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驗的世界:精神分析的哲學和臨床雙維度》 |
Worlds of Experience: Interweaving Philosophical and Clinical Dimensions in Psychoanalysis |
|
作者:羅伯•史托羅洛、喬治•艾特伍、唐娜•奧蘭治 譯者:吳佳佳 書系:Psychotherapy 056
定價:420 元
頁數:200 頁
出版日期:2021 年 12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2251
|
|
|
|
【媒體露出】 udn聯合新聞網|那些誇張自戀型人格 常有「救世主」的潛意識幻想 關鍵評論網|《體驗的世界》:對笛卡兒式孤立心靈和主客二分的觀點,最重要的挑戰來自海德格 udn聯合新聞網|獸父白天與黑夜大不同 她18歲時突崩潰讓悲慘童年曝光
後佛洛伊德時代重量級精神分析著作
互為主體性學派是當代自體心理學和關係學派精神分析的重要基礎,也是推動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研究的重要力量。該學派的基石性著作《體驗的世界》,則清晰地表達了互為主體性學派在西方哲學維度與臨床精神分析維度上的立場與觀點。
本書作者們在反思古典臨床心理學、自我心理學的局限後,借助了胡塞爾等人的現象學思想和寇哈特自體心理學的發展,針對所謂孤立心靈等概念,對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開足了批評的火力。他們認為,所有的心理過程,都源於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而非孤立的心靈內在產物。孤獨的心靈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實際的人類生活及臨床精神分析過程,總是兩個主體甚至更多的系統一起交叉影響後的發展,這種發展以體驗的方式持續流動著。
這些思考將帶領臨床工作者以更開放的態度去傾聽案主的語言以及來自自己的聲音,而無論哪一方的視角,都會受到交互關係的影響,形成微妙的「共振」,進入同一個存在維度。採用互為主體的觀點,以精神分析方法嘗試理解並治療思覺失調、解離等嚴重精神病性狀態,因此成為可能。
這本後佛洛伊德時代的重要精神分析著作,是三十年合作研究的結晶,對學者與助人工作者而言,想了解當代的精神分析如何藉由與哲學的對話,重新審視人類心靈的深度與複雜性,並落實於臨床應用,本書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現象學與精神分析都逼近了人類經驗的原初地帶。不論對於喜好歐陸哲學或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的讀者來說,本書提供的是在人類經驗的根本處討論療癒的種種模式。」--李維倫
李維倫 |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副院長 周仁宇 | 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人類學博士 林俐伶 | 精神分析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 徐 鈞 | 臨床心理學家、國際自體心理學會會員 張凱理 | 台齡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後佛洛伊德時代的重要精神分析著作,對精神分析以及當代哲學有興趣者,本書將是必讀作品。 ★探討互為主體性理論在臨床精神分析中的應用,也是該領域第一本在台面世的著作。 |
|
本書目錄: 各界讚譽推薦 推薦序一:以更開放的態度,傾聽案主的語言和自己的聲音 / 徐鈞 推薦序二:回到面對面的現場關係 / 李維倫 前言
第一章 導論:笛卡兒及其孤立心靈理論的形成脈絡
第一部 理論研究 第二章 從笛卡兒式的心靈到體驗性的世界 第三章 世界視域: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的替代 第四章 寇哈特與脈絡主義 第五章 關係性精神分析中的笛卡兒哲學傾向
第二部 臨床應用 第六章 視角現實性與互為主體系統 第七章 創傷的世界 第八章 破碎的世界卅精神病狀態:關於個人灰飛煙滅的體驗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英文索引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