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3/07-2025/01/16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講座*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

《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

《森林益康:森林療癒的神奇力量》

《植物的療癒力量:園藝治療實作指南》

《走進園藝治療的世界》

《地球就是諮商室: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邁向生態心理治療》

Towards an Ecopsychotherapy
 
作者:瑪莉-珍•羅斯特Mary-Jayne Rust
譯者:周大為、陳俊霖、劉慧卿,審訂:陳俊霖
書系:Holistic 149
定價:320 元
頁數:168 頁
出版日期:2022 年 07 月 15 日
ISBN:9789863572442
 
特別推薦:王浩威、呂旭亞、李偉文、林一真、徐堅璽、康琇喬、張達人、黃盛璘、蔡怡佳、謝智謀
 
【推薦序】讓我變成蒲公英吧!
書序作者: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生態心理學在臺灣的開展與《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與《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在心靈工坊的出版有很大的關係。生態心理學雖然尚未出現在臺灣心理學相關系所的課程中,卻是關切環境教育與環境運動的人們在反思人與自然之關係時的重要思想資源。這個位居學術邊緣,但也因爲邊緣而有著基進性格的心理學回應了生態人面對環境議題時尋找文化心理根源的關切。事實上,《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作為在臺灣登場的首部曲,正是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翻譯的成果,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生態心」活動時的基本研讀著作。《地球就是諮商室: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邁向生態心理治療》是延續生態心理學在臺灣推動的第三部作品。本書的作者瑪莉- 珍.羅斯特(Mary-Jane Rust)有榮格分析師的背景,長年推動生態心理學,也有多年在戶外進行心理實踐的精彩之作。

羅斯特在本書首章先分享了她在戶外進行心理治療的經驗。走入戶外的心理治療改變了我們對於「戶外」的理解,「戶外」拓展了我們對於諮商室的固有想法。原來以人與人之交流為中心、將諮商室當作空間背景的心理治療,在走入「戶外」時,現今阻絕自然的生活方式中人與自然的疏離被打破。這樣的打破將自然重新帶入我們的心靈內室,也將心靈內室擴展,成為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在為《生態心理學》寫序言時所提到的「以地球為度的心靈」。當人們體驗到自然作為心靈開展的涵融之地時,諮商室中人與人的親密交流在自然這個新容器中也得到了新的隱喻和映鏡痛苦經驗的可能。羅斯特分享了在自然之中許多奇妙的共時性經驗,「猶如恩典的介入,使人經驗到完整」。然而,走入戶外的心理治療並不意味著只能在室外進行,而是恢復那「腳踏實地」(grounding)於自然中,從而使人完整的視野與體驗。

生態心理治療有許多生態療法的前驅,這些前驅認識到植物、樹木、動物、基本元素(石、水、火),以及「野性」可以成為人們請益的老師,以及在痛苦中的撫慰。生態療法大多不依靠人類的語言,且容許複合的行動同時開展。羅斯特提到始於1992年的Nature Growth Project 如何以倫敦北部的市民農地為基地,為尋求政治庇護者與難民進行治療。這些從不同文化流離到英國的人們,難以在狹小侷促的諮商室中,用他們不熟悉的語言說出心中的創痛。但在進行園藝、和土地建立關係的過程,心底的傷痛容許以自然的節奏接近,自然的力量也默默成為心靈的力量,讓這些流離至異鄉的人們得以言說其苦痛,並在新的土地上開始植根。這個把心理工作與種植、共食、以及多元文化經驗結合在一起的療癒計畫,成為之後在英國推展類似計畫的基礎。心理治療擴展其諮商室,並與其他生態治療結合,在臺灣推動的綠色照護也可以見到這種合作。

荒野保護協會的「生態心」致力於推動心理工作者與環境工作者的共學與共同實踐行動,也是臺灣在地複合式實踐的例子。

除了上述生態治療對於生態心理治療的影響,生態心理治療認同生態心理學將人類的苦痛與地球苦痛連結的認識,因而擴展了心理治療對於心靈苦痛之來源的理解。環境危機背後的文化心理根源與人類中心主義有密切關聯,而地球所承受的苦痛、人類對於非人類世界的壓迫又與人類世界中種種的壓迫交相錯疊。在討論人的完整性時,不能避開人類世界與非人類世界的倫理關係,也不能無視人類與非人類世界中權力與壓迫的議題。這些在心理治療比較少被討論的面向,也是生態心理治療可以對心理治療提出的重要提醒。反過來說,當心理治療開始納入人與地球的共苦的視野,就像羅斯特在書中所提出的「與更大整體相關的創傷及療癒」,心理治療也可以成為回應地球眾生之苦痛的實踐途徑。

本書的最後一章以社區之生命網絡的整體觀來談社區中的生態心理治療,羅斯特提到運用儀式、藝術、故事、想像力、展覽、文化心理治療等等促進改變的方式。以社群為基礎提出回應自然與人類苦痛的種種實踐方案,說明了生態心理治療如何成為「整體而多樣的實踐」。把人類痛苦與地球痛苦連結的視野,對心理治療帶來新的洞見,也構成新的挑戰。走入大地的心理治療改變了心理治療習慣依靠的諮商空間、姿勢、說話的樣態,以及時間的支配,對從事心理工作的治療者來說,可能會因為離開慣性而覺得無所適從。羅斯特在本書對心理治療工作者所提出的新框架與實踐方式也意味著工作者要踏上脫胎換骨之道。在與他人之痛苦同行的艱難之中,治療者其實也在經歷著一次又一次的脫胎換骨。生態心理治療所指出的治療者的轉變,讓我想到日本作家內田麟太郎為經歷三一一大地震的孩子所創作的《チタベズ》(雲雀),詩的大意是:

看見垂頭喪氣的你,我什麼也說不出來。
沒有話語可以傳達你的悲傷。
那麼,讓我變成蒲公英吧!在你身旁綻放。
讓我變成蒲公英的絨毛吧!讓你把我吹到空中,
成為你的信差,向雲雀訴說思念的千言萬語。
垂頭喪氣的你,為了把我吹到天空,會將頭抬起,仰望天空。
你吹出的那陣小小的風、藏不住的喜悅的哽咽,
就這樣向雲雀訴說吧!
説那些關於風的、小小的、微微的故事。

這首為了安慰孩子而寫的詩加上植田真的繪圖後,成了一本繪本。被垂頭喪氣的孩子吹到空中的蒲公英,讓我感受到羅斯特在全書最後所提到的「絕望時代中的希望」。為了成為他人苦痛的信差,治療者可以變成蒲公英。我想把這樣的意象傳遞給閱讀本書後,願意走上脫胎換骨之道的讀者。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