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禮讚佛洛伊德》著名美國女詩人希爾達.杜利特的私人手記,最迷人的佛洛伊德傳記文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

《開放對話.期待對話:尊重他者當下的他異性》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詮釋現象心理學》

《現象學十四講》

《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

《精神醫學新思維:多元論的探索與辯證》

《不尋常的治療:催眠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的策略療法》

《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作者: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譯者:宋文里
書系:Master 052
定價:580 元
頁數:360 頁
出版日期:2017 年 10 月 25 日
ISBN:9789863571056
 
特別推薦:丁興祥、吳熙琄、余安邦、李維倫、林耀盛、彭仁郁、彭榮邦、鍾年 專業推薦
 
【推薦序1】 社會建構論的發展與歷史回顧
書序作者: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和執行長)

看著 2017 年中文版的《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把我帶回此書英文版出版的 1992 年,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的時光,當時的我還在念博班。此書出版的那個年代,社會建構的思潮才剛萌芽,我和同學們視此書為珍寶,貪婪地閱讀,希望在此思潮的資源尚未很充足時,盡可能地捕捉、吸收任何值得學習的東西。這本書也是我參加博士班資格考的重要參考書籍。

在 2017 年九月,我閱讀著中文翻譯,二十五年前購買的英文原文書守候身旁,以備我需要中英對照時能隨手翻閱。歷史的洪流在我的腦海流過,想到 1992 年的時空脈絡,想到現在 2017 年華人與社會建構關係的脈絡,想到未來可能的發展,對我而言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似乎在閱讀中經驗著歷史,對社會建構的發展再反思,打開了我原來閱讀此書沒有預料到會產生的想法。

霖.霍夫曼(Lynn Hoffman)是家族治療發展的反思者,她總是能看見家族治療是怎麼演化的,她會整合最新的發展,用她睿智的文字告訴大家。在 1992 年,反思的思維才開始在家族治療中發展,霖馬上看到它的意義和價值,在第一章中談論反思是挪威人湯姆.安德生(Tom Andersen)發展出來的一種深思熟慮的儀式,值得當時的專業工作者去思考和運用。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在 2005 年出版的《行動的反思團隊》(The Reflecting Team in Action: Collaborative Practice in Family Therapy)已在華人地區被大量閱讀和使用,反思的精神在華人的土地上一直持續進展和實踐,我個人也在持續推動反思的同儕督導和網路督導。

讀至賀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和哈洛.谷力顯(Harold Goolishian)共寫的第二章〈案主是專家:「不卅知」的療法〉,想到哈洛.谷力顯是在 1991 年十一月過世的,享年六十七歲,而這本書在 1992 年哈洛過世後出版,賀琳繼續往前走,把他們二人和團隊合作的理念發揚光大。我覺得賀琳的努力和堅持特別感人,她在 1997 年首次出版的 “Conversation, Language and Possibilities”,已在 2008 年由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中文書名為《合作取向治療》,2010 年另出了譯本《合作取向實務:造成改變的關係和對話》(Collaborative Therapy: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make a Difference),這二本書受到許多華人的喜愛,擁有眾多讀者。2013 年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在台北成立,首度在亞洲引進國際合作取向治療認證,讓更多喜歡合作思維的人可以有更好的系統學習。

湯姆.安德生是反思團隊的發起者,也是我極敬重的老師,他在 1991 年首次出版《反思團隊:對話與關於對話的對話》(The Reflecting Team: Dialogues and Dialogues about the Dialogues),引起全世界心理學界極大的震撼,受到專業界特別的關注。因此在 1992 年出版的《翻轉與重建》中,湯姆受邀所寫的反思的價值和意義非常重要,而反思的思維與實踐在華人世界也逐步受到關注。很可惜我們無緣親炙湯姆的教導,他已於 2007 年過世,享年七十一歲,但他的反思學說一直是我努力推動的方向。

義大利的吉恩弗蘭可.切欽(Gianfranco Cecchin)是米蘭家族治療團隊早期的成員之一,在本書第六章中,他對米蘭學派做了反思,提到他們過去如何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家庭(例如用戰場中的遊戲),如何對家庭進行干預(例如矛盾取向方法的干預),到後期覺得上列方式不再適用,放下家庭在戰場中用遊戲面對彼此的思維,發現對家庭工作更有幫助。他也受到賀琳.安德森和哈洛.谷力顯的影響。這些在歷史脈絡中做出對家族治療如何實踐的思索,相信也會帶動 2017 年閱讀此書的讀者們,反思在自己的土地和家鄉中如何與家庭工作。在歷史中看變化,也一定會對現在以及未來的我們產生激盪。

大衛.艾普斯敦(David Epston)、麥可.懷特(Michael White)與克文.莫瑞(Kevin Murray)共同撰寫的第七章,在此書出版的 1992 年,對當時的專業界也極具啟發力。麥可.懷特和大衛.艾普斯敦在 1990 年首度將他們的敘事工作在美洲出版成書,他們撰寫的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興趣。心靈工坊在 2001 年出版此書,中文書名為《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2008 年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麥可生前寫的最後一本書《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Maps of Narrative Practice, 2007),這本書集結麥可一生敘事工作的精華。敘事在華人地區極受大家的喜愛,有許多人投入敘事的諮商、團體、教學和研究工作中。我在 2005 年由美國返台定居,將過去多年從麥可身上學習的敘事治療與台灣、大陸的華人做許多的分享,包括工作坊、顧問與督導工作。而台灣、大陸現在也有許多的敘事教學老師。2017 年心靈工坊邀請美國的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到台灣來教學,相信也會帶給本地人更多的學習和扎根。在本章的書寫中,看到大衛.艾普斯敦對案主蘿絲寫信的用心,他願意一封一封的寫,陪伴蘿絲看見更多以前她沒被看見的故事,讓蘿絲更理解自己、更踏實、更有能量。大衛的工作既踏實而又深刻。再有麥可.懷特和克文.莫瑞的加入書寫,更讓本章特別感人!

加拿大的卡爾.托畝(Karl Tomm)和他服務的家庭共同書寫的第八章也讓人印象深刻。卡爾指出關係中有哪些病理化互動的型態,進而找出治療性互動型態的處方,試著去外化增強對夫妻會帶來療癒的互動辨識力。卡爾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對家庭及夫妻的工作非常重視,尤其對具有療癒的互動模式,多年來做了很多的實務工作,包括教學和研究。他也在和家庭工作中不斷研發建構對家庭有助益的工作方式。與家庭共同書寫特別啟發人心!我也曾經在過去邀請當年的博班同學,莎莉.聖喬治(Sally St. George)和丹.沃夫(Dan Wulff)從卡爾的家庭治療中心來台教學。

第九章的作者威廉.哈德森.歐涵隆(William Hudson O'Hanlon)受到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影響,有他獨特的工作和催眠方式,他傾向於往資源、解決方向走去,重視問題的解決之道,對語言背後的譬喻特別重視。在台灣也有翻譯他的書:《心理治療的新趨勢:解決導向療法》(In search of Solutions: A New direction in psychotherapy, 1989)由台灣的張老師文化出版社於 2007 年出版。他重視效率,所以和個案工作時,「教育」可能比「好奇對話」要素多,是個比較專家式的做法,但他是一位有建構理念的諮詢師和好老師。

在第十章中,巴西的安尼拔.科埃洛.德.阿莫林(Annibal Coelho de Amorim)和法蒂瑪.貢薩爾維斯.卡瓦爾坎特(Fatima Gonçalves Cavalcante)透過偶戲去看失能者的標籤是怎麼來的,去理解失能者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位置被降低,從而在解構的過程中去看到失能者想如何被看見、被理解,由失能者為自己在社區中定位,而非交給社會迷思來定位。這是一個社會建構論如何在失能社區中敘事解構的創作實踐,特別感動人!不知道二十五年後他們的工作進行得如何。我的理解是台灣有聾人劇團、殘障舞蹈和輪椅舞蹈等,透過藝術可以和不同的生命狀態創作、整合,希望讓更多不同的人被看見,並讓他們生活得更自在。

在 1992 年本書出版當時,後現代思想、社會建構論在心理諮商領域尚處於萌芽的階段,對這些理論的整理和實踐運用都才剛開始,當時的資源也沒有這個時代那麼豐富,因此第十一章的二位作者肯尼斯.格根(Kenneth Gergen)和約翰.凱依(John Kaye)很努力地整理出現代與後現代的差異,特別是後現代重視的是什麼;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們身在「後現代」的今日,發現他們所開拓的理念豐富無比,也更加成熟。在二十一世紀的 2017 年學習後現代和社會建構,與 1992 年當時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心靈工坊近年連續出版了格根的兩本書:一本是《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2014)(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1999),另一本是《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2016)(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2009);據我所知,目前有許多人在讀書會討論這兩本書。我相信讀書會也是一個將理念有效扎根本土的過程。

第十二章作者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從「危機」的論述著手,發現原本以個人為核心的普遍論述轉移到危機的論述,其實是關係的產物,以及轉化自我認同的機會;她試著用另外一種後現代的視野來看危機。不同的論述會建構不同的危機感和不同的關係。這是二十五年前的文章,2017 年讀來仍然深獲啟發,讓人對危機的論述有更深刻的反思。如何從危機中的關係,開發出新的對話與可能性,而不停留在危機只是個人的事情。這本書是席拉在台灣的第一本翻譯書,相信她和肯尼斯.格根所編輯的這本書,對大家學習社會建構如何運用在心理治療上會有更多的啟發。

很有趣的是這本書包括了第十三章對建構論提出的批評論述,而不僅止於前面幾章的接納立場。本章的作者關注家族治療的實踐和運用,傑.S.艾彿然(Jay S. Efran)和耒絲麗.E.克雷費德(Leslie E. Clarfield)覺得社會建構論的中立立場、平等序位、改變的自然發生應該有所調整。二十五年已過去,不同的質疑陸續產生,和社會建構間的對話也會不斷流動,我想社會建構論隨著不同的質疑、不同年代與地域的發展,它本身就在不斷的建構中,質疑也是對話與建構的一部分。

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想到焦點解決的二位老師茵素.金柏(Insoo Kim Berg)和史提夫.狄世沙(Steve de Shazer),他們夫妻的工作也浸潤著社會建構的精神,可能在本書出版時,他們才開始發展,還沒機會受邀為本書寫些東西;也或許因為篇幅的關係,很難把眾人的理念都放進來。但閱讀這本書,不禁讓我想到他們夫妻倆。

寫這篇書序於我有很特別的感受,和受邀寫其他書序很不相同;透過這篇序文,我似乎也在檢視、整理自己這十幾年來做過什麼,看見自己在華人的社會建構理念與實踐的歷史中,扮演著一個推動與參與的角色,逐漸打開另個反思空間,並自問接下來我如何往前走?如何和大家往前走?

謝謝宋文里老師的翻譯,他的翻譯總是精準而細緻。這本書對我而言是有情感的,開啟了年輕時的我對社會建構的初識和了解。也謝謝心靈工坊不畏艱難將這本書帶入中文世界。由衷祝福大家在閱讀中收穫滿滿,啟發更多屬於自己的知識與想法!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