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4/03~08/28 Irene Freeden & Meg Harris Williams【後克萊恩學派理論、臨床及討論26講】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不要叫我瘋子:還給精神障礙患者人權》

Don
 
作者:派屈克.柯瑞根(Patrick Corrigan)、羅伯特.朗丁(Robert Lundin)
譯者:張葦
書系:Selfhelp 001
定價:380 元
頁數:368 頁
出版日期:2003 年 09 月 30 日
ISBN:9572856596
 
特別推薦:陳珠璋、文榮光、胡海國、李明濱、沈楚文、王行、金林
 
第三章 誰有精神障礙?

成功不是用一個人在生活中所達到的位置來衡量,而是以一個人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所克服的困難來衡量。
──布克?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

瑪麗十九歲時被診斷出有精神分裂症,她的精神障礙非常嚴重,有幻聽,相信自己是魔鬼的妻子。在她二十一歲前已經住了十次醫院,最後她開始吃一種抗精神障礙藥物,療效很好。同時也自社區大學取得護士助理學位,在當地從事安養照護。去年她和馬克結婚,目前住在公園地(Parkland)一個兩間房的公寓裡。

班奈特對於搭電梯有特別的恐懼。在電梯裡他會感到驚恐不安,時常在關門前趕緊跑出電梯。由於他工作的公司搬到市中心一棟三十五層樓高的大廈,這個問題變得更為嚴重,致使他不得不辭職。但由於對電梯的恐懼,因而找不到別的工作。班奈特的收入直線下降,很快地他只好宣布破產以應付過期的帳單。他哈佛的同學沒有一人想像得到他會有這樣的問題。

同事們沒有人知道艾米爾有躁鬱症。每年他的躁症會發作一次,緊接而來的便是嚴重憂鬱症,之後他大概會有三個星期無法出門。但幸運的是,艾米爾有一群很要好的朋友,幫助他度過這一段非常時期。他們會和他住在一起、一同做飯,並與他為伴。再加上精神科醫師的適當幫助,艾米爾終於又回到工作崗位。

白翠有可怕的考試焦慮。在她學會放鬆技巧之前,幾乎無法到教室裡參加任何考試。不過,在聽了幾卷錄音帶後,她學會了呼吸練習,自此對於考試總是得心應手。

這些人誰有精神障礙?誰的精神狀態最不正常?就某種意義而言,瑪麗代表典型的精神障礙者,她在年輕時期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且症狀嚴重。班奈特則屬於「較輕型精神障礙診斷」(milder psychiatric diagnosis)中的恐懼症,非理性地害怕環境中的某些事物。不過,思考一下這兩種症狀的影響。瑪麗雖然有精神分裂症,但已學會如何應對疾病,並找到一個令人尊敬的工作,以及與丈夫一起生活。而班奈特卻無法工作,他的世界整個崩塌了。
艾米爾的精神障礙經歷就像在無人森林中倒下的一棵樹,如果不為人知,這還會是精神障礙嗎?他躲開了精神障礙的標籤及其相應的汙名化。而白翠得的是專業人士稱為「精神障礙的輕型頭痛」(minor headache of mental illness)──考試焦慮。許多讀者會認為這根本不屬於主要精神障礙的範疇,但是在大學時,考試帶給白翠的痛苦程度,與他人所經歷的嚴重精神障礙或憂鬱症一樣大。況且,考試焦慮如果無法獲得適當治療,將導致嚴重後果:不及格、放棄學業,進而無法達到期望的職業目標。
本書的議題是關於嚴重精神障礙者的汙名化經歷。至本章為止,我們一直認為關於精神障礙的定義,和誰有精神障礙是顯而易見的。要區分出誰是否有精神障礙,表面看來似乎是一件非常容易的工作,但是,當我們進一步審視這些假設時,可發現幫助我們區分誰是否有精神障礙的簡單定義,其實並不明確。

尋找精神障礙的定義
雖然有備受肯定的「字典」為精神障礙下定義(在美國這本字典叫《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又稱DSM-IV),但卻沒有一本診斷手冊,能夠讓精神科醫師明確診斷出哪些人有精神障礙,而哪些人沒有。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即應該把《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此類的書扔掉。更正確的說,沒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資源,來協助我們回答本章一開始所提出問題:瑪麗、班奈特、艾米爾和白翠四人中,誰有精神障礙?
部分原因是本章中我們所用的詞彙「精神障礙」是一個社會標籤,與在《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中所涵括的具體診斷有所不同。作為社會標籤的精神障礙,是指一群與「正常人」不同且具凝聚性的群體。就像黑人和白人,或男人和女人一樣,我們通常認為精神障礙者和正常人,也是兩組可以明確區分的人。
研究少數族裔群體的文化心理學研究者們,一直被這個問題糾纏著:區別少數族裔和大多數人的最好識別方法。他們將焦點聚焦於類似「區別白人、黑人和其他族裔的最好方法為何?」等問題上。他們對此問題的洞察力,可能與區別誰有精神障礙有所關聯。而此時借用文化心理學的策略特別適用,因為許多支持精神障礙者的人,認為社會偏見帶給他們的傷害影響與少數族裔的經歷雷同。

文化心理學的研究策略
對人類任何一種類型的劃分,都是基於這樣一個假設:人類是由不同種族的人群所組成。我們可以把人口分成有意義的次群體,來闡述其差異之處。例如,美國人口可以分成包括:非裔美國人、英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拉丁裔和美洲印第安人等次族裔群體,這些劃分被認為只代表了理論上具意義的區別。換句話說,非裔美國人和拉丁裔「確實」不同,但此種差異不是根據某些具有偏見的研究者的錯誤觀念而來。這種次群體的劃分是由客觀標準所決定,其描述了兩個互斥群體。用於區分次文化群體的標準,包括血統(你的血親的種族背景)、身體特徵(例如膚色),和對各種不同文化實踐的支持(喜歡音樂或文學)。根據這些資料,一個人可清楚地被歸納於一個族裔群體(西蒙是非裔美國人,因為他的父母是非洲人、他有黑皮膚,而且他喜歡非洲文學與音樂),而不屬於另一族裔(他不是亞裔)。
同樣地,也可以根據一些標準來為精神障礙者區分出標準的和不合標準等二種人群。精神健康照護病史通常被當作區分這個人是否為精神障礙者的標準,但是我們如何定義「精神健康照護」?最狹隘的定義是把精神障礙者,描述為經常住院並長期服用藥物,以改善其病情的人;瑪麗就是此種例子。廣義的定義則包括需要短期住院治療,並短期服用藥物以治療暫時的精神障礙。艾米爾有服用藥物但沒有住院,他有精神障礙問題嗎?
在什麼情況下,曾與「精神健康照護者在一起的經歷」,不會被涵括在精神障礙者的定義中?到精神科醫師那兒尋找充分治療的精神性藥物,足以證明有此經歷嗎?心理治療呢?參加過某種心理治療的人,是否也可以視為精神障礙者?由於大多數的美國人或多或少都曾向精神健康專業人士尋求某種治療,因此在定義所謂的精神障礙者時,凡是與專業人士曾有過任何接觸的人,都會被涵括在原本即屬稀少的精神障礙者群體裡。

自我認同

文化心理學家已經意識到分類系統(classification systems)和互斥群體 (mutually exclusive groups)假設可能是錯誤的,至少在使用客觀資料證實所屬不同群體時是如此。我們懷疑許多人可能不認同前文中對於西蒙的歸類,亦即如果他是非裔美國人,他就不能是亞裔。有些人的客觀屬性和傳承屬於多個族裔群體,例如著名的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即認為自己既是非裔也是亞裔美國人。此外,根據客觀資料來鑒定一個人的所屬群體,易忽略自我認同的重要性。一個人自認為是非裔美國人,將比因客觀屬性和祖先傳承而歸屬於此群體,來得更有意義。所以,定義某一族裔群體的簡單方法,即是指出哪些人自認為屬於某一特定族裔。同樣地,精神障礙者是指那些認同自己有此症狀的人。
自我認同假設文化群體具有共同的價值觀與信仰,因而個體成員能決定這些特點是否適合自己。這些特點又可分為:代表一個群體的正面價值觀與信仰,以及在與主流社會交往時的負面經歷所產生的敵意。如表3.1列舉了一些正面及負面的屬性,通常用來描述非裔美國人的經歷。諸如此類的表單,通常是由屬於某一文化群體成員所組成的小組,要求其族裔成員列舉出他們文化遺產的根本特點。其他人可以透過這些價值觀和信仰,來鑑別各自的文化認同。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