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艾瑞克森的自然、喚醒、順勢而為—沉思的心靈講座2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榮格心理學指南:理論、實踐與當代應用》

《黑皮膚,白面具》修訂版

《黑色吶喊:法農肖像》

《大地上的受苦者》

《關係的責任:永續對話的資源》

《文化幽靈:歷史已經看不見的傷,為什麼還是我們生活中的幽靈?》

Phantom Narratives: The Unseen Contributions of Culture to Psyche
 
作者:賽繆爾.金布爾斯 Samuel Kimbles
譯者:王浩威、楊菁薷
書系:PsychoAlchemy 036
定價:480 元
頁數:224 頁
出版日期:2022 年 10 月 19 日
ISBN:9789863572534
 
特別推薦:專業推薦——林耀盛、彭榮邦、劉紀蕙
 
引 言 ▎ 訪談幽靈幻影

以下是德國《明鏡週刊》(網路版)二ま一三年十一月十七日所發表的奧茲萊姆・蓋澤(Õzlem Gezer)《訪談一位幽靈幻影:科尼利厄斯・古利特分享他的祕密》的摘要。

八十歲高齡的科尼利厄斯・古利特(Cornelius Gurlitt)隱居於世,他收藏了他父親納粹時期在令人存疑的情況下所獲得的藝術珍品。二ま一二年二月,海關調查人員和官員進入他的公寓,帶走了一千多件藝術品,他的公寓就如同「寶庫」一般(Gezer, 2013)。他們什麼也沒留下。被帶走的藝術品包括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弗朗茲・馬克(Franz Marc)、畢卡索(Pablo Picasso)與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繪畫和素描作品。這些收藏品顯然來自他的父親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Hildebrand Gurlitt)遺留下來的遺產,希爾德布蘭德是「藝術評論家、博物館館長及藝術品經銷商,於一九五六年去世。他是奠定德國現代藝術的主要人士之一,在一九三三年後與納粹仍有著生意上的往來。」(Gezer, 2013)問題在於,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是否以不當的方式獲得了這些畫作和/或藝術品,以及這些藝術珍品是否屬於他的兒子?「幾十年來,古利特每天晚上都會打開這些藝術品的包裝、欣賞它們。現在它們被帶走了,就只剩下古利特孤獨一人。」(Gezer, 2013)他與世隔絕,居住的公寓就是他的全世界。「他會跟他的畫作們說話。它們是他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卻是他忠實的夥伴。他認為,他一生的使命就是保護父親的寶物,而且幾十年來,他失去了與現實的任何連結。」(Gezer,2013,「這些人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他和父親一樣,保護並拯救這些藝術品,避免它們受到他人所帶來的危險。他聲稱自己與如何獲得這些藝術品是無關的,他只是為了保護它們。

譯註:希爾德布蘭德・古利特(Hildebrand Gurlitt,1895-1956)是德國藝術史學家、美術館館長,他為希特勒和納粹德國黨政軍領袖戈林授權,所謂頹廢藝術(degenerate art;德文:Entartete Kunst)的四位經銷商之一,亦成為納粹掠奪藝術品的一環。這裡提及的藝術作品在德國納粹掌權時,被歸類為現代主義藝術,亦稱為頹廢藝術。這些作品在當時因非德意志人,而是猶太人創作,或是帶有共產主義色彩而歸類違禁品。
  一九四五年六月,古利特夫婦和二十箱藝術品在阿施巴赫(Schlüsselfeld)被捕。在審訊中,古利特夫妻告訴美國陸軍當局,一九四五年二月對德勒斯登(Dresden)的大轟炸中,大部分的收藏品和交易文件都遭銷毀。在他說服美國和德國當局其中部分是從合法管道獲得之後,他們歸還給他一百一十五件物品,而他將這些傳給他的兒子科尼利厄斯。由於古利特的猶太血統,他成功聲稱自己也是納粹的受害者,因此經談判下,其財產得以不受扣押。

有一位諮詢服務機構的女士來拜訪他,當時全世界的媒體都聚在他的公寓外,許多陌生人不斷地敲他的門。「他不明白人們想要從他那裡得到什麼。」(Gezer,2013,「沒有我更愛的東西了!」)他認為,自己和父親一樣,是這些畫作的保護者,都是英雄。他的父親保護它們避免遭到俄羅斯和美國人的炸彈攻擊、燒毀。古利特提到了希特勒和納粹政黨。他「似乎困在另外一個時代裡。」(Gezer,2013,「致命的不幸」)並拿自己的困境與卡夫卡的故事《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比較。他最初和父母住在一起,然後是和姊姊一起,最後則是與母親同住。他的姊姊去年去世了。「然而,無論科尼利厄斯住在哪裡,他依然是以幽靈幻影的狀態存在著。」(Gezer,2013,「與繪畫作品一起長大」)「『在我去世後,他們就能夠對那些藝術作品為所欲為。』」然而在那之前,他希望能夠獨自擁有這些畫作,如此他就能最終再次擁有些許平靜與安寧。」(Gezer,2013,「我真的很想念那些畫作。」)

評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個人從向來所覺知的社會世界以及自己的內在世界開始自行疏離異化時,究竟會發生什麼。某些熟悉的事物(如單獨一個人住)因此不再熟悉,產生了陌生的感受。然而,在這個奇特的小故事中,無意識藉由雜誌上關於科尼利厄斯.古利特的敘事,呈現出大量的文化議題和歷史。我們可以藉由對此人生活的描述,感受到這種背景中的幻影敘事所帶來的影響,這不僅關乎個人,也關乎於集體和文化:在過去與現在的敘事之間、個人與文化的敘事之間所產生的衝突,同時原來應該移動中的歷史缺席了;個人和群體的創傷繼續揮之不去並渴望著;且這一段苦痛和憤怒的暴力歷史,全都緊貼著一個沒有被體驗和/或辨識出來的文化創傷:在我想像中,這其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內在生命;相反地,內在只存在著空洞。古利特的敘述簡單而淺顯,象徵層面的思考和處理,似乎已經崩塌和/或從未發展出來。儘管古利特以藝術品創傷性的失落來定義自己的創傷,他的生活結構終究是由這一切不曾被消化過的個人和社會的事實(迫害、失落、失望)所編織出來的;與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隔絕和切斷的他,已經成為看不見的幻影。他對藝術品的依戀讓他擁有一股保護力,不至遭受莫名恐懼襲擊。鬼魂們以某種方式持續存在,呈現出它們的不在和某一程度的存有。這本書透過文化情結的概念,探討了關於幻影敘事諸多的現象,也引領我們前去審視文化對心靈的衝擊。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