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5/12 文苑【創意連繫2:瑞士感知互動表達性藝術體驗性】一日工作坊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專區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已絕版)

The Gift of Therapy : an open lett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therapists and their patients
 
作者: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譯者:易之新
書系:Holistic 011
定價:35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02 年 12 月 01 日
ISBN:9572808451
 
特別推薦:陳登義、吳麗娟、余德慧
 
給有血有肉的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一封公開信
書序作者:陳登義 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 院長

這裡呈現出來的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
這裡呈現出來的是一篇篇流暢雋永如散文般的筆記
這裡呈現出來的是一則又一則人類共有生命的故事
          述說著關於心理治療的古老故事
這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心理治療大師──Irvin D. Yalom

敬愛的亞隆醫師:
看完您這一本最近的新著,深受您的精神感召,我決定仿傚您給年輕一代的心理治療師寫公開信的方式,也寫一封公開信給您,如同您仿傚德語系存在主義詩人里爾克的「寫給年輕詩人的信」一般。其實這是我的榮幸,雖然不知道您會不會看。也許您可以透過懂英文的中國朋友幫您翻譯。
曾幾何時,您的書一本接著一本被翻譯成中文,從最初聯經版完全意外暢銷的《愛情劊子手》(1991,原著1989)(我還清楚記得當時在書店裡意外發現那剎那訝異得合不攏嘴,因為譯者完全不是臨床治療領域裡的人,怎麼會……?之後則是一片赧顏……),隔了將近十年之後才由張老師出版社陸續出版《當尼采哭泣》(2000,原著1991)及《診療椅上的謊言》(2000,原著1996)(所謂的心理治療小說),然後聯經接著推出不太為人所知、幾乎沒有宣傳的《生命的意義》(2001,原著1999),之後終於出現一本真正由臨床專業人員譯著的五南版小書,即您與您的女弟子合著的《團體心理治療》(2001,原著1989),然後才是千呼萬喚、真正讓您奠定學術地位並兼暢銷教科書作者的桂冠版《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2001,第四版,原著1995;初版原著1970)及《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住院病人模式》(2001,原著1983)。其實後兩本原著初版都是在七、八十年代就已出版的書。就我所知接下來還有您的《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1980)及《Every Day Gets a Little Closer:A Twice-Told Therapy》(1974)這兩本亦將要出版中譯本。算一算您的所有著作(編著不算)就只剩下《Encounter Groups:First Facts》(1973)了(其實這本書也是此領域裡的扛鼎之作)。
這是何等令人興奮的事啊!雖然中文譯本和直接閱讀您的原著多少有些距離,尤其是小說類,且中文譯本的出版順序有點讓人時光倒錯。但這讓我想起二十幾年前(1981)我在擔任精神科第二年住院醫師時的情景。那時我有機會到台灣精神醫學的重鎮──台大醫院精神科接受代訓。我曾鼓足勇氣大膽地向此地(台灣)團體心理治療的先驅大老,也是我正跟著學習團體心理治療的老師──陳珠璋教授詢問是否可以開個讀書會,來唸當時由此地合記醫學書局所盜印(很抱歉,這在當時的台灣是很普遍的現象,甚至被盜印表示該著作很受重視)您所著的《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一書(應該是第二版,原著1975)。當時我的理由是很想看但看不懂。結果未能如願,令我悵然若失。一直要到整整三年後(1984),我終於有機會到美國洛杉磯進修,才得以接觸所謂的「人際互動」取向團體心理治療的洗禮。(之後的一段因緣,在我翻譯您的《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住院病人模式》一書之代譯序中有詳細交代)。回台灣後,這十多年來我以您的教科書做為年輕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師的學習訓練教材,用您的人際互動取向來帶領住院及門診病人進行團體心理治療,也用您所提倡的療效因子做臨床研究,發表於國際團體心理治療學會的研討會中,甚至在多年前透過任職醫院的圖書館訂購您所錄製的《Understanding Group Psychotherapy》錄影帶,來做為訓練工作坊的教學教材。在學習心理治療及提供臨床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您的精神教導一直是我重要的內在學習指標之一,也許是影響最大的一個。近十年來,我進一步涉獵的方向及接受的訓練擴及古典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自體心理學(以上以翻譯及閱讀、讀書會討論為主)、心理劇、薩提爾(Satir)家庭治療模式、完形治療、夢工作坊、神經語言程式訓練(NLP)工作坊、米紐慶(Minuchin)結構派取向家庭治療(以上以參加工作坊訓練及實務操作為主),並且到過加拿大溫哥華接受Ben & Jock兩位身心靈潛能開發導師的住宿式體驗營訓練,及合作翻譯、審閱其最重要著作《The New Manual for Life》(中文名《新生命手冊》,2000,心理出版社)。在看了您這本著作之後,才發現您的學習心理治療之路(見第12章)竟也是這麼寬廣而多元,真感佩您的努力向學,也羨慕您想必是積極爭取得來的難得機緣。在台灣,要得到這樣的機會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了。在台灣,學習心理治療之路可說是迂迴曲折、荊棘滿佈!
在您這本著作的引言中,您提到對如何訓練新一代心理治療師的憂心,「對精神醫學已經處於放棄心理治療的邊緣,因為現在的醫療保險公司只給付收費低廉的心理治療師(……就是沒受過多少訓練的治療師)……,當代同時嫻熟於動力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師,恐怕就要變成瀕臨絕種的動物了」。至於臨床心理師,您也提到對類似處境的擔憂。的確,在台灣,有著同樣的情形,甚至更令人擔憂的處境。台灣在一九九五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非常遺憾的是對有關心理治療的給付低廉得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一小時的治療不超過台幣五百元,折合美金不到十五元,大概是貴國的十分之一不到),以致新一代的精神科醫師不再重視心理治療的學習和訓練,而新一代的心理治療師則過於偏向診斷及實證研究取向。
不過您還是對未來抱持信心,所以您寫下這本書。在您的心理治療實務中,您提到「團體心理治療」和「存在心理治療」是您的兩個最愛。前者當然是以人際互動取向為主軸,但更重要的恐怕是那種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及永遠開放的基本態度、團體的基本型式及本質。而您所提出的團體治療十二項療效因子(therapeutic factors)之一──存在因素(existential factor)是其中一項重要而不可忽視的焦點。您提到田立克(Paul Tillich)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s),那是我身為年輕當學生時此地人們所耳熟能詳的字眼,其實在我成長的年代(我在1955年出生)充滿著存在哲學思想與生存處境的氛圍(台灣的七十年代)。包括存在主義詩人里爾克的詩,也在此地備受年輕學子的喜愛。後者則是以內在心理動力及存在處境、存在議題為主軸,我以為必然受到佛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論及新佛洛伊德學派的主要影響,諸如荷妮、蘇利文、弗洛姆在七十年代的台灣就有不少著作有中文譯本,曾帶動過年輕學子一股風潮,只可惜後繼無力,旋即風消雲散。至於存在哲學的影響更大,舉凡叔本華、尼采、齊克果、沙特、卡繆等等中文譯著、評論,曾在台灣的知識界和年輕學子間造成一股學潮。就我的理解,強調人際互動的團體治療,與強調內在心理動力及存在處境、存在議題的個別治療,正可以相互輝映、相輔相成。如果再加上「家庭」和「夫妻」這兩項要素,我以為正好成就出人在社會脈絡下的完整面貌!而這也是我認為病人在尋求治療,或者治療師在提供治療或協助時,四個重要的面向(第五個重要面向是社區)。
台灣的七十年代過去了,經過一、二十年的沈潛,九十年代開始又有了新的面貌,新一代的治療師開始重探古典精神分析的風貌,努力汲取現、當代精神分析的新發展(包括自體心理學大師Heinz Kohut的三大著作開始出版中文譯本了),您的年代所提及的的新佛洛伊德學派現在藉著進一步的發展而被賦予歸類為關係取向(relational)及人際取向(interpersonal)的精神分析,甚至和英國的客體關係取向精神分析理論相提並論。人際-關係、個別內在動力以及家庭治療或部分團體治療領域所強調的系統取向,成了新一代心理治療典範的三大依歸,甚至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及敘事治療、女性主義理論與實務的風潮也正展開其一波波的影響力。也可以說台灣在心理治療的知識論上展現了無比的活力和潛力,但在實務應用上卻始終抑鬱不展。在這個當頭,我認為有一點被有意無意間忽略了,那就是六、七十年代間的存在的、人文主義的自由精神及氣息。也許歷史不能倒流,英國的R. D. Laing已經不再,美國雖然猶有Thomas Szasz繼續奮戰不休,東方的人文主義精神是否可以抬頭呢?不管如何,您這本書中文版的問世,都是此地一件大事,雖然在您的著作中絕少提到有關東方或中國的智慧如何運用在心理治療領域裡,但我相信您一定會喜歡達賴喇嘛的思想吧!
亞隆醫師,這封信原來是出版社要我寫的導讀,我以為您這本書的八十五篇小品文筆記,正如同您原書附標題所示,就是八十五封寫給年輕一代心理治療師及病人的公開信,我認為這八十五篇文章篇篇精彩、擲地有聲,讀來既清晰易懂又發人深省,不需特別導讀,直接進入作品的字裡行間,自然就可感受到您的苦心孤詣、諄諄教誨。因此,我做出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這是您的重要教導之一),除了以上我對您著此書的個人時代背景與對應台灣的時代背景給予描繪外,我也進一步簡要地分享習自您的精神教導以及我個人十多年來在台灣學習心理治療實務經驗的一點心得。
台灣是一個背負著許多複雜歷史、政治、文化傳統、不同族群(民族非種族)間差異的國家,而且在西方(特別是美國)文化的衝擊下,呈現的個人精神病理或許迥異於西方人,甚至一般所知道的中國人。在這個氛圍下,如何從事心理治療是新一代精神科醫師以及心理治療師的責任,當然在您的用意下,病人也有其應付的責任,我感謝您寫出這本書。這本書的中文譯者──易之新醫師,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是一位神經科醫師,其為人卻有著如您想必熟識的Dr. Oliver Sacks(美國神經科醫師,在台灣有兩本暢銷的中文譯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1996)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1996))的人文關懷精神,多年來翻譯了許多與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有關的書籍。他的譯筆非常忠實流暢,又具有專業知識,希望您的書在此間能獲得非常大的迴響。我想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體認:對人的關懷和尊重,希望對病人有著專業的照顧,同時又能和病人保有人與人間的關係。中國人有一句話──「視病猶親」,願意獻給您,也獻給所有讀者。






【導讀者附註:2001年5月間,Irvin D. Yalom榮獲『美國精神醫學會』頒給Oscar Pfister獎,此獎專門頒發給在精神醫學主題中,對人文和靈性層面作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我本人和國內多位同道都參加了此盛會,親眼目睹Dr. Yalom本人的風采。此信中所提到的Dr. Oliver Sacks以及Dr. Yalom的導師(mentor)Dr. Jerome Franks,也都是該獎的受獎者,真可謂一脈相傳,傳為佳話。】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