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說謊: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

《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穿透憂鬱的內觀力量》

《不被情緒綁架:擺脫你的慣性與恐懼》

《生命的12堂情緒課:擺脫你的慣性與恐懼》

《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

《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全新增訂版】》

Emotions Revealed, Second Edition: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作者: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
譯者:易之新
書系:Holistic 145
定價:480 元
頁數:320 頁
出版日期:2021 年 08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2169
 
特別推薦:吳家碩、周慕姿、洪蘭、許木柱、黃天豪、謝伯讓、顏擇雅、蘇益賢;專文導讀——潘怡如
 
|推薦序|當情緒與文化相遇
書序作者:許木柱(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榮譽教授)

  保羅.艾克曼是情緒研究的先驅之一,一九六七年就到新幾內亞高地針對福爾人的臉部表情進行研究,並在一九八○年出版極受注目的專書:《人類的臉部表情──新幾內亞一個部落的普同性表現》(Face of Man: Expressions of Universal Emotions in a New Guinea Village),強調福爾人的臉部表情,和西方人一樣會顯示出類似的基本情緒,如驚訝、悲傷、生氣、恐懼、厭惡與快樂等。延續先前的研究,艾克曼在《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這一本新書中,進一步強調情緒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他在第一章所強調的:情緒有時候勝過人類的重要驅力,如性、生存等。台灣社會晚近發生的案例,包括以極為兇殘的方式殺人,或「狠心」與年幼的子女同歸於盡,這些現象都指出情緒對人類的行為確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同時也引發學術界及一般民眾對「情緒管理」或「情緒品質」(EQ)的重視。《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這本書在這一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資訊,是值得深入閱讀的好書。
  情緒是一種有組織或模式的行動傾向,這些行動傾向使得人類得以建立、維持或干擾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影響了人類的社會行為。情緒的研究在文化人類學的早期研究中並不多見,即便是與情緒研究有密切關係的心理人類學,長期以來都強調動機、認知、知覺、價值觀的探討,只有少數的人類學家(例如本書提到的米德﹝Margaret Mead﹞)曾提及不同族群的情緒特性與文化經驗間的關係。一九八○年代以後,情緒研究在人類學中開始迅速成長。至目前為止,人類學對情緒的研究主要包括情緒的社會化、文化對自我的塑模、情緒經驗與表達方式的跨文化變異性、情緒的語言與認知層面,以及對西方情緒研究理論的檢驗等。
  由於情緒被認為具有明確的生物基礎,因此生物人類學家普遍認為,所有人類都具有類似的情緒基模,而這種基模取決於人類的腦部結構,特別是職司記憶與情緒的邊緣卅額葉系統與腦部的某種物質(如多巴胺﹝dopamine﹞)的影響。在心理科學領域中,有許多學者和艾克曼一樣,強調情緒反應的普同性,例如在比較義大利與中國人時,雪佛(P. R. Shaver)等人發現:這二個不同文化群的情緒特徵與表達方式顯現出高度的相似性,每一個族群都表現出快樂、悲傷、恐懼與生氣等基本情緒,而且也都有愛、孤獨、傷痛與同情等和情感依附有關的情緒。在台灣喪偶婦女的研究中,高雄醫學大學的許敏桃博士也發現台灣喪偶婦女具有和西方相同的失落情緒,如哀痛、恐懼、生氣、罪感、後悔、想念、無力感、絕望、不安全和寂寞。
  相對於前述的情緒普同性,許多文化人類學家強調不同文化脈絡下的特殊情緒表達。已過世的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家羅薩多(Michelle Rosaldo)在菲律賓伊洛哥族(Illogot)的研究,以及璐茨(Catherine Lutz)對大洋洲伊法魯克(Ifaluk)族情緒語彙的研究,發現這兩個族群的情緒表露和西方人相當不同,羅薩多認為這種差異並不只是單純語彙翻譯的問題,她發現伊洛哥族對情緒的想法不只迥異於西方,而且他們的感覺與處理感覺的方式也與歐美不同。在哀傷或失落經驗方面,跨文化研究顯示差異頗大的失落反應其實受到特殊文化脈絡的塑模。例如,多數美國人認為將悲傷形之於外是恰當的反應,但印度人則認為過度表現哀傷是一種罪惡,而許多亞洲民族都將哀傷視為個人內在的反應,必須加以掩飾。這些例子顯現出哀傷情緒、表現以及適應策略具有族群間的差異。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列溫(Robert LeVine)觀察到非洲古希族(Gusii)男性的哀悼行為是「抑制情緒和適可而止」,其反應與古希族女性有很大的不同。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伊法魯克人,對特定人物(如部落頭目)的失落有其應有的哀傷表現,過度的表現會被蔑視為「病態」。爪哇文化的理念規定:即使是親密的家人死亡,也必須保持隔離和忍住哭泣。
  學者對情緒結構與表露方式的普同性或特殊性雖然各執異見,但是對於社會文化環境與經驗的重要性卻有頗為一致的看法,《心理學家的面相術【全新增訂版】》也提出同樣的觀點。在生物人類學中,搭馬西歐(Damasio)將情緒區分為基本與次級兩大類,基本情緒負責處理和驅力有關的思考訊息,次級情緒則與個人的情境和處理的事物有關。儘管搭馬西歐仍然強調次級情緒和腦部前額葉皮質層有關,但情境因素和個人所面對的事物顯然也被認為是影響情緒的重要因子。同樣地,雪佛等人雖然主張情緒結構的普同性,但也認為社會文化因素對情緒的次級層次有影響。
  人類學家的研究也獲致相似的結論,例如我的指導教授柏克萊加大的人類學家雪珀-休斯(N. Scheper-Hughes)教授在巴西一個貧窮小鎮的研究,發現環境(食物)的匱乏可能降低母愛的表現,嬰兒及孩童的死亡通常都被視為不可避免的命運,因此母親的哀傷表現大多只持續幾天而已。此外,文化的各種分類法則,特殊事件與情境,都會賦予特定的情緒意義。情緒經常受宗教或政治象徵與儀式的影響,情緒與這些環境事物的連結通常會透過情緒語彙表現出來。總而言之,文化的法則使得人類的情緒表露產生豐富的變異性。
  語言的社會化是影響人類學習情緒的重要工具。米勒(Peggie Miller)等人在美國巴爾的摩南部一個社區的研究,發現青少年透過故事的傳述而學得文化所認可的表達生氣與攻擊的方式。米勒和中研院民族所的心理學家馮涵棣博士等人,透過台北和芝加哥一些中產家庭親子間對話的敘事分析,比較二歲半至五歲間兒童的社會化歷程、機轉與內涵,都觸及這個重要的主題。
  從人類發展的觀點,對人類情緒的了解一方面應該直接從個人的主觀經驗著手,但同時也必須了解情緒的塑模因子與過程。在處理這個理論課題時,我們認為語言、情緒與文化模式間的關係,並非靜態現象間的關聯,而是如維哥斯基(Vygotsky)所建議的「連結設置」(mediating devices)的概念,也就是透過社會互動過程,使得個人建立本身的內在符碼,由此而達成文化傳衍的工作。只有透過對個人內在世界的細緻理解,並將它們放在所處的社會文化情境下,予以動態性的解讀,我們對情緒的了解才有可能較為趨近完整而真實。當情緒與文化相遇,我們展現出和艾克曼一樣的表情。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