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蘭修女:召喚慈悲》(已絕版) |
A Call to Mercy: Hearts to Love, Hands to Serve |
|
作者: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Brian Kolodiejchuk, M.C.)—主編、作序、導言 譯者:宋偉航 書系:Caring 094
定價:50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19 年 04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1483
|
|
特別推薦:王增勇、孫大川、楚 雲、趙可式、鄭玉英、黎建球
|
|
【媒體露出】 閱讀人|德蘭修女:召喚慈悲 關鍵評論網|《德蘭修女:召喚慈悲》:在深深的苦難中看到耶穌渴求的化身 新世紀宗教研究 天主教周報
繼2009年《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揭露德蘭修女的靈修生活與掙扎,十年後同樣由修女摯友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所編輯的《召喚慈悲》,呈現出她回應上主召喚,具體體現「慈悲」的事蹟。
德蘭修女畢生為赤貧之人奉獻,獲得全球性的肯定。但她卻自認是個特別軟弱的罪人,日日夜夜仰賴天主施與愛、力量和悲憫。基於此,她的服事工作是體現基督的精神,在赤貧者中看見需要照顧的耶穌身影。
德蘭修女不推出大規模方案去解決世界各地的饑饉與急難,而在於遇到一個幫一個,一次好好幫一個。到最後,她的事工遍及世界。
除了物質的饑饉,德蘭修女還注意到:「不僅需要麵包止饑,也需要有愛止饑」,而且愛的饑饉更難消除。德蘭修女又發現,不論貧窮或富裕,不論階級、宗教,各處都有「靈性饑饉」。要消除這三種饑饉,所需唯有真誠的慈悲與積極的行動。
慈悲的真義不是施捨、不是上對下的憐憫,而是感受到別人的處境如同自己也在相同的處境。要對抗不義、撫平傷痕、消弭社會上各種對立歧視,需要我們召喚深藏心中的慈悲,從而召喚出充滿勇氣的行動,才能使這個世界成為更好的世界。
慈悲是存在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能使我們誠摯地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教宗方濟各
各方推薦 王增勇(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楚 雲(資深廣播人) 趙可式(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專業督導) 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前輔仁大學校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
|
本書目錄: 【推薦序一】在慈悲中,遇見自己 王增勇 【推薦序二】慈悲的奧祕:召喚慈悲 蔡怡佳 序 導言 第一章:饑者食之 第二章:渴者飲之 第三章:裸者衣之 第四章:收留旅人 第五章:照顧病人 第六章:探望囚者 第七章:埋葬死者 第八章:教導愚蒙 第九章:解人疑惑 第十章:勸人悔改 第十一章:忍耐磨難 第十二章;赦人侮辱 第十三章:安慰憂苦 第十四章:為生者死者祈求 結語 【附錄一】原註 【附錄二】譯註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