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1 鄧頴鐳 Map Tang【創意連繫1:人本表達藝術治療】一日工作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信任與背叛》

《心理學家閱讀陳水扁》

Reading Chen Shui-Bian
 
作者:王丹、王浩威等
書系:PsyHistory PH001
定價:399 元
頁數:400 頁
出版日期:2011 年 01 月 29 日
ISBN:9789866112010
 
特別推薦:財團法人林迺翁文教基金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贊助出版
 
閱讀陳水扁:一種詮釋現象學的讀法

李維倫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一、前言

做為台灣第一位非國民黨籍的總統,陳水扁先生呈現給台灣人民的是矛盾的經驗:從對新政治的期待,到社會政局困頓的焦慮,還包括對第一家庭之種種紛擾的困惑。這個矛盾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是在台灣社會中所生產出來的矛盾,牽涉到台灣人種種的關心意向。以此線索來看,這個矛盾不能僅是看成個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以存在於台灣人生存處境中的矛盾來思考它;也就是說,它是台灣人,不分藍綠,所共享的矛盾。因此,閱讀陳水扁,並非去歸咎於個人,而是視「話語」為主體,將話語視為令個人去如此行動的命令者,而這些話語仍然持續地命令著台灣人民。這並非為陳水扁卸責,因為陳水扁最大的責任,也是台灣人民最大的責任,就是去傾聽話語中的主體。

在閱讀過五本陳水扁自述其經驗與意見的書籍之後(陳水扁,2000;2001;2004;2009a;2009b),筆者發現,「從無到有」是陳水扁用來說明自己並聚集人民的核心話語。這個話語指向的是一種自我保存的追求,但也同時是一種從「無」逃離的生活指向。因此,伴隨著「辛勤」、「奮鬥」與「堅持」,「恐懼」、「飢餓」與「貪婪」也會是其中可能的態度形式。在此話語的命令下,台灣也一直呈現為「流亡者的暫居地」。本文重新思考「從無到有」,揭示其中關鍵但時常被隱匿的「受恩於人」條件,並認為若能以「受恩而有;為他而有」來置換「從無到有」,或可消解台灣人民生存處境的矛盾,並貢獻於台灣人民的國家之路。

二、方法

本文的寫作立基於底下所述的方法。首先,筆者閱讀前述五本陳水扁先生的著作。或有人會認為,這些著作不見得是陳水扁親身所撰,而且多是與政治活動有關的宣傳品,其中所記載的事件內容不見得正確,那如何能夠做為釐清事實消解矛盾的基礎呢?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所謂的宣傳品,就是被設計去召喚眾人、集結眾人的文本,其中也正呈現了某一方面人民所認為對的事。因此,將陳水扁的著作看成宣傳品,並不會損害本文的閱讀計畫,反而符合本文以「話語主體」為分析對象的目標。

第二,本文的閱讀不是去判定對錯、不是去檢查是否事實、也不是去相信與否,而是去讀出其未被讀出之處,讀出其根源處境,同時讀出此一根源處境的種種面向。這是一種詮釋現象學的還原閱讀,將「所說」(the said)還原到「言說」(the saying),從而顯示台灣人民的置身所在(situatedness,李維倫,2004)。

第三,這裡所謂的「置身所在」,以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即是「局」。也就是說,本文閱讀陳水扁,最後要勾勒出來的,是「台灣人的局」。
「局」指的是人們置身於其中,並因之受到推動、採取行動、說明理由,也受到其限制的條件關係整體。我們通常身在局中而不自知;我們總以為我們所做所為是出自於自己的意志,殊不知其實真正的決定作用在於局勢,這就是「當局者迷」。若本文能夠成功地勾劃出「台灣人的局」,就可以看到台灣人行動背後的決定性力量,以及這個力量所產生的限制,從而得以思考走出困局的道路。

經過上述三項方法操作,本文底下的論述將首先指出「從無到有」表現出陳水扁著作中最核心的話語,並說明此一話語的力量與陷阱。其次本文將以「從無到有,必然受恩」來轉化台灣人民的自我定位。最後本文將結論,台灣人民的國家之路,不能僅僅依靠「苦難」與「保有」的話語,而「受恩者,為他人」或可做台灣人民思考國家道路的線索。

三、「從無到有」的話語主體

(一)、「從無到有」
在《台灣之子》(陳水扁,2000)的自述中,開頭第一句話即是:「從無到有,我的半生和絕大部份的台灣人一樣,都是由下而上,擺脫貧窮,走向更寬廣的人生。給自己意志和力量,在各種限制裡,開拓自己最大的可能」(頁7)。2010年的今天回頭來看這句話,思及這10年來台灣所經歷的種種政治歷程的運作與衝突,以及陳水扁所捲起的種種現象,很可能只是這句話的註腳,沒能離開它所設定的局勢。

「從無到有」,當然標示著努力奮鬥的意志與力量。陳水扁的「三級貧戶之子」的故事所有人都耳熟能詳;它也是陳水扁經常用來敘說自己的話語。此外,「由下而上,擺脫貧窮」也指出了突破「各種限制」的艱辛。

「限制」,有時會是匱乏的困窘,如家中有嗷嗷待哺之口但無能供養,或是親人病痛卻無力或無方來獲得醫藥為其解除痛苦。困境也有時是遭受壓抑,如力爭上游但眼前橫陳的卻是高不可攀的社會天梯,或是在上游者的自我保護所形成的社會不公。「由下而上,從無到有」不但需要過人的努力與辛勞,也必然會有難以言說的辛酸。

因此,「窘迫辛酸」會是「從無到有」的一種基本情感經驗。陳水扁的書中經常提到他小時候家中窘迫的狀況,如家中牆壁上寫滿了向人借貸的款項,以及成長過程中所遭受到的種種限制。然而「窘迫辛酸」者必然祈願未來更好的生活,「無」之辛酸也就成為「由下而上,擺脫貧窮」的動力。「永遠的第一名」是陳水扁對自己感到驕傲之處,也是他的故事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第一名」標示著個人努力奮鬥的意志,但同時也是競爭勝出的成果。

台灣人民的故事也不就正是這樣!說到我們的祖先,強渡黑水溝,來到陌生之地,孑然一身,也是胼手胝足,從無到有。即便是所謂的外省人,其先人大多也有著經歷中國內亂而後出離到台灣的顛沛流離。也就是說,「從無到有」是在台灣生活的人所共享的身世;而努力奮鬥、力爭上游,甚而窘迫辛酸,也就不是陳水扁個人的經驗,更是大多數台灣人共同的經驗。如此看來,「從無到有」的確是與大多數台灣人經驗相符的話語,也就會是能夠訴諸於台灣人民的力量語言。

(二)、對「有」的追求:「競爭」、「獲取」與「保有」
「無」的窘迫辛酸,啟動的是對「有」追求;而在「奮發向上」時,我們也同時成為了「競爭者」。如同陳水扁追求「永遠的第一名」,台灣社會中的眾人也無不是「競爭心切」。學測、指考、全民英檢、各個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收入高低、年終獎金多寡、工作考績、世界百大、各式民調滿意度比較等,所有的評比排名都會是新聞,每一個人都有他/她自己所焦慮的評比排名。

「競爭者」有其特徵面貌。首先,「競爭者」面對的並非外人,而是同儕。要競爭勝利,首先要超越的是自己的兄弟姊妹、同班同學、公司同事、還有政團伙伴。對「競爭者」來說,同儕並不僅是同伴,而是自己是否「勝出」的參照對象;同儕,也就有可能是讓自己「落後失敗」的對象。「競爭者」的話語,在陳水扁的著作中也隨處可見,如《台灣的十字架》中呈現的:「一九九二年三月第三次修憲確定省市長即將民選,我自忖,首屆台北市院轄市長選舉,我如果要有機會,至少在這場立委選舉要贏長廷兄一票」(陳水扁,2009a,頁149)。從台灣大大小小的選舉中我們看到,「競爭者」是候選人的主要面貌,從兩大黨的黨內初選到正式選舉的政黨競爭,莫不如此。

或許有人會說,選舉本來就是競爭,競爭者本來就是合理的姿態,甚至是唯一的姿態。從本文的思路看來,「競爭是唯一的姿態」正是「從無到有」之話語主體的命令,也讓我們看不到其他可能性。民主制度下的政黨競爭的確是一種競爭,但在世界各國中的落實卻有不同面貌。我們或許可以說,政黨競爭與「從無到有的競爭者」姿態結合,形成了台灣獨特的選舉政治風貌。

其次,「競爭者」也將人我分明,斤斤計較。陳水扁書中經常有鉅細靡遺的話語關於某事某人如何如何以致於某一政策如如何決定,其中大抵是說明影響條件的歸屬大多另有其人,並非全然是陳水扁的責任。這樣的話語,即使「所說」是「事實」,但其「言說」卻構成了一種「人我分明」的現象:屬於我的成就不能少算給我,屬於別人的誤失不要算在我頭上。即使是家人之間的對話討論,在陳水扁書中也經常可見,來做為說明他的家人才是某事之原因的佐證。「競爭者」的「人我分明」反映了「被歸罪」的焦慮。「競爭者」面對身旁發生的錯失,必然要避免自己被歸罪以逃避「做得不好」的責難,因為「錯失」對「競爭勝出」是一大障礙。「他人的錯」則可以保護「競爭者」不落入失敗與被指責的境地。

要提醒的是,本文從陳水扁的書中閱讀出「競爭者」的面貌,但並不認為這將直接歸咎於個人性格,而是看出「競爭者」是「從無到有者」所處局面的一部分,是話語主體的面貌之一。也就是說,即使是成長於生活條件較為富裕情況下的台灣人,也可能被教導成為「競爭者」,也就同樣背負了台灣人「從無到有」的共同身世。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