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 |
Gods, Ghosts, and Witchcraft: A Psychodynamic Introduction |
|
作者:宋文里 書系:Master 078
定價:560 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21 年 06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2138
|
|
特別推薦:王鏡玲、蔡怡佳
|
|
【媒體露出】 哲學新媒體|2021最佳哲學書 哲學跨領域 NO.2、不分類排行 NO.16 聯合新聞網|《鬼神.巫覡.信仰》成年人而言,宗教不再是個權威,而是任務?
•重解佛洛伊德與榮格,看透鬼神其實是內心最深的慾望。 •以「精神分析 + 現象學」觀看宗教,賦予你我切身的信仰習俗嶄新的視野。 •整合西方哲學、漢學考究與田野觀察,建立漢語世界「鬼神並舉」的宗教心理學。 •著墨「巫者」角色,收錄與乩童打交道的精采經歷。 ------------------------------------------------------------
「因為荒謬,故我相信。」 ──羅馬哲學家忒土良(Tertullian)
忒土良這句話,一語道破宗教觸及的是「非關理性」的神祕本質。在作者宋文里犀利的剖析下,我們將看見宗教在生活與文化中是多麼無孔不入──舉凡父權與母性文化的張力、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政權更迭的運作、婚喪喜慶的習俗到你的愛情、你的夢境等等,在在關乎宗教,也關乎心靈。
佛洛伊德有句名言:「『它』所在之處,我當隨之而至。」所指的「它」,即人格結構──id / ego /superego中的「id」。宋文里透過德文原義考究,指出這個字在德文為「Es」,指涉的是一種未知之力,從而說明佛洛伊德的理論是「關於靈魂(Seele)的學說」──只是靈魂的色彩,隨著英文翻譯被抹除了──換言之,自我無時無刻不在跟不知名的力量打交道。
本書由此一路開展,透過精神分析和現象學之眼,道出那名之為鬼神與神聖的,有可能正是我們內心深處暗昧的慾念和理想。我們將看見,宗教是如何在人們心靈中產生作用力,而這個力量又如何透過「關係」的運作,形塑外在世界所見的宗教及文化。
這本書,可謂台灣宗教心理學的里程碑之作,不只穿梭於心理學與宗教,更在西學、漢學與台灣民間信仰之間搭起相互理解的橋樑。作者不僅學養豐厚,更敢於在宗教田野「和鬼神、巫者打交道」,其經驗在本書與學理相互交織,深入淺出,從甲骨文的說文解字探索信仰的初心,並指出漢傳文化「鬼神並舉」的特色,更對溝通鬼神的「巫」多所著墨,讓人大開眼界。
讀者將發現,切身的生活習俗正被一種嶄新的眼光重新觀看,但這絕非既有理論的強行解釋,而是自身的生命經驗正參與著宗教知識體系的搭建。這來來回回的激盪,指向的是一種探問天地之心的情懷,期能透過自身的終極關懷,尋得安身立命之道。
專文推薦── 王鏡玲 /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蔡怡佳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
|
本書目錄: 【序一】宗教心理學在漢語世界的發生 / 蔡怡佳 【序二】你是誰?我是誰?信仰知識體系的引路者來了 / 王鏡玲
【第一講】導論:動力心理學如何進入鬼神、巫覡與信仰的知識體系 •本書內容概覽 •區分宗教話語與宗教論述 •實地研究可對宗教的「固定想像」更為理解 •透過二階語言理解宗教
【第二講】動力心理學與佛洛伊德的精神話語 •宗教與「宗教性」 •佛洛伊德的「靈魂」 •夢與現象學 •釋夢的一種現象學模型:意識 / 前意識 / 無意識 •回到佛洛伊德的夢理論 •自我、超自我,以及「它」 •「它」所在之處,我當隨之而至 •夢裡的文學家 •小結
【第三講】榮格與曼陀羅 •《紅書》、曼陀羅與「原型」 •如何閱讀榮格? •榮格的「東方性」 •榮格的「狂」與「聖」 •夢的翻譯 •原型與自性 •母與父 / 仁與義 •曼陀羅的「陰陽調和」 •Miss X •在集體無意識裡走自性的路 •人類理想與自我理想 •小結
【第四講】宗教中的感知、智性與思維 •普呂瑟的心理動力模型 •神聖的觀念 •感知體驗與智性思維 •「因為荒謬,故我相信」 •「非關理性」的智慧 •感知與種種感覺 •宗教思維與思想 •概念的形構與拓展 •新生的真理:慾望的實現 •以宗教的想像解決難題
【第五講】宗教中的情緒歷程與行動功能 •語言學轉向與「精神話語」 •儀式是一種強迫行為 •情緒描述的侷限(一) •情緒描述的侷限(二) •宗教性 / 神聖性的社會建構 •信仰的動力:行動(一) •信仰的動力:行動(二) •宗教中的二階關係
【第六講】宗教作為萬事萬物的關係 •從普呂瑟心理動力模型之修正談起 •愛的對象:從父母、愛人,到領袖 •對普呂瑟心理動力模型進行修正 •修正普呂瑟模型的用意 •關係的「介面」 •鬼神、宗教作為「介面」 •神聖與禁忌 •「聖」與帝王制度:祖先崇拜的問題 •小結
【第七講】靈語:巫的對話 •從靈媒談起 •神出靈入 •「朝向自己、放開自己」 •從家常瑣事到人類的大事 •「你是誰?」:對於巫者身分的追問 •一場「起乩」的見證 •身體的未知潛質,以及千古以來的技術
【第八講】鬼神、神話與信仰:綜論與回顧 •前言:關於「信仰是什麼」的綜論 •用四個基本的提問,重新面對心理學 •一、心理學?理心術? •二、我們的鬼神世界,以及詩意語言 •三、兩種文化 / 兩種語言 •四、天地情懷:一段小故事 •最終的問題:何為天地之心? •結語:「理心術士」的養成
【附錄】延伸閱讀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