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看見自閉症的天賦優勢》

《依然真摯與忠誠:談成人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

《星星小孩,擁抱陽光:幫助自閉兒快樂成長》

《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

《破牆而出︰我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共處的日子》

《星星的孩子:自閉天才的圖像思考》

《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

《陪伴我家星星兒:一趟四十年的心靈之旅》

《暴走小孩,淡定父母:與特殊孩子的情緒共舞》

Calming Your Impulsive Kids: How to Help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Control Their Emotions
 
作者:吳蕙名
書系:Grow up 020
定價:380 元
頁數:304 頁
出版日期:2017 年 10 月 11 日
ISBN:9789863571049
 
 
讓孩子聽進你的話:運用良好的溝通原則

想協助孩子成長,首先須讓他願意聽從指導,然而,特殊孩子發飆時,根本聽不進父母任何話,原因除了他卡在憤怒的情緒外,另一種可能是因為他誤解別人意思而做出防衛反應,加上固著的特性,使得他幾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想法,所以家長最好一開始就杜絕任何可能讓他誤會或拒絕溝通的機會,這才能幫到孩子。

【情境】
就讀國中的小威下課一回到家就擺張臭臉,亂丟書包鞋子,對忙著準備晚餐的媽媽嫌東嫌西,一下子說菜不好吃,一下子嫌飯煮得不夠軟。原本滿心歡喜的媽媽聽著不斷的抱怨,怒火也漸漸被點燃,心情轉為委屈、傷心,最後終於忍不住發火,大聲責怪兒子不懂感恩。

小威聞言立刻回嗆:「怎樣,妳腦筋有洞喔!」接著開始飆罵三字經,比中指,甚至用他魁梧的身軀一步步逼近媽媽。備感威脅的媽媽再也按捺不住,甩了小威一巴掌。這下可糟了,他立刻回擊一拳,媽媽右眼瞬間變成了熊貓眼,媽媽驚嚇過度,哭了。小威打人已不是第一次,上周才和同學大打出手,上個月也為了跟爸爸搶滑鼠而猛力捶了爸爸的腦門。

爸媽又是生氣又是害怕又是擔憂,氣孩子不聽話且害怕再度被打,更憂心這個「有暴力傾向」的兒子將來無法融入社會。

【對策】溝通五原則
孩子打人,是動怒的進階。處理原則應回歸本源,也就是安全為上,並從溝通來治本。
如何讓孩子聽進父母的話?須配合特殊孩子的天生特質,用他能接收到的方式溝通,父母的話才可能真正進入他腦中。不然,只是父母自顧自地單向表達罷了。要達到良好的溝通,有下列幾項原則:

1. 確認孩子真的在聽你說話
2. 用詞簡短
3. 指令要具體、有規則、無爭議
4. 一個指令只要求一個動作,並給予5~15 秒反應時間
5. 用接納的語氣、表情及肢體語言

【做法】
1. 確認孩子真的在聽你說話
在給指令前先叫孩子的名字,引起他的注意,並從他的反應來判斷他是否真的聽見。許多特殊孩子有注意力不足的現象,所以要用這個方法幫助他回神。如果他真的沒聽到,家長卻一味認為他說謊、傲慢而堅持要他認錯,雙方就會僵持不下。因此,建議在要求孩子做事時,一定要先確認他已經聽進指示了。

另外,孩子確實有時因想要逃避,而推說以為父母是在叫別人。因此,下指令時必須先叫名字,讓孩子沒機會說他誤會了。同時,家長叫喚孩子時,一定要注視孩子,以確實表明正在對他說話,讓他沒有模糊地帶可以逃避。這也是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在改變孩子問題行為策略中,尊重是最基本的要素。然而,父母常因太忙而想取巧地遠距指揮孩子,例如:媽媽人在廚房,卻高聲喊叫客廳裡的孩子做事,這樣通常效果不彰。

2. 用詞簡短
一般來說,特殊孩子專注的時間很短,加上擷取別人話裡重點及真意的本事也弱,往往只接收到一連串話語中的某個片段,且非核心重點。因此,父母在下指令時只要說重點就好,不要夾雜自己的焦慮、擔心,或可能承擔哪些後果等補充說明。不然,孩子非常可能根本沒接收到重點,或只聽到後果,就開始和父母爭論抗拒。例如下面這個常見的例子:

案例一
小威總是邊吃飯邊喝冰水,媽媽擔心他這麼做對腸胃不好。

〈NG版〉
媽媽:「小威,不要邊吃飯邊喝冰水,不然又會像上次那樣肚子痛,到時又要看醫生打針吃藥。只要是藥都會傷身體,能不吃就不要吃啊!」
【媽媽的重點:吃飯時不要喝冰水,其他的話都不是重點。但媽媽自認解釋前因後果,會讓孩子停止喝冰水。】
【孩子擷取到的訊息:看醫生打針。打針,是他最害怕的事】
孩子:「不要、我不要看病、不要打針。」(大哭)
【他完全沒聽到媽媽是叫他不要邊吃飯邊喝水,不是要帶他去看病。母子兩人的溝通完全是雞同鴨講,沒有交集。】

〈OK版〉
媽媽:「吃飯時不要喝冰水。」
孩子反應:停止喝水。 O 【精簡,說重點】

案例二
孩子打翻玩具箱,媽媽要他收拾,而他想躲避,作勢要跑出去。

〈NG版〉
媽媽威脅說:「你給我跑跑看!」 X 【話中話,真正的意思藏在話裡】
孩子反應:直接跑出去。
【媽媽的意思是不准他跑出去,但特殊孩子只能解讀話語表面的意思,就真的照字義跑出去。尤其是自閉症(含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天生很難理解需要揣測的話中話或預告性語言,無法理解這類語句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涵,遑論執行隱藏在話中的指令。】

〈OK版〉
媽媽說:「站住!」
孩子反應:停止跑出去。 O 【直接說重點】

3. 指令要具體、有規則、無爭議
也就是說,指令的背後沒有想像空間、要很明確,讓任何聽到這要求的人都可做出一模一樣的動作。什麼是「具體、有規則、無爭議」的指令?請看下面說明:

案例一
要孩子舉手。

〈NG版〉
媽媽:「把手舉起來。」
孩子反應:可能舉右手或左手。 X 【不夠具體】

〈OK版〉
媽媽:「舉右手。」
孩子反應:舉起右手。 O 【具體,孩子沒做錯的機會。】

案例二
媽媽忙著煮飯時,希望孩子不要來打擾。

〈NG版〉
媽媽:「你要乖。」
孩子反應:茫然,不知道要做什麼。 X 【沒有規則】

〈OK版〉
媽媽:「坐在椅子上畫畫,待會兒媽媽叫妳時才可離開椅子。」
孩子反應:有遵循的規則,所以照做。 O 【有規則】
【如果家長給的指令具體但孩子沒照做,就須進一步評估他是否聽懂指令。有很多時候孩子不懂卻無法表達,因而被誤會了。】

案例三
已經吃完晚飯後一個多小時,孩子還在玩手機,媽媽擔心他無法完成功課。

〈NG版〉
媽媽催促:「快寫功課,不然會被老師罵。」
孩子胸有成竹地說:「老師人很好,不會罵我。」
媽媽催促:「叫你寫就寫,不要頂嘴!」
孩子反應:緊抓「老師不會罵」這點爭論不停。雙方爭執到最高點時,情緒控制力差的孩子,可能不自覺就出拳了。 X 【有爭議】
【輕度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最擅長抓住父母語病來辯論,而且還會把話題引到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上。若家長真的順著他的邏輯來澄清,就落入他的圈套了。更何況爭吵時,家長須花很多時間來處理孩子的頂嘴、不服從,此時雙方純粹在角力,沒人要妥協,只想壓制對方,如此只會不斷消耗愛的存款,讓親子相處的品質下降。】

〈OK版〉
媽媽:「寫功課。」
孩子反應:放下手機,寫功課。 O 【無爭議】
【不多說其他事,只明白傳遞他現在該做的事,不給任何爭辯的機會。】

4. 一個指令只要求一個動作,並給予5~15 秒反應時間
特殊孩子和一般人不一樣,反應指令的時間較慢,所以家長須依他的特質,給予他足夠的時間來回應。萬萬不可下完指令後,看到孩子沒立刻動作,便不耐煩地斥責他,這會點燃既委屈又不擅表達的特殊孩子的怒火。倘若家長只聚焦在自己的不滿,而忽略孩子此時已發怒,繼續數落,宣洩自己不悅的情緒,很可能就會逼得孩子又用打人來傳遞他的憤怒。

此外,當孩子完成要求時,別忘了給予增強鼓勵,如:笑著稱讚他、抱抱他,或給他一瓶喜愛的果汁,這都會提供他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和能量,久而久之,就能培養出孩子的好行為了。就某個程度來說,訓練特殊孩子和訓練寵物的原則一樣。其實,在大人的世界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比方上班族因公司遲到扣薪規定而被訓練出準時出勤的行為。

案例一
要求孩子睡前準備好明天上課所需的物品。

〈NG版〉
媽媽:「沒聽到嗎?我不是要你把水壺放到袋子中,準備好制服,然後整理書包嗎?!」
孩子反應:茫然看著媽媽。 X 【太多動作】
【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無法消化大人一次給的太多訊息。】

〈OK版〉
媽媽:「把水壺放到袋子中。」
孩子反應:聽指令完成。
媽媽:「把制服放到椅子上。」
孩子反應:拿出制服並放好。
媽媽再說:「整理書包。」
孩子反應:整理書包。 O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案例二
媽媽要求孩子睡前整理書包,孩子說好,卻坐在椅子上沒動。

〈NG版〉
媽媽怒罵:「你還不動!不是答應了要整理書包嗎?」
孩子回嗆:「我・要・做・啦!」 X 【沒給反應時間】
【特殊孩子的大腦中,掌管「知與行」區塊的聯繫經常不太順、速度慢,如同用極細的水管接水,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接滿一桶水。倘若父母不了解這一點,繼續催促孩子,他會因做不到又難以解釋清楚而產生極大壓力。在「他的」定義中,這種狀況可能叫做「危險」,所以他會反射性地以攻擊模式來自衛。因此,家長在下指令後,一定要給孩子約 5~15 秒左右的反應時間,盡可能不要觸怒他。】

〈OK版〉
媽媽:「整理書包。」並靜靜站在他身旁等他「暖機」。
孩子反應:看看媽媽,想一想,再慢慢整理書包。 O 【給予足夠的反應時間】

5. 用接納的語氣、表情及肢體語言
研究指出,當一個人說話的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即非言語溝通部分,和他說話的內容不一致時,對方會傾向相信他的語調、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而不是他所說的話。簡言之,即使你不說,別人也會透過語氣表情感受你真實的態度和情緒。因此,想要有效教養天生可洞察對方真心的特殊孩子,展現接納語氣、表情和肢體語言是成功關鍵。

話雖如此,但在面對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脫序行為時,要家長不動怒地接納包容,真的很困難。建議家長們先穩定自己情緒,接著以和緩篤定的語調、真誠的表情及敞開的肢體動作,展露出接納而非拒斥的態度,就能讓孩子聽話。即使說話的內容是在指正他,孩子卻可在沒有情緒迷霧的遮掩下,看到對方了解接納的真心,而願意接受教導。

遵循良好的溝通原則,可協助孩子正確接收家長的指示,不但父母教養起來輕省,孩子也減少發飆、耗費能量的機會,讓親子雙方都更輕鬆快樂。

【小太陽悄悄話】
想讓特殊孩子願意聽家長的話,得配合他的天生特質,用他能接收進指令的溝通方式才行。這些溝通原則包括:確認孩子有在聽你說話、用詞簡短、說重點、指令要具體有規則無爭議、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等待他的反應,及用接納的語氣、表情和肢體語言來互動。忙碌的父母要擠出時間來學習這些新技巧,很累,但總有一天,將微笑著收成這些辛苦栽種的甜美果實,加油!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