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 |
Mind: A Journey to the Heart of Being Human |
|
作者: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譯者:宋偉航 書系:Holistic 117
定價:600 元
頁數:440 頁
出版日期:2017 年 08 月 14 日
ISBN:9789863570967
|
|
特別推薦:林信男、胡海國、洪裕宏、張達人、陳德中、楊蓓、謝伯讓──共同推薦
|
|
【媒體露出】 新世紀宗教月刊、中國佛教月刊、旅讀中國
※ 科學與靈性的磅礡大探問! ※ 收錄數十幅攝影作品,引發主觀心像,體會精神存有的奧祕之源!
開心、傷心;專心、分心;放心、擔心; 心滿意足、心心相印、心照不宣、心神不寧、居心不良......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談「心」, 但「心」是什麼?「心」在哪裡?
曾經,科學家時髦的宣稱「『心』,是大腦運作出來的!」 但以研究「第七感」著稱的大腦神經科學家席格博士卻反駁道:「絕非如此!」 在本書裡,席格博士將領航一場探索「心」的深度旅程。他在神經科學的基礎上引入系統觀、量子物理學的概念,指出心是「能量訊息的迸現」,並與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哲學對話,一步步往科學所陌生的靈性疆域冒險。我們將發現,心之能量不只流動於大腦與身體內,更川流於人際,甚或大社會、大時空之中,與人生、與萬物休戚與共。 席格博士也是一位情感豐富的科學家,他在書中以自己的生命故事引領讀者覺察自身的心理生命。如此理性又感性的旅程行來,時間的感受動搖了、生死的界線模糊了。「心」原來是渺小又巨大、既當下又永恆的存在:
逝去的人「活在我心中」,竟可能是真的! 「我」的心,竟也是「我們」的心!
旅程的歸向,是洞悉心思混亂、僵化之處,整合小我與大我,安住當下,尋找生命的出路!
...............................................................................................
人的心若只是腦的活動,從演化而來深植於人腦的「戰或逃」原始反應就很容易主宰人心。好在上天給人留下慈悲的性靈,使人心超越單單存活下去的演化偏見,朝向關心大我而努力。本書對此心理過程論述精彩,值得大眾閱讀。 ──林信男(台大醫學院兼任精神科教授)
現在在看這段文字的人是誰?是你的眼球還是你的心?而心,又是什麼?……這些千百年來的大哉問,即將由這位腦神經科學家,也是正念實踐者的席格博士帶我們走上探索的旅程。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
|
本書目錄: 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 胡海國 推薦序2 把「心」還給「人」 洪裕宏
第一章 歡迎加入 1-1 開場 1-2 心也在探究心 1-3 通行的看法:心是大腦弄出來的 1-4 自我與心於內在和關係上的起源 1-5 這本書為什麼要談「心」? 1-6 敬邀 1-7 旅程路線圖 1-8 以字詞思索字詞的思索作用
第二章 心為何物? 2-1 為「心」尋找工作定義(1990-1995) 2-2 心的系統:複雜系統,迸現作用,因果關係 2-3 省察提要:能量訊息流動的自動組織
第三章 心在安適或不適時如何運作? 3-1 自動組織,失而復得(1995-2000) 3-2 分化與連結:整合出健康的心理狀態 3-3 省察提要:整合和安適
第四章 心的主觀現實是真的嗎? 4-1 適應心盲的醫學界(1980-1985) 4-2 心見之於保健與療癒 4-3 省察提要:主觀據有中心的地位
第五章 我們是何人? 5-1 探索自我之下層層疊疊的經驗(1975-1980) 5-2 下行,上行 5-3 省察提要:自我、自己、人心
第六章 心何在? 6-1 人心是否擴散到個人之外?(1985-1990) 6-2 神經塑造和文化體系 6-3 省察提要:內裡和間際
第七章 心所為何來? 7-1 意義和目的,科學和靈性(2000-2005) 7-2 整合就是「人生的目的」? 7-3 省察提要:目的和意義
第八章 心所在何時? 8-1 心、時刻、存在當下(2005-2010) 8-2 同頻,整合,時間 8-3 省察提要:覺察和時間
第九章 貫串意識、認知、群體的連續體? 9-1 整合意識,闡明人心(2010-2015) 9-2 意識,無意識,安住在場 9-3 省察提要:活在當下
第十章 仁、人是否可以兼得? 10-1 為人,做事,整合「心」(2015至常存不滅的現在) 10-2 多重自我、自我整合 10-3 省察提要:大小我,力行整合的自我,善良心
致謝 附錄:延伸閱讀 |
|
 |
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