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1 鄧頴鐳 Map Tang【創意連繫1:人本表達藝術治療】一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

《神話心理學:來自眾神的處方箋》

《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青春的夢與遊戲:探索生命,形塑堅定的自我》

《民間故事啟示錄:解讀現代人的心理課題》

昔話シ現代
 
作者:河合隼雄
譯者:林詠純
書系:Master 062
定價:360 元
頁數:240 頁
出版日期:2018 年 12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1384
 
特別推薦:呂旭亞、洪素珍、賴明珠
 
【推薦序一】 幽香卻在水窮處——閱讀河合隼雄的文化與理論對話
書序作者:洪素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IAAP 榮格分析師)

  作為榮格學派在東方發展的先驅,河合隼雄先生的作品總令人期待。如你我所熟知,榮格心理學中滲入大量東方元素,然而西方理論架構下的東方,總有著異樣的風情,如同一位金髮碧眼西方嫵媚女性身著旗袍,風情足矣,但氣韻卻常有扞格。河合先生的論述可貴在於可補充或者映照源自西方、又嚮往東方的榮格心理學不足之處,他的《民間故事啟示錄:解讀現代人的心理課題》對照了風行全球的《格林童話》與日本民間傳說,討論集體無意識中文化層面議題,既能深入,又可淺出,極度引人入勝。

  河合先生書中所探討的故事,涵括了殺人、殘忍、人鬼混血兒、異類通婚、男性原則與女性原則對比、夢、變身、死而重生等,這些在現實中「駭人聽聞」,但在幻想中卻仍不斷出現的內容,正是集體無意識衝突矛盾的展現。簡言之,這些故事探討的,是人怎麼面對和處理「異常」的問題?河合先生認為,不同文化脈絡下,有不同的思考準則,但都以「美」為終極審視標準。他根據榮格把處理「惡」的問題分為全然去惡的「完成法」,以及包容成全的「完全法」的概念,區別出西方文化傾向於男性的「完成的美」(perfection),東方則傾向母性的「完全的美」(completeness)的差異,用這個角度去分析出類同情境或者議題的故事,在東方與西方不同思維背後所具備的文化邏輯。以榮格學派的用語表示,就是在進行文化無意識的比較論證。因此,想獲取本書的精妙,還是得先掌握東西文化的根本,釐清要義,才能夠對河合先生的論述做出回應。

  首先得強調的是,千萬不能神化榮格本人,幻想他已貫通東西文化,便不顧一切地套用他的理論。榮格是瑞士人,西方基督教文化脈絡下孕育出來的非典型科學家,出入於各個科學典範之間,雖然反對理性主義,但仍然是個西方文化孕育出來的理性者。也就是說,榮格是個科學家、理性的思想家,反對僵固的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並不反文化,所以他當然是個理智上的西方學者——雖然感性上也許趨向東方,但絕非東方。

  榮格心理學最重要的理論是個體化,其要義為:「這是條心靈整合之路,人們要努力去除對立,走向的完滿人格。」單憑理論定義,若不追究脈絡,實在無法想像個體化會終於何處?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回溯榮格的思想根源。

  就生物科學立場而言,榮格是所謂的生機論者(Vitalism),這是他為強調心靈特殊性的一個理論根據。雖然,生機論後來為尿素被成功人工合成所挫敗,但仍有支持者。

  生機論主張生物具特殊的生命質,不能以物理及化學方式來加以解釋。生命在未分化前處於一種心物合一的整然狀態,這種狀態更早於笛卡兒心物二元問題出現的「神創」。因此,這不是一神教所謂的天堂,也不是柏拉圖精神與肉體二分的靈性異鄉。有點像諾斯替(Gnosticism 或稱靈知派和靈智派)的圓滿之地(Pleroma),也如古希臘神話宇宙誕生前的混沌。生機論稱此為「類心靈」(psychoid),是心靈中最神祕原始的所在,位於心物二元的交界之處,從一個狀態進入另一個狀態的「過渡」(liminality)。

  類心靈的假設很容易被援引為橋接東方整體論的根據,但事實不盡如此,當中的心還是心,物還是物,只是處在一種過渡的曖昧狀態中。西方所謂的整體論(holism),是一種整體的有機論,心物和諧一體,但終點不是心就是物,也就是唯心論或者唯物論,這幾乎早在柏拉圖時就已定調。而東方文化的整體論,基本上則主張心物同一。

  西方認識世界的角度和東方很不同,其宇宙要素往往是先驗預存的,性質對立分明。比如說,古希臘神話中描述宇宙創始前的「世界之卵」混沌裡頭非常擁擠,最先生出的四大巨頭包括代表生命動能的厄洛斯(Eros)、生育萬物的蓋亞(Gaya)、死亡終結的塔爾塔洛斯(Tartarus),以及光明和靈性之暗黑面的尼克斯(Nyx)與厄瑞波斯(Erebus)雙生子。透過厄洛斯情慾點火,萬神代代而降,直到把世界的各種屬性填滿,創世方才圓滿。

  因此,宇宙萬相階級成形,越後面降生者力量越低下。比如水系一族是由滂沱斯(Pontus)所出,從大海到潮間、溪流,神性自海神波塞冬(Poseidon)而至水妖寧芙(Nymph),層層遞減,以神格位階來反映宇宙的秩序。這種先驗的宇宙性質是對立並存的,有善必有惡。所謂的文明化,是在揚善以去惡。在這個不斷崩壞的物理世界要積極回應善的渴望,一神教的父親理性的出現幾乎是必然,除惡務盡似乎成為求善的必要條件。榮格的個體化雖然強調以「整合」代替去除,但終究還是承認善惡二元對立,得經過理性自我分辨判別後的整合,方可產生積極力量,回應個體化的召喚。而非更激進地,觀善惡如夢幻泡影,根本就是幻覺一場——如佛教的空性觀、絕對無,那種東方獨有的一體哲思所說的那般。

  不管是出自印度哲學的「梵」或者是中國的「道」,其「整體」之說,或者直接就說是「一」(the One),根本內涵是無分別的、不預設的,這個世界本來無一物,哪來的先驗性質可言?這與西方思想中的宇宙是早就預備好的,只待時機到來、眾神降世;或者一神的令下而橫空出世,依照既定計畫步步前進,有著絕對的根本差異。這一點,似乎只要用到科學的理性分辨,就很難真正明瞭。而榮格畢竟堅持自己是個科學家,不可能放棄理性自我,這也似乎也成為榮格心理學的難點,有時是科學,有時又像哲學、宗教,非常難以掌握。

  孔子曾經在回答弟子曾參提問時,曾說「吾道一以貫之」的「道」,就是「忠恕」而已。「忠恕」與「仁」通用,在德文裡被哲學家如實地翻譯成Diastole und Systole,也就是「擴張」與「內斂」的意思。熟知榮格心理學理論者一定明白,這是個體化過程中,如何掌握自我,既不膨脹,也不退縮,當如其所是地履行中道的要領。但孔子的東方思維毋需合用兩個對立名詞才能達意,他的道是和宇宙同步的規律,所謂的「一」是和宇宙直接聯繫在一起。至於宇宙的根本性質為何?那是「不可知」的,只能用心去體悟,由知而敬,再進而畏,透過所謂的「禮」,去完成一種宗教感,而非宗教性——如果我們用西方的「宗教」定義來說的話。

  於此,還可以再舉一個思想國家政治結構的例子,進一步說明東西方思維的不同。中國西漢學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還有產生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甚至十六世紀時韓國儒者李退溪,都曾以身體比喻國家的組成。他們都指出,國君是心,官員如五臟六腑或者四肢等,各司其職,實為一體,無法獨立存在。無巧不巧,英國的哲學家者霍布斯(Thomas Hobbs)在其政治學巨著《利維坦》(Leviathan)也提過類似的國家身體譬喻,但他認為君王是頭,是國家的主宰,四肢百骸都該依頭腦的決定而運動。很明顯地,我們看到西方理性分析國家的結果是「整體是部分的組合」,需要一個明確的指揮中心。這與東方思維的「部分為整體的片面」,當然有根本上的不同。東方思維重點在於「一心」,是明儒王陽明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初心是一種絕對的存在,無有之有,無善無惡;或者是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的日本儒者荻生徂徠說的:「納身於禮」、「以禮制心」,用一種合於宇宙規律的規範—禮,以維持初心,同時關照宇宙與內心的同步和一致性,分別善惡,反而是末節了。

把東西文化根源和思維做出釐清後,我們就可以更深入掌握河合先生的分析脈絡。比如說,西方的《格林童話》面臨對立面的問題時,經常用去除「惡」以體現「善」的回復,因此,多數故事中的殺害場景沒那麼「恐怖」,因為那是理性的表現。反觀日本故事中的死亡,不管被殺或者自殺,常常是為了回歸整體而被犧牲,為大地之母所吞噬,這樣的故事反倒令人不忍。不過,基於再次強調東西方各自的整體論思想,根本不是同一回事的提醒,在回應故事的倫理道德性上,也應注意無從齊一看待的限制。

  本書以榮格學派的理論架構分析不同文化脈絡下的民間傳說故事,既掌握理論核心,也關照文化差異細微之處,著實不易!跟著河合先生行到水窮處,到手幽香,果然不負所望。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