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13-04/20 陳代樾【大開眼界】費登奎斯兩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

《現象學十四講》

《身體部署》

《關係的存有》

《詮釋現象心理學》

《生死無盡》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

《臨在與不死》

Présence et Immortalité
 
作者:馬賽爾(Gabriel Marcel)
譯者:陸達誠
書系:Master 079
定價:630 元
頁數:344 頁
出版日期:2021 年 09 月 17 日
ISBN:9789863572107
 
特別推薦:崔國瑜、曾慶豹、鄧元尉、劉千美、關永中、龔卓軍
 
前言(1959)

奧菲斯(Orphée)和尤莉迪斯(Eurydice)
的神話確實存在於我生命的中心。

或許在本書的開端先給讀者一些有關本書主旨的說明並不算是一件多餘的事。我曾想愈清楚愈好地釋出一個把不同的題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品,它幾乎常可被認為是按著一個預定的目標而不是以其一致性寫成的。我們還須體認這個一致性不是輕易地可以獲得的。

本書大部分篇幅來自我的日記,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在科雷茲(Corrèze)鄉居時斷斷續續筆錄的。這本日記承接著前面二本,即 1927 年出版的《形上日記》和 1934 年出版的《是與有》上冊。

認真地讀過我的作品的朋友就知道,從 1925 年起我明快地決定不再書寫系統性的哲學文章。我的思想愈來愈像在尋找一條通道,有時頗為險峻,需要摸索,會走走停停,也會因懷疑此路不通繞道而行。出版《形上日記》時,我完全沒有把握有人會去讀它。經驗顯示了我的過慮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很多國家有人表示願意陪我走這條頗似去發現「新大陸」的探險之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我曾被邀請到許多國家去演講,不但在歐洲,也去過黎巴嫩、北非、加拿大、南美和日本。每一個演講都可看作是我的一個嘗試,聚焦在以前我寫日記時出現過的思想。讀者在本書中會看到二篇未曾出版過的演講稿:一篇是 1937 年原為給根特(Gand)大學演講用的,它未曾發表過;第二篇寫於 1951 年,我曾在摩洛哥的拉巴特(Rabat)、巴西的聖保羅和另一些南美都市中發表過。第一篇的筆法是完全一般性的,為那些對我的思想不熟悉的聽眾來說具有暖身作用。第二篇直捷了當地碰觸本書的核心問題:這是我在某些地方稱之為「不死的存在性前提」(Les Prémices Existentielles de l'Immortalité),它與傳統哲學的主流派截然不同,是以「他者之死」及「親愛者之死」的角度書寫的。此外,不言而喻的是:這個問題無法與我的「日記」內的形上思維分開而被理解。

然而可能會引起讀者更大驚奇的是:我在本書中置放了一個尚未完成的劇本《無底洞》(L'Insondable)。那是我在 1919 年所寫而從未付梓過的。

首先我要說的是,在我的哲學和劇本之間所特有的那種緊密關係從未被人充份地強調過。此外,該劇的第一幕,雖然它一直沒有寫完,對我來說卻有極大的重要性:在 1958 年末我重讀該劇時,清楚看到它對我即將付梓的「日記」有實質的增益作用。第一幕內的情節是針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發生的事。它提供了一個見證,一面反映那時候法國人的心境,也極深度地刻劃出這個戰爭對我的敏感度及思想所帶來的衝擊。這個無法描述的衝擊無疑地滲透入我靈魂的深處,直到今日。

但還有別的。愛蒂特和塞衛雅克神父對話的一場戲,按我的想法,是我寫過的最有意義的篇幅。我在此後約十年才皈依天主教的,但我必須說:那位年輕女子焦急地詢問而神父尚無法了解的那些問題,我應當說,它到今天對我還具有完全的價值。很出奇的是,有關這個主題的問題,於 1919 年一些令我哀慟的喪事發生前已可見端倪,而三十年後我必須與若干教會的神學家――關於我為之寫序、德.朱文奈(Marcelle de Jouvenel)的書《天國的測音器》(Le Diapason du Ciel)――持相反的立場。說實話,在《無底洞》一劇中,那裡並沒有借助「自動書寫」而取得訊息的問題。但關於此岸與彼岸的生命間的交流問題上,從其本質上有提到過這類交流;就像稍後在我寫的《打破偶像者》(L'Iconoclaste)一劇時提及的,如果我沒有記錯,那該是在 1917 年戰況正烈期間的作品。

有些讀者或許會給我建議――在重構愛蒂特和塞衛雅克神父對話的一場戲時,刪除前面幾場。我覺得如此做會使讀者無法親臨其境,而使該劇的意義變得模糊。

我們是否應對該劇之未完成感到遺憾呢?略加反思之後,我並不如此想。就像一個朋友在念完了這一幕後,覺得他被牽引到一個懸崖的邊緣,真如劇名《無底洞》一辭所表達的那樣。我在 1919 年採用的劇名已不再叫我滿意。如果我以原定的想法繼續寫下去的話,我就會冒著減弱那種瀕臨懸崖感受的危險。那個感覺將會在這場及最後二場戲中喪失殆盡。

「深淵」兩字必須在此處加以強調。我想讀者如果一點都不懂他是在一個深淵的邊緣行走的話,會完全曲解我思想的特色,尤其是曲解我於科雷茲寫的這本「日記」中所要表達的思想。即使在我皈依之後,這也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有人把信仰想成是一個護身符或吉祥物,把它變成一個十分貧乏及有諷刺含義的概念。但信仰實在是一個生命,那裡喜樂和痛苦不斷地此起彼落,連袂而生,這個生命一直到最後都脫不開唯一的一個誘惑的威脅,分析到底,這是我們應當小心翼翼防護自己陷入的誘惑,它名叫「失望」。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