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8/03- 08/24 張凱理【存在心理治療】四週講座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電子書有聲書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

《成為我自己:歐文•亞隆回憶錄》

《靈性的呼喚:十位心理治療師的追尋之路》

《受傷的醫者:心理治療開拓者的生命故事》

《生命轉化的技藝學》

《懂得的陪伴:一位資深心理師的心法傳承》

The Power of Understanding and Being: a Mindset from a Senior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作者:曹中瑋
書系:Master 082
定價:480 元
頁數:384 頁
出版日期:2022 年 08 月 18 日
ISBN:9789863572466
 
特別推薦:王浩威、呂旭亞、金樹人、周慕姿、楊蓓、謝文宜、蘇益賢──感動推薦
 
【1-1】心理諮商只是一種陪伴嗎?

在我的「個人諮商理論」中,首先提到的即是我期許自己在心理師角色的位置:在當事人的身旁,略後一小步處跟隨著他,並為他點盞燈,陪著他前行。我也曾說過:「諮商不是『改變』而是一種『懂得』的陪伴。」

然而諮商真的只是一種陪伴嗎?「陪伴」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要達到具有諮商效能的、「懂得」的陪伴,實在是門很大的學問。因此,我得先說說這種獨特的陪伴到底為何。

諮商裡的陪伴,其核心之一是「懂得」。雖然來諮商的個案希望我們協助他們改變,但事實是,這世間沒有任何人能改變他人,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實際上,心理助人工作的目的是促使個案願意並能夠改變他自己。因此,讓當事人感覺心理師是願意且能真正懂得他的人,當事人就有機會體察自己的價值感和存在感;而這「懂得的陪伴」也能引發出當事人自己的力量,帶來自然而然的改變。

我更認為,心理師在諮商裡的陪伴,是陪在當事人身旁略後一小步。這表示,當事人的人生理當自己作主,即使他是來「求助」的,未來仍需由自己領路,心理師不可能為他決定生命道路該怎麼走。然而在諮商中,心理師到底是較為客觀冷靜些的,比正在困頓或陷在痛苦中的當事人,能更快看到眼前的坑洞或危險路段。我們必須忍住,不能超前當事人,只能用手中的那盞燈為他照亮前方,這也是諮商陪伴的另一個特點。

如何做到「懂得的陪伴」?

我認為,要做到「懂得的陪伴」,「願意」耐心傾聽,且努力練習聽懂,是最為重要的。

首要的是,我們要願意放下主觀,完全開放自己,才可能專注於聽懂當事人的表達──不只表面的口語內容,還要聽出背後藏有的深層意義,並洞察所有非口語的訊息。因此,傾聽要有深度,必須有層次:

首先,聽懂當事人自己已知道並能表達出來的事。但通常因為情緒影響,他們說得很零碎,甚至缺少脈絡或邏輯,因此我們除了用心,也需要透過關懷與耐心去進行引導和澄清,來理解當事人所說的內容。

其次,聽懂當事人自己知道,但因某些因素還不願表達的事。譬如,當事人對父親長年酗酒家暴感到生氣,更不諒解母親總是躲開,未能保護他們手足。但當事人可能出於對母親的心疼,或理智上覺得難以責怪同樣受苦的母親,而在口語上不願承認對母親的怨懟──心理師要能從字裡行間敏察出這樣的訊息。

再來是,聽懂矛盾衝突的部分──當事人似乎知道自己的某些狀況,卻不知其所以然,或有些相反的感受和想法同時存在。此時諮商師要能敏銳掌握。

而傾聽的最高層次,是聽懂當事人自己還不太懂的部分。

當事人還不想說、還未釐清、還不理解的內在感受和想法,我們又如何能聽懂?依我個人的經驗,通常下面幾種方式有幫助:

1.傾聽的時候,除了口語內容外,要連音調、整體感覺一起聽。但不懂一定不能裝懂,要用有效的探問來引發當事人多表達一些。

2.特別注意當事人的矛盾訊息,提供適當的反應,如高層同理、面質等方式,如此得以澄清當事人較為真實的狀況。

3.人們本能地喜歡看完整的東西,對一些零碎的訊息會自動填補不足,或組織片段之處,使之變成一種完整的假象(下一篇會詳述此現象)。這對於諮商中的傾聽是很危險的事──太容易自以為已經聽到全部,了解了整體狀況。所以,如實聽懂當事人,和心理學家研究人的方式很不相同。後者用推理、分析、歸納等方法理解人們行為的共通原則和理論,但心理助人工作者剛好相反,我們看重每個人的獨特性,盡量去理解當事人獨特的想法和行為。

不過,心理師即使聽懂了當事人還不想面對或不能理解的部分,是否就要將這樣的懂得,反應給當事人?這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心理師不宜超前當事人的腳步,也不一定適合太快用燈照亮當事人還不想看到的障礙物。心理師必須考量當事人當下的心理能量和自我的強度,也須評估諮商關係的穩定程度,從而做出適當的回應。

如何讓當事人知道心理師懂得他

理解當事人後,我們還需要透過恰當而準確的表達,讓當事人體會到我們的懂得。心理助人者的態度自然是最重要的──要非常專心,整個人的肢體語言能配合口語內容;口語表達更必須和想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這能力需要經過相當的訓練才能養成。

此外,表達的用語要配合當事人的狀況,對年幼的孩子、青春期的學生、高階主管、藍領勞動者、年長的長輩等,用語自然該有所不同。

最後,我慎重澄清:聽懂當事人不只是為了心理師自己能理解當事人,而是在這「懂得的陪伴」下,使得當事人能真正了解和接納自己,這才是諮商的核心精神。

 
 
【相關課程】
2022/12/09-2023/01/13 曹中瑋《懂得的陪伴》深度導讀五堂講座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