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 |
A Quest for Meaningful Words : Psychology Turning to Next Page |
|
作者:宋文里 書系:Master 073
定價:780 元
頁數:600 頁
出版日期:2020 年 05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1803
|
|
|
|
【媒體露出】
人間心理學、關鍵評論網、新世紀宗教月刊
語言是我們的居所, 我因此必須提出一條在「療遇」之中的「尋語之路」, 來作為它可居可行的動態空間。 ──宋文里
本書作者宋文里教授是精熟於中外哲學、語言學等多個領域的心理學家,在他眼裡,以實驗、統計為基礎的主流心理學不僅無法銜接人們「置身在境」的生活,還一直處在對語言本質低度敏感的窘態中。在西方心理學界反省了科學典範、且文化心理學也方興未艾之際,國內雖不乏意識到西方理論難以套用華語文化的學者,但像宋文里這樣義無反顧,隻身從語言的源頭之處刨土與扎根的者,卻是寥寥可數。
宋文里認為,不管在哪個文化傳統,從起源處流傳下來的意義庫存,最具體的表現就在語言之中,因此心理學必須轉向文化,將「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種種說出來。尤其,對於說漢語、寫漢文的我們來說,當遭逢苦難時,往往轉向自身的民俗傳統尋求撫慰,從中獲得支持的力量。由此,所謂的「治療」,更像是一種「療遇」(healing encounter),所謂的心理學,實為探討人如何打理其心的「理心術」。
這本書是宋文里教授數十年來為文化心理學拓荒的精華集結,他反省了現代漢語學圈裡的種種盲點與謬誤,並以嶄新的眼光觀看了庶民生活中關於性別、宗教、苦難之療癒卅療遇等面向的種種,期能促動心理學加速轉向,以尋求有意義的語言之路,來邁向更貼近人心的下一頁。
翻頁之後的心理學沒有固定的起點, 它更像是自古以來即有的,能面對困苦的心理學。──宋文里 |
|
本書目錄: 序論:以尋語路走向心理學的下一頁
卷一 意義主體的展開 【01】第三路數之必要:從本土論轉向文化論的心理學 【02】文化心理學的承諾:從布魯納的轉變談心理學的下一頁 【03】文化主體與文化主體性:文化心理學的反思 【03.1附論】象論的前奏:思者,什麼的主體?
卷二 主體之為方法 【04】以象成型:徵象學的型擬與「符號學」的誤擬 【04.1附論】象論的餘音:沉思兩則 【05】穹窿:重寫一個關於性的象徵初型 【06】物的意義:碟仙研究的徵象學續篇 【07】研究與實踐:理心行動所為何事
卷三 療遇時刻:理心術的漢語行動 【08】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另一種方法 【09】療遇時刻(一):理心術與療癒的兩種文化交叉論述 【10】療遇時刻(二):批判自療社群的展開 【11】臨床 / 本土:理心術的尋語路
卷四 尋語路上的敘事法 【12】講故事・說道理:如果在雨天一個客人 【13】敘事、意識與事事之法 【14】主體與他者:話語與關係中的太初液 / 異化 【15】地面、桌面與顏面:用三個關係介面來講文明的故事
後話 翻開下一頁之前的一則故事 【16】自我工夫:哲學精神治療的首要基調
【附錄】彩色圖頁 |
|
 |
在台灣疫情穩定後,恰逢心靈工坊出版宋文里教授新作,於金融廣場書店舉辦《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新書分享會,邀請本書作者宋文里,分享走上心理學問學之路源起與理念。歡迎參加!
◎免費活動,請先報名>>> https://pse.is/SRPCH
《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新書分享會
主講:宋文里
日期:2020/06/18(四)19:00-20:30
(18:30開放入場,額滿為止)
地點:金融廣場書店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62號1樓,台灣金融研訓院,近捷運台電大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