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症候群》(已絕版) |
Adult Children: The Secrets of Dysfunctional Families |
|
作者:約翰.弗瑞爾、琳達.弗瑞爾(John C. Friel &Linda D. Friel) 譯者:江家緯 書系:Selfhelp 024
定價:320 元
頁數:264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10 月 01 日
ISBN:9789866112867
|
|
特別推薦:王浩威、周志建、陳安儀、楊俐容、鄧惠文、謝文宜
|
|
媒體推薦:中央社「每週好書讀」、優活網新書推薦
什麼是「小大人症候群」?
◇生活似乎都在掌握中,但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 ◇小時候常常沒人陪,總覺得沒有人在乎自己。 ◇只會微笑,害怕展現真實的情緒。 ◇老是在照顧別人,卻不善待自己。 ◇不知道如何與子女相處。 ◇困在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中。 ◇沉溺過去,害怕未來,對現在感到焦慮。 ◇工作讓人筋疲力竭,找不到意義何在。 ◇從未感到滿足。 ◇渴望愛,但很少得到。
如果你有以上現象,「小大人症候群」可能已悄悄找上你!
為什麼我們會變成「小大人」?身為「小大人」,如何真正「轉大人」?作者在書中提出很多案例故事,讓讀者一窺小大人背後的心理動力。在我們驚呼「他們怎麼知道,我就是這樣過日子的!」之後,作者一步步揭開冰山之下隱藏的原因,陪伴讀者秀秀自己內心的小孩,讓他重展笑顏,找回生命的喜悅與意義,走上復原療癒之路。
這本書討論的雖然是美國七零年代開始的現象,其實談論的是台灣一直看得到的一個小傳統。過去我們有所謂的阿信現象,大姐為弟妹犧牲了自己人生的幸福;現在隨著父母的不夠成熟,我們有太多早熟的小孩。《小大人症候群》的出版,在臺灣這個階段,正是時候。 —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按照這本書的定義,我們大部分都是小大人,因為鮮少有家庭是完整、健全、不失衡的。作者說:「揭露和承認自己的真實情況是人類最勇敢、最真誠,同時極富自我成長意義的行為。」也就是老老實實地,說故事,說自己不完美的家庭故事,把自己認回來,讓自己完整,這就是自我救贖之道。 — 周志建(心理諮商博士)
人性之難得,在於它擁有超越自我的能量。這本書為尋求光亮的生命,提供了存在的希望。 — 楊俐容(親職教養專家) |
|
本書目錄: 中文版序 看見、傾聽、了解 作者序 寫在療癒開始之前
第一部 小大人 1.介紹 2.兩個家庭 3.誰是小大人?有哪些症狀? 4.一些陷阱:特別是成癮問題 ● 間奏 5.熊先生與熊太太
第二部 家庭根源 6.家庭系統:結構、功能、角色與界限 7.當陷阱佈成 8.當家庭偏離軌道 ● 間奏 9.野雁家庭
第三部 我到底怎麼了? 10.否認 11.感覺 12.秘密 13.我們的自我認同怎麼了? 14.關於親密關係 ● 間奏 15.兔妹妹
第四部 冰山之下 16.小大人與共依存症狀的共同模型
第五部 療癒:我現在該怎麼做? 17.揭露和承認 18.著手治療 19.淺談療癒和靈性 ● 結尾 20.親吻怪獸的鼻子
附錄一 延伸閱讀 附錄二 臺灣的支持團體與其他心理諮商資源 |
|
 |
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