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精神分析界首本以女性為主題的專書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

《戰鬥美少女的精神分析:從心理學、動漫媒體及日式空間看陽具少女的誕生與御宅族心理》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的關係性革命:趨向二人心理學的典範轉移》

The Relational Revolution in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作者:史蒂芬.庫查克(Steven Kuchuck)
譯者:魏與晟;審閱:林俐伶
書系:Psychotherapy 064
定價:420 元
頁數:216 頁
出版日期:2023 年 03 月 20 日
ISBN:9789863572862
 
特別推薦:吳熙琄、周仁宇、徐鈞、翁士恆、張凱理、劉慧卿、蘇俊濠──專業推薦
 
【第五章】解離、多重自我狀態與創傷(節錄)

  古典的精神分析把重點放在被潛抑(repression)的衝突感受、願望、記憶與其他內容上,而治療的目標就是讓潛意識能夠浮上意識;與之相反地,關係取向會把重點放在解離上,處理的是那些無法被象徵的素材—因為在關係取向
的假設中,一個「正常」、「健康」的心靈不只是被潛抑與內在心理衝突所形塑,還會被解離所影響,這點非常重要。

  打從精神分析的草創時期,解離與相關的催眠狀態,就被當作是創傷性歇斯底里症(traumatic hysteria)或其他嚴重心理問題的成因(Janet, 1889; Breuer & Freud, 1895)。但佛洛伊德之後開始建構拓譜學理論(topographic theory,也就是潛意識-前意識-意識)(Freud, 1995),而後來更轉向結構模型(也就是本我-自我-超我)(Freud, 1962),把重點放在了三種結構間的衝突,而驅力在這些結構中如何被壓制與釋放,最終導致了(通常是)性與攻擊的元素被潛抑,這種說法佔據了主導地位。解離這個詞甚至沒有列在安娜.佛洛伊德編寫出的眾多防禦機轉(defence mechanisms)(1964)中,也沒有在拉普朗虛與彭大歷斯所編寫的《精神分析辭彙》(Laplanche and Pontalis, 2006)中被提到。

  之前被逐出分析圈子的費倫齊(1919, 1925, 1949)與那些重新發現並傳播他思想價值的人, 像是杜邦(Dupont, 1988)、阿隆與哈里斯(1993)、哈里斯與庫查克(2015)、蘇利文,尤其是在他的「非我」(not me)(1940, 1953)與其他理論中,也包含了西爾斯(Searles, 1977)等人,都堅稱精神分析應該要重新考慮把解離這個主題視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在近十年來,人際關係取向與關係取向學者像是布隆伯格(Bromberg, 1996)與戴維斯(2001)就把解離這個概念給「正常化」,認為它是一個普遍存在且必要的機制,並區分「正常」解離與「病態」解離,後者指的是非常極端的創傷反應,像是在最具有創傷性環境下長大的人,可能會出現解離性身分障礙(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 DID,也就是坊間所謂的多重人格)的症狀。

  解離不只是一個在精神分析語彙中出現,又消失,然後又再度出現的術語而已,而是像第一章中我們討論到「關係」這個詞,有著多重、重疊的意涵。所以我們又再次面臨詞語定義的挑戰,因為我們試圖把解離這個詞彙,推到更複雜的位置,來幫助我們對關係取向精神分析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但又有個複雜的問題,解離這個詞跟等一下會提到的自我狀態這個詞不同,它的定義還是很不完整,關係取向的治療師對這個詞的理解與在工作中如何應用,也都缺少清楚的論述。

  若要用最一般、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解離,我們可以把心靈的內容想像成很多個口袋,每個口袋都裝著對自己或他人不同的情感、想法、幻想、經驗等等,而每個口袋都與意識有不同程度的連結。潛抑的機轉是把已知的(Davies & Frawley, 1994)、具象的(Stern, 1997)東西踢出意識之外。而解離的機制不一樣,它在處理那些我們沒辦法知道或弄清楚的東西,像是:記憶、感受、印象(know-ledge)、身體經驗。這些經驗之所以說不清楚,是因為這都是生命很早期的經驗,早在能用語言編碼前就存在;又或者是曾經太過於創傷,經驗到排山倒海的感受,使得經驗無法被象徵性地處理,或被意識性地建構(Howell & Itzkowitz, 2016)與同化起來,例如運用語言或思想來處理這些經驗。解離具有額外的保護功能。當有些大到會淹沒心智的事情發生時,解離機制可以用來調節自我連續性(self-continuity),就像是一個人無處可逃時的最後手段。透過這種方式,解離能保護或促進自我調節。

  我們要知道解離是個連續性的光譜。就像是潛抑機制一樣,它是—或至少有—適應性的功能,能夠讓一個人在完全沉浸於特定的現實或認知中時,自我狀態還能維持健康運作,為此自我反思的能力必須被懸置起來。就像懷特.楊(Walter Young, 1988)所說:「在正常狀態下,解離透過篩選屏蔽掉過度或不相干的刺激,來增強自我(ego)整合的功能⋯⋯但在病態的狀況下⋯⋯正常的解離功能會被拿來當成防禦機轉使用」(pp. 35-6)。所以解離這個詞講的範圍很廣,「正常」的解離是日常現象,有時是防衛式的,有時不是(或是沒那麼防衛),但無論如何,每個人都一定經驗過解離—想想自己做白日夢的時候,或是做一件事情太忘我導致忘了時間的經驗。解離也可以很嚴重,最糟的狀況下,它是種因創傷引起的病理症狀:解離性身分障礙。我們來舉更多正常解離的例子,我想如果有開過車的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邊開邊胡思亂想、聽音樂,或是聽著廣播,然後「莫名其妙」就到目的地了,而沒有詳細記得在開車過程中發生什麼事。舉另一個相似的例子,多年前我曾經連續教授兩堂同樣的心理學課程,在講課的時候,我偶爾會發現自己在說(或即將說)跟剛才一模一樣的話,而突然感到困惑甚至恐慌,只是那個「剛才」指的可能是一兩小時前,或是一週前的課程,在這個例子中,我發現自己與時間和空間解離了。

  我們對解離的定義有初步瞭解後,讓我們把主題轉向自我狀態(self-states)的概念,這個概念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什麼是解離,而之前對解離的鋪陳也反過來幫我們更能瞭解這個新詞彙。自我狀態是心靈中各自分離且獨立的單位。我們可以把「自我」想成是張大傘,底下包含有很多次單位。每個次(sub)狀態都包含著一系列的想法、信念、情緒、記憶、行為、道德與價值。若一個人心智發展順利,各個獨立的狀態都能與相互衝突的其他狀態相對穩定地共存(例如害羞或隱密 VS. 暴露性),這讓自我狀態在整體上是統合的。這種統合感在不同的意識水平上都能存在,像有時候我們會沉浸在某種自我狀態中,那是一種此時此刻的經驗,未必要得在意識或記憶上去覺察其他的自我狀態,此時我們就多少跟其他的自我狀態解離,但並不會因此失去統合感。

  在治療中,不管是正常的解離或是病理的解離,率先察覺到自我狀態轉變(也許我該舉個例,像是從與開放、溫暖有關的自我狀態轉換成敵意甚至是偏執-妄想〔這是克萊恩學派常用的詞〕的狀態)往往不是因為個案,而是分析師自身內在情緒、心理狀態的轉變(Bromberg, 2010)。個案自我狀態的轉變,也會導致或讓分析師有所反應,那可能是之前提到的部分身心反應,或是更全面性的、真正的自我狀態變化。我們可以把這個現象看成例子,再次證明兩人心理學(參見第二章)的重要,我們不只追蹤個案的心靈,也追蹤治療師的心靈。若我們沒有仔細考量後者,也許就會錯失許多個案的重要資訊—以這個例子來說,若分析師忽略自身狀態的變化,很可能也無法察覺到個案特定自我狀態的轉變。

  因此對當代精神分析來說,不再將心智或自我視為單一實體,而是一個非線性、不斷變化的自我狀態集合體,在解離卅意識中進進出出;統合且單一的自我,不過是心靈用一種辯證性的方式,產生出的適應性幻覺而已。自我狀態、多重自我狀態、自我多重性、多重性理論以及其他類似的概念(這些術語都是可以相互替換的),成為了關係取向思想的核心原則。一個人若要活得真實,並擁有自我反思與覺察的能力,得取決於心中各種不同的自我狀態單位,彼此間能不能維持一種辯證性的關係,其中每種自我狀態都能以最佳的方式發揮作用,而不是強制中斷彼此間的交流(Bromberg, 1996)。換句話說,正如本章開頭摘錄語提到的,我們希望有個能力去「處於多重空間中」(stand in the spaces)(Bromberg, 1993, p. 166)—在很多時候,有些主觀現實還沒有辦法被自我涵容,被經驗成是「自己」的感覺,而這個能力能夠給主觀現實一個好好安放的空間(Bromberg,1996)。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