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醫師的情緒門診2》 |
A Soul Doctor |
|
作者:王浩威 書系:Caring 072
定價:280 元
頁數:232 頁
出版日期:2013 年 06 月 14 日
ISBN:9789866112744
|
|
特別推薦:莊裕安、許悔之、楊明敏、鄧惠文
|
|
【媒體露出】 Readmoo閱讀最前線|好書秒讀1、好書秒讀2
在台灣,在香港,在上海,在每一個都市化的地區,急迫的生活讓我們不必有感覺。我們只是讓效率、忙碌和勤勞所掌握,不自覺的追隨著,以為自己沒有沮喪也沒有悲傷,甚至是充滿陽光般的希望。然而,一旦生命靈魂安靜下來,譬如午夜醒來,你不再急急催自己入睡,而是忽然自問:「近來,自己好嗎?」 一切的沮喪和悲傷,忽然崩潰。…——王浩威
王浩威,國內最負盛名的精神科醫師,有著詩人的靈魂、散文家的好筆。《憂鬱的醫生,想飛》暗藏著一段幽暗的心路旅程,當時他三十多歲,看似意興風發,但其實內心憂傷難解,他將哀悼父親的淚水、童年記憶的低迴,與門診個案故事深情交融,化為一篇篇剖析情緒的心靈散文,包裹著私密的親情與自我的告解。
這是知性又抒情的療癒書寫,也是一封寄了十八年的家書。
有人問我,心理醫生這一行業是做什麼的? 我想了很久,搖搖頭說:什麼也沒做。 心理治療像是鏡子,而且,是雙重的鏡子。更多時候,是我從個案的難題裡、從他朝我凝視的眼神裡,看見了永遠不一樣的自己。——王浩威
這是一本既「專業」又不戴「假面」的心靈處方箋,書寫著一位精神科醫師年輕時的果敢與溫柔!並且,有著「自、他一體」的理解與慈悲。——許悔之(詩人、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真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莊裕安∣醫師作家 許悔之∣詩人、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 楊明敏∣精神科專科醫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精神病理與精神分析博士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廣播節目主持人 |
|
本書目錄: 作者序 名人推薦 輯一 恐懼:灰影在呼吸之間滲透 究竟,恐懼是什麼呢?也許是一種生理反應,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既有驚慌又有快感; 也許是一種災難,是讓我們證明勇氣的存在或是創造英雄的條件; 也許是一種深層的傷害,一輩子永遠都想逃避的惡夢;甚至,也許就是一種生活的常態了。
寂寞:出走──為自己而活 害怕寂寞,是一種可恥嗎? 你的寂寞,到底是耽溺,還是恐懼分離? 當依戀的對象消失,不得不出走時,也許是打開了生命的另一扇門
嫉妒:尋貓的獵犬 成長以後的愛情中,所謂的嫉妒,不也同樣是再次喚醒的對父母的依戀關係嗎? 果真如此,失戀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成長過程了。
背叛:尋找被遺忘的傷口 被背叛的感覺也許是極其難過,但能夠擁有這種感覺,卻是幸福的。 遭到背叛,表示曾經有過一段值得信賴的愛的關係啊。
憤怒:暴雨將至 憤怒,也許是十分動物性的情緒,似乎也是面對各種生命弱勢情境時, 對自己的前途不願意放棄的唯一辦法。
憂鬱:憂鬱的醫生,想飛 憂鬱並不全然是負面意義的。 在王維的詩中,情境是孤獨一人,卻不全然的孤立,他的孤單擁有一個自得其情的空間。 然而。一旦所處的空間不再是自己選擇的,負面的情緒也就源源不絕了。
疏離:人潮陷落在黑夜中 每一個人都是特有而獨立的存在,每個人之間永遠都有不可能到達的距離, 每個人都是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的,距離或疏離,異化或異形, 其實就這樣結結實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愧疚:懺悔的動物 媽媽對我跪下來了。那時我還是小學三、四年級吧,也許果真慚愧極了。 只是不知怎麼回事,也許是自我保護心理,整個情緒麻痺了。 總之我落下的眼淚,可以確定比母親的還少。 難道,我像動物一樣殘忍,沒有愧疚的心情?
失落:我不甘心 死亡是最深層的失落。 然而,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不也是不斷地被迫要面臨永無止境的各種失落? 包括背叛、失戀、喪親、失敗等等。 沮喪代表什麼?也許就是生命將要更成熟圓融的必然過程。
不安:窩在愛人懷裡孤獨 我們在親密的互動裡,開始曝現出自己的害怕,包括對自己或對方的不確認感。 這時,控制一切的欲望成為必然的反射態度。 因為,唯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才能彌補我們缺乏自信或互信所造成的不安全感。
快樂:一種層次很高的修養 快樂是什麼?快樂可以是一種狂歡、一種滿足、一種歡樂、一種放鬆、一種喜樂, 也可以是一種宗教的境界。 但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的快樂是完全屬於自己一個人的。
輯二 潛行虛無診療室 有人問我心理醫生這一行業是做什麼的? 我想了很久,搖搖頭説:什麼也沒做。提供給個案的, 頂多只是一面敎他看見破碎水影裡自我影像的镜子。
恐懼之旅 我們雖然活著,卻已經死去了。 或者,我們究竟為什麼而繼續活著,這是一個有點陳腔濫調的存在議題, 都是始終或早或晚地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
預知死亡 對一個親近死亡的人而言, 死亡最大的恐懼不再是死亡的剎那,而是這漫長的瀕臨過程,和只能等待的無助。
別人眼中的我 恐怕許多人都像我一樣,腦海中以為自己正以怎樣的表情面對著迎面而來的對方, 但是真正呈現在對方眼中的卻又是另一種面孔,有一些不算太小的距離。
離開自己的逃亡 以行醫的經驗來説,那些乍看應該容易治癒卻沒明顯反應的個案, 恐怕都該懷疑還有更深的逃亡記憶。那逃亡,是為了遺忘深藏意識冰山之下的痛苦吧。
最極致的恐懼,最極致的勇氣 最恐懼的,是最沉默的。 但若能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的憤怒,恐怕是面對這樣最極致恐懼的唯一自我救贖之道吧。
不存在的愛情 幸虧羅蜜歐與茱麗葉在相處五天半以後就雙雙死亡了;否則,到了第六天, 他們對彼此會不會也開始厭煩? 但我相信,其實有一種比所謂的愛情還更珍貴的感情,因為太平凡而容易被忽略了, 甚至連一個足以代表其內容的簡單稱呼,都還沒找到呢。
〈附錄一•一九九八年初版推薦序之一〉老湯姆和他的凸透鏡 莊裕安 〈附錄二•一九九八年初版推薦序之二〉讓孤獨與憂鬱在回憶中止息 楊明敏 〈附錄三•一九九八年初版作者序〉尋找一條漫長的旅程 王浩威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