對不敢如此輕率對待《基爾嘉美緒》(Gilgamesh)史詩或是類似的文本,但是童話似乎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場域,在這個場域中人們得以不受拘束的做出輕率失禮的行為。

  格林兄弟根據田野調查,逐字記錄童話內容,但即便是他們兩位都不可避免地將一些版本混合在一起,只不過他們技巧比較高明些,而且也夠誠實的以註腳來交代,或是在給阿爾尼姆的信件中說明。但在格林兄弟那個時代,還不具有當代民間故事作家及人類學家所秉持的科學態度,他們仍逐字記下故事內容,原汁原味呈現其中的缺漏及矛盾處,讓童話聽起來保有一種如夢一般的矛盾與韻味。

  格林兄弟所出版的童話故事集是個空前的成就,當時的社會勢必充斥著一股對無意識心靈的熱情,才得以讓其他版本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在法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佩羅先前的著作得到再版,其他國家的人們也開始蒐集各自國家所屬的童話。人們一度對於大量重複出現的主題感到衝擊,相同的母題,在成千的版本及法國、俄羅斯、芬蘭、義大利的選集中一再重複出現。於是如同赫德早年對搜尋「古老智慧」及「信念」的風潮也再度興起,以格林兄弟為例,他們就用了「瑕不掩瑜」來說明童話的古老智慧。類似於格林兄弟的成就,還有所謂的象徵學派的出現,代表人物有海涅(Chr. G. Heyne)、克勞伊澤爾(F. Creuzer)及革勒斯(J. G. Görres)。他們所秉持的基本觀點在於,神話是深度哲學實踐及哲學思維的象徵表現,同時也是關於上帝及世界實相最深刻的神祕教導。雖然這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相當有趣的想法,但他們的論點現今看來似乎有過多的個人揣測。

(全文未完)

 
 
童話是通往心靈的祕徑,歡迎發起讀書會或講座! 我們願意支持,一同推廣閱讀。 「童話心理學」讀書會或講座推薦書單,歡迎擇一閱讀 ☉《公主走進黑森林》《解讀童話》《童話中的陰影與邪惡》《童話中的女性》、 ☉《公主變成貓》 我們可協助:推薦專業講師、致贈發起人樣書、提供團體訂書優惠等。若有興趣,請來信|客服信箱 ,或洽02-27029186*226 劉小姐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