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 |
Home Vortex : Family Transformation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
作者:夏林清──著;王淑娟、江怡臨、朱瑩琪、李丹鳳、范文千、鄭麗貞──共同著作 書系:Master 077
定價:550 元
頁數:408 頁
出版日期:2020 年 11 月 17 日
ISBN:9789863571957
|
|
特別推薦:丁乃非──專文作序
|
|
【媒體露出】 獨立評論@天下|看見勞動家庭的親密與孤單:繁華大城市中,我們卻在破碎的邊緣掙扎 家的故事/單親媽媽枷鎖逐步瓦解 母女對吼的日常 家的故事/目睹父母打架 她奪門而出到藥房買鎮定劑 家的故事/公娼賣身故事 勾起母親曾在酒家上班的往事 關鍵評論網|《家是個張力場》分享會:以勞動視角理解父母處境,細看曾經覺得不堪一提的家庭 關鍵評論網|算不清的勞動家庭帳本,這種「纏卅鬥」是在關係中持續努力的模樣
在社會快速變動時,「家」做為一基本社會單位,也只能像一個容器似地承擔起個人無法也無能理解、消化的各樣情緒。 ──夏林清 / 本書作者
當個性與價值觀都不同的人共處家庭斗室,「家」這個讓人依靠的棲地,也往往成了傷痕累累的張力場。本書作者、心理學者夏林清,長期將「家」視為田野,進行諮詢與研究,看見「家」的僵局中往往承載、交雜著歷史、政治、工業經濟、社會價值的種種作用力,一般人難以體察,更難言難解,因而無從舒緩家內的痛苦。
夏林清認為,為人兒女者若能將父母還原成他們所處時代的青年男女,理解他們的困難處境及其各自的家族源流,將能開啟新的理解,辨識出階級、性別、政治與文化的差異對父母──這對夫妻──加諸的承載與難題,從而能開啟一些機緣,發展涵容傷痕印記的胸懷。「在兒女眼中,夫妻關係通常是藏在父母的角色關係之下的……我總是引領他們繞到父母這對成年男女的勞動小歷史與疲困身心的旁邊,亦同時進入男女夫妻共處的生活樣態。」
然而開口探問自己的父母與家族,既艱難也需要勇氣,因此本書彌足珍貴。本書收錄了夏林清及學生們,或因家庭痛苦,或因工作啟發而返身回溯家族的故事。一頁頁交雜勞動身影、戰亂離散的故事汗淚交織,如電影畫面般勾起讀者內心深刻迴盪,動容於關係微妙的轉化。
對於助人工作者而言,本書在作者的理論解析下,突破歐美現代小家庭式的設定想像,引領工作者在大時代的脈絡下看見「家」的樣貌與困局,找到介入、轉化的契機,是不可或缺的專業進修之作。如作者所言:「在家人關係中所壓縮存放或掩埋藏匿著的記憶與情緒經驗,或能解壓縮,則創造了機會,讓人能在回觀傷痛與糾結經驗中與他人一起成長與變化。」
******
書裡各式各樣的「不合格」家庭,文化資本、物質資源皆不足,長期困囿於「我的家庭真可愛」的「正常」情感修辭暴力,只得地底存活,各自為政,卻在書中得以拼貼輪廓,朝向複雜情感的重新記憶、填補、表達或不表達,構成斑駁的網狀解放圖。 ──丁乃非 /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
|
本書目錄: ﹝序﹞讓貼地皮走天涯的故事行動化解家庭張力•丁乃非 〔導讀〕家庭田野中的勞動身形與歷史訊息•夏林清
〔第一章〕林壑萬里清:記父、母系血脈的歷史溯源•夏林清 I•情緒解壓縮與家庭衝突
〔第二章〕恨的爆衝與轉化:盈豐行的故事•王淑娟 【導言】情緒濃烈的伴讀文 【文本】盈豐行:一段二十人大家庭的奮鬥史 【後記】欣賞自身家庭的豐富性
〔第三章〕勞動父母的家庭帳本:兩個女兒的共振參看•江怡臨、崔雪瑩 【導言】以父為名,問責於父的距離感 【文本一】算不清的家庭帳本:勞動家庭的親密與孤單 【文本二】斤斤計較撐起家:返身認識勞動的父母 【後記】精神反抗的轉化路
II•結構之內、城鄉之間
〔第四章〕在歷史鞦韆上放風箏:城鄉二元拉扯中的三代人•夏林清
III•政治意識型態的暗礁與伏流
〔第五章〕家的僵界:政治溝壑下的兩岸婚姻•李丹鳳 【導言】兩岸婚姻的深層鴻溝 【文本】「僵」界:一段伴隨陸配工作而來的返身拆解 【後記】不斷重複的「僵」界
〔第六章〕邊緣行者:穿流於政治對立的眾家庭•鄭麗貞 【導言】捍衛公益的行者情志 【文本】邊緣行者的三個家:一個校護的越線與鍛鍊 【後記】人飢己飢不逾矩
IV•歷史皺褶裡的匯流與斷裂
〔第七章〕浮生千山路:多民族血緣匯流下的性別、權力與階級意識•朱瑩琪 【導言】分頭迴旋於父女、母女關係 【文本】漢、滿、朝鮮與平埔血緣匯流:一個女性運動者的溯源反思 【後記】烽火寓禪機
〔第八章〕宮廟之子:穿梭於社會底邊的歷史迷宮•范文千 【導言】一個社工的逃家與返家 【文本】穿日破台:歷史刻痕與宮廟之子的追尋 【後記】在歷史碎片的機緣中朝向清明
V•視家為田野的工作路徑
〔第九章〕勁旅行腳:地方斗室與星空共享的對話•夏林清
む跋め記本書共同作者群 |
|
 |
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