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第六版)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6th Edition |
|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莫林•雷斯克(Molyn Leszcz) 譯者:謝珮玲、李淑敬、呂信慧、黃玉蓮、蘇逸人、曾幼涵、張虹雯 書系:Psychotherapy 70
定價:1300 元
頁數:976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9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3227
|
|
|
|
團體心理治療標竿著作,助人者實務百寶箱
自1940年代問世以來,團體治療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其有效性與個別治療相當,不論在心理健康、物質濫用障礙或生理疾病的處遇上,都是如此。但大多數心理治療從業人員極度缺乏團體治療訓練,對其理論和運作機制也一無所悉。 本書是為有志學習團體治療的專業人士而寫,其最重要的基本假設之一,是「此時此地」(here-and-now)的人際互動在有效的團體治療中至關重要。作者亞隆和雷斯克認為,案主來到治療室,尋求的不是對過往的洞察,而是對當下的改變與對未來的希望。真正有力的治療團體能提供一個舞台,讓案主自由地與他人互動,藉由幫助成員識別和理解他們互動中的問題,最終改變案主適應不良的模式。 在本書中,作者精心探索了團體治療11個療效因素的作用,並整合了團體治療實務之最新知識和智慧結晶。第六版引入新的臨床素材,大量採用實例帶出重要概念和原則,且為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特闢了線上團體的章節。不論是學生、受訓者、一線專業人員,以及督導者和教師們,皆能從本書獲益。
這本書是真正的經典。鑑於愈來愈多國家的公衛系統接納團體心理治療,這個最新版本對臨床工作者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幫助,它也卓越地將研究結果和臨床智慧連接起來。本書支持了好幾代團體心理治療師,同時它也更新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議題。 ──伯納德•史特勞斯(Bernhard Strauss),德國耶拿大學教授
這個新版本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從亞隆和雷斯克傑出合作的智慧和專業中獲益。這個作品在無價的臨床見解和案例方面都保留了過去版本的優點,並且引入新素材來強化此版本。為了因應COVID-19疫情帶來的挑戰,他們增加了一個有關線上團體的章節。我期待與我的學生和同事分享這個彙整近期研究結果的新版,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 ──艾?西斯•D•亞伯內西(Alexis D. Abernethy),福樂院心理學教授
亞隆和雷斯克的合作為這本書帶來了新的創意——這本書已經塑造了50年前它幫助催生的領域,這是其他書本無法做到的。他們在扎根於當今學術研究的狀況下,進一步既廣且詳盡地發展其人際關係模式,使這本書對各種取向的治療師都有嶄新的意義,它是實務者和教師的永恆寶藏。 ──約翰•沙波貝斯基(John Schlapobersky),《從長椅到團體:團體分析心理治療實務》作者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會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王麗斐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優聘教授 吳秀碧 | 台灣團體諮商與治療研究學會創會者 柯慧貞 |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翁士恆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張達人 |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曹中瑋 | 資深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副教授 許明輝 | 紐約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大隱心理諮商所所長、台灣團體關係小組創辦人 陳俊霖 | 榮格分析師、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陳斐娟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所暨師培中心教授兼諮商輔導中心主任、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 陳登義 | 臺中靜和醫院醫療顧問 黃龍杰 | 中崙諮商中心資深心理師、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
|
本書目錄: 【推薦序一】團體治療專業領域經典著作卅吳秀碧 【推薦序二】亞隆與台灣的團體心理治療卅張達人 【推薦序三】指引團體治療修行者的一盞明燈卅許明輝 【審閱序】樂為團體心理治療的橋梁卅謝珮玲 第六版前言 致謝
第一章 療效因素 第二章 人際學習 第三章 團體凝聚力 第四章 療效因素的總整合 第五章 治療師的基本任務 第六章 治療師如何運作於此時此地 第七章 治療師:移情與透明度 第八章 篩選案主與治療團體的組成 第九章 團體的開設 第十章 團體初期 第十一章 進階團體 第十二章 有挑戰性的團體成員 第十三章 特殊型式與輔助程序 第十四章 線上心理治療團體 第十五章 特殊型式的治療團體 第十六章 團體治療師的訓練
附錄一 範例:給案主的團體治療資訊與指引 附錄二 英文索引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