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當生命陷落時》

《轉逆境為喜悅》

《與無常共處》

《不逃避的智慧》

《不被情緒綁架》

《生命如此美麗》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Welcoming the Unwelcome: 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
 
作者: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
譯者:雷叔雲
書系:Holistic 140
定價:36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20 年 09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1902
 
特別推薦:吳若權、胡因夢、許文耀、楊蓓、蘇益賢
 
第八章 跳出舒適圈

你越願意踏出舒適圈,生命就越自在。過去會引起恐懼和憎惡的情況,現在鬆動了;反過來說,如果你一直待在舒適圈,圈子又會縮小。

幾年前,我寫了封信給學生,問他們尋求什麼做為歸依:「當你遇到非常艱難的情況──像是害怕、孤獨、憤怒,一切都分崩離析、極端困難的時刻,你向什麼歸依?」一般我寫信都很少人回,但這一次居然得到很多回信。大家發現這個問題很有幫助,因為他們得承認,而且一點也不叫我驚訝,在困難的時刻,他們歸依網飛(Netflix)、暴飲暴食、其他娛樂和分散自己注意力的活動。

在傳統上,佛教修行人說到歸依,就是歸依三寶。佛陀是我們的典範、表率和啟迪,法是佛陀和其他如佛陀一樣覺醒的聖者的教法,僧團是同樣踏上這條覺醒之道的團體。但是當我問學生他們歸依何處,許多人就誠實承認,第一時刻並不是歸依三寶,而是依著慣性,而且找容易的事來做。

「舒適的煩惱」

創巴仁波切以前形容這種歸依,叫做「舒適的煩惱」,每當寶寶需要慰藉,就吸吮自己的拇指,每當成人遇見棘手的事,通常會呈現自己的吮指版本。「所以要問自己的問題就是:我的拇指是什麼?」

我讀過一本書,名為《真正的歸依》(True Refuge),作者是紐西蘭的老師塔欽•哈恩(Tarchin Hearn)。他寫道,人們在他的佛法中心,每天早上唱誦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於是他要他們深入思考,在真正困難的時刻,他們會歸依什麼。假設說人們歸依串流電視節目好了,他建議他們如實稱呼。你要按「播放」的時候,合掌說:「我歸依網飛。」如果食物是你的歸依,要開冰箱時,便合掌說:「我歸依冰箱。」或「我歸依在清晨兩點鐘要吃的這個花生醬三明治。」

再把這個主題深入一點。我發現有一個描繪成長過程的模型很有用,這是蘇聯的心理學家利維•維高斯基(Lev Vygotsky)在一九三○年代發明的,最近又由科羅拉多州波德(Boulder, Colorado)的教育機構PassageWorks進一步發展出來,我在此處第一次聽到這句「歡迎不速之客」(Welcoming the unwelcome)。這個模型可以畫成一個圖,有三個同心圓,最內圈是「舒適圈」,緊接著環繞它的是「學習圈」或「挑戰圈」,最外圈是「高風險圈」。

「舒適圈」是我們最喜愛的,也是我們最樂意待的地方。我並不是說看串流電影天生有錯,我自己也很愛看電影。每一個人都需要舒適,但如果你餘生只想要舒適,每晚看網飛電影、吃花生醬三明治,這就有問題了。當然追求舒服還有更有害的方法,但我們應該問自己:如果我們常常停留在這個很狹窄的圈子,要怎麼成長?

學習圈是我們有點不舒適的地帶。假設你有吝嗇的問題,根深柢固,把東西給出去就好像把自己立足之地都給了出去,讓整個人都覺得不安。那麼你可以決定先給出非常小的東西,以踏進學習圈。例如我常常找不到好寫的筆,最後終於找到好筆,一想到要把它給人,我就有點暈眩作嘔,還會激發我深度的執著和安全感問題。但如果我真的給了出去,我就踏入「學習圈」,雖然感到不舒適,但活下來了。然後第二天我可以給出其他的小東西──一張郵票、不想笑時微笑、任何把我的限度推出去一點點的東西。學習圈帶來刺激和挑戰,但是大部分成長都在這裡發生。

這個模型的最外圈,我們稱為「高風險圈」,這個地帶通常太困難了,所以無法滋養成長。就好像你還不會游泳,就站在游泳池最深的那頭,你還沒準備好呢。如果你強迫自己進入外圈,就會大受打擊,學不了任何東西。有些人在佛法修行中把自己逼得太過,結果尖叫逃跑,以後再也不禪修了。如果你試圖從舒適圈一躍到最外圈,就會有這種後座力。但是如果你花同樣的時間待在學習圈,最終會準備好接受更大的挑戰。

你的高風險圈,也許是他的學習圈

每一個人的三層圈各各不同,一個人的高風險圈可能是另一人的學習圈。例如我常常想到自由乘車者(Freedom Riders)不可思議的勇氣,他們在一九六○年代初期挑戰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離法律。他們所到之處遭受所有人的侮辱──甚至於生命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覺得招架不住,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害怕。幾年前,我遇到一位自由乘車者,他給我的印象是:乘坐那些抗議的公車其實是他的舒適圈,他在這種情況下生機勃發,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也覺得舒適。也許對他來說,在辦公室裡接電話還更具挑戰性。

有趣的是,你越願意踏出舒適圈,生命就越自在。過去會引起恐懼和憎惡的情況,現在鬆動了;反過來說,如果你一直待在舒適圈,圈子又會縮小。就好像住在一個設有圍牆和大門的社區,讓你覺得保護周全,等你的洗衣機壞了,有人要進來修理,怎麼辦呢?你越奮力擋掉危險,就越害怕每一個人。接下來,你越老越覺得不安,三、四十歲不上心的事,七、八十歲的時候卻可能讓你坐立難安。

從歸依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內心應謹記這三個圈子,並留意自己的傾向。有時候我們得說:「我現在必須待在舒適圈裡,因為壓力太大了,這樣對我比較好。」如果真是這樣,就尊重這個想法。但有時候我們也許會發現,我們在自欺欺人,我們開不了口老實宣稱我們正在歸依三寶,也說不出口我們正在遵循自己的意向,用生命來成長。但如果我們了解成長是如何發生的,而發心要追求正覺之道,就會敢於面對挑戰,不斷走向學習和深化的所在。

十四世紀,西藏聖者無著賢大師(Ngulchu Thogme Zangpo)造了《佛子行三十七頌》(The Thirty-Seven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至今仍是引用最多而且最為人喜愛的偈頌。每一個偈頌都是建議如何活得像一尊菩薩,也就是活得像一個最高發心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覺醒的人。在偈頌中,他尖銳地描述為什麼傾向舒適的生活方式是不圓滿的。他說:快樂「稍縱即逝」,「如葉尖的露珠」,把舒適建立在瞬息即逝的事物上,是沒有效益的策略,就算你得到你一直想要的東西,快樂卻只持續很短暫的時間。

最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戀愛。開始的發光部分──蜜月期間──可以持續幾年,然後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就是真正開始住在學習圈的時候了,因此人我關係對我們的修行成長非常強大有力。如果關係要維持下去,不免需要更加努力,這時候關係就會開始深化了。

快樂「稍縱即逝」

快樂如露珠般消失,聽來沮喪,但無著賢大師是指向解脫。執取一直變化的事物是舒適圈的慣技,這讓我們漂泊在生死輪迴(samsara),這個梵文意指我們身陷其中的惡性循環,因為我們不停抗拒實相。從生死輪迴中解脫的唯一方法,就是覺悟到世間萬法的開放性,我們需要勇敢進入學習圈,在當中強烈感受自己失去立足根基。創巴仁波切把這個狀態比為本初善廣大開放的空間,是我們最清冽的新鮮空氣,但是因為這個空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執取,我們頗為驚恐不安。創巴仁波切以詩意的描述「我們想躲在山洞和叢林裡」,來形容我們的作繭自縛。我們「點燃了瞋火」、「攪動了貪水」,並「在懈怠的爛泥中打滾」。因為我們害怕進退失據、失去立足根基,而與本初善失聯,造成的結果就是瞋、貪、無明,也就是三毒。

運用施受法,踏出舒適圈

若要改變我們對舒適的心態,施受法是一個最有效的修行。我們不跟從慣性,也不走避不舒適,反而吸入不愉悅或感受威脅的事物。可是我們不會冒然進入高風險圈,不會跳進我們最可怕的惡夢,而以較低的密度跟不愉悅相處。我們可以用小事情,譬如失望──這通常是不愉悅的事,能激化我們的反應,卻不至於讓我們無力招架。例如你準備調理一頓特殊的晚餐,卻少了一樣主要食材,太晚了沒法去買。又如你計畫野餐,卻開始下雨了。或你正要收看最喜歡的串流節目,網路居然掛了。只要在這個情況下選擇做施受法,而不氣餒或發脾氣,就踏出舒適圈了。你開始和自己的痛苦交朋友,而且對人類的實況培育出同理心。即使你只是處理一個相當小的痛苦,還是會增強你的力量和能力,來處理更大的事情。如果持續如此,即使在逆境中,你都可以找到力量。

還有,務必要平衡你的吸入和呼出。馬修•利卡德(Matthieu Ricard)為知名的佛教比丘和作者,有一次受測悲心,掛在一個記錄腦部活動的大機器上。他原本開始觀想自己送出療癒的光束給痛苦的人,但作測試的科學家反而要他專注於吸入痛苦。剛好那一段時間,他排滿了活動,才探訪過羅馬尼亞的孤兒院,看到兒童悲慘的景況,最近又在地震之後去了西藏。所以他有用不盡的素材,他不斷地吸入,再吸入。

他說,從這個經驗裡,他發現一個人只能承擔這麼多。他發現吸入痛苦必須跟愛和慈心平衡,也跟完整的生命平衡。我想這個例子說明了他如何進入高風險圈,然後認識到,如果你吸入痛苦,也必須送出愛。這是充分感受美與悲劇──感受生命中的愉悅和振奮,也感受墮落和殘酷。

我們在地球上如白駒過隙,必須問問自己,到底我想要怎樣的人生?我們是一直增強煩惱的慣性,徒勞無功地追求無盡的舒適和享樂?還是練習踏入學習圈?生命過得這麼快,特別是在我的年紀,想起來真嚇人,雖然我移動緩慢而且喜歡有很多空間,仍不免覺得我得快快趕上。一天下來,我做了什麼?我把這一天花在加強我愛舒適的習氣?我有沒有耽溺在「對生死輪迴的懷舊」,如創巴仁波切所說,嚮往只要一杯好茶來快樂一下?還是,我踏入沒有立足根基之所在,真正歸依三寶?我有沒有振作起來或放鬆下來?還是我躲在盔甲裡,一心只想維持現狀?。

從生至死,人生極為短暫,力圖保持現狀對於修行並沒有多大助益。另一方面,如能對自身和世界更感自在,並盡一切可能利益眾生,這樣的人生便很有價值。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