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2024/03/07-2025/01/16 沈志中【拉岡學派精神分析】系列講座*zoom授課
書籍 作者 成長學苑課程 活動訊息 購書網 訂閱電子報 關於我們 回首頁
書系
成長學苑
 
教室租借
書序:
 
書摘:
 
延伸閱讀:
《馴夫講座──幸福婚姻的七堂課》

《親愛的,怎麼說你才懂》

《愛他,也要愛自己》

Loving Him Without Losing You-How to Stop Disappearing and Start Being Yourself
 
作者:貝芙莉.英格爾(Beverly Engel)
譯者:楊淑智
書系:Caring 009
定價:320 元
頁數:352 頁
出版日期:2002 年 02 月 01 日
ISBN:9573016370
 
特別推薦:孫中興、謝文宜、羅燦煐
 
第三章為什麼女人容易在戀愛中失去自我?文化、遺傳和心理因素的影響

女人從小就被教導要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男人則被教導要犧牲別人,成就自己。
很難在其中求得平衡。
——雷納博士,《親密之舞》作者(Harriet Lerner, Ph.D., The Dance of Intimacy)

文化條件
許多文化因素造成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在愛情中失去自我。文化條件影響全世界,遍佈各個族群、宗教和不同社會經濟切面,本章中,我將全力探討這最普遍的因素。

女孩被教導要依賴,男孩則要獨立
即使到了現在,許多家庭仍要求男孩獨立,遠甚於要求女孩。男孩子在幼年和青少年初期,在思考和行動上就被鼓勵要獨立,不要像女孩子那樣依賴家庭。當孩子們受到驚嚇或受傷時,父母依然比較會去安慰女孩子,而男孩子在幼年時期所擁有的自由也遠多於女孩子。

女孩被教育成要受保護,男孩要剛強
能力感意味著相信我們能處理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且能做環境的主人。不幸的是,父母和文化對於男孩能力的期許,遠勝於對女孩的傳統期待。父母對女兒通常比較沒什麼期待,對小男孩要求卻比較多,包括希望他們更負責任、更勇於犯難。這透露了一個微妙但強烈的訊息,即女孩子比較沒有能力。更有甚者,傳統視女孩為﹁蜜糖和調味料﹂——亦即女孩應該被保護、被照顧、﹁被教導﹂,而不是學習自己完成——這益發助長女孩的不安全感和無力感。

女孩被教導要順從
父母不斷教導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被動與順從;研究顯示,女孩子遠比男孩子更希望息事寧人。當大部分男孩子汲汲營營於滿足自己的需求,女孩子則被教導要顧全大局,而非堅持自己的意願和需求。如果犧牲自己的需求對彼此關係可以有所助益的話,她們很樂意這樣做;或與人意見不和時退縮、道歉,甚至將罪過攬在身上。
女孩得學會無助
女性經常是社會不公、偏見、厭女症和暴力的受害者,而社會化過程更強化這種角色。遭遇他人攻擊時,男孩子被鼓勵反擊,但女孩子卻被教導要默默承受。女孩子從小學到的無助,往往持續到成年,以致於順從似乎成了女性處理問題的唯一方式。
在我們的社會中,女孩和女人遠比男孩子容易受到身體和性暴力,但卻是男孩最常被教授反擊的技巧。父母和文化教導男孩反擊的決心,女孩的還擊意願則經常被禁止(如果她們曾經想反擊的話)。女孩子被告知,反擊是「不淑女」的舉動,而且她們沒有權利說不,尤其是對大人——這對女性深具影響。即使有些女人已具備自我防衛的技巧,仍舊很難在必要時運用它們,因為她們沒有勇氣確認這樣做是對的,她們應該要保護自己。

女孩被灌輸天生比較差的錯覺
很不幸的,即使是在「開明的時代」,男人依舊被認為天生比女人優越。儘管大家都期待男人能更情緒化一點,但諸如理性、獨立和領導能力等「男性」特質,仍然是文化中最受重視的特質,而情緒化、敏感和合作等「女性」特質,則比較不受重視。
許多年輕男性非但未能更尊重女性,反而愈來愈貶抑、污蔑女性,這可以從他們經常口出惡言地稱呼女人「婊子(bitch)」,且視女人為性愛對象及洩憤目標得到佐證。這是個需要加以警惕的現象。

女人得仰仗男人才能圓滿
女人比男人更期待藉由愛情讓自己感到圓滿。這並不是因為女人天生偏好透過愛情追求成就感(而不是金錢、地位、政治或宗教),而是因為對女人來說,愛情是最受文化認同且被鼓勵的。
我們的社會瀰漫著女人需要男人肯定的想法,只要聆聽流行音樂或翻閱大眾讀物就可以找到例證。此外,名女人的傳記和自傳也都在稱頌她們為愛犧牲生命或自我。
女人過了某個年紀(通常是三十歲)仍是小姑獨處的話,就會被視為比已婚女性更「沒有價值」,她們開始認為自己一定是哪裡有問題。

女人容易落入愛情的浪漫幻想中
女孩和女人遠比男孩和男人容易落入愛情和浪漫幻想之中,而這是造成她們在戀愛中容易失去自己的原因之一。
女孩子被教導要為愛而愛。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許多女孩就被灌輸,直到遇上一個讓她們神魂顛倒、改變生命的特殊男人,人生才真正開始。即使小女孩也會玩「婚禮」的扮家家酒遊戲,穿得像新娘一樣,和假扮的新郎牽手走進禮堂。妳什麼時候看見小男孩在玩「婚禮」的遊戲,或打扮得像個新郎?
女孩比男孩更被允許幻想,尤其是關於愛情的甜蜜夢幻。傳統上比較允許男孩有性幻想,而女孩則被鼓勵將性幻想昇華為更能令人接受的「浪漫幻想」。

女人耽溺於男人的肯定
女人從小就被教導,吸引、討好男人是她們的任務,而她們的一生也端賴於此。因此,通常女孩到了青春期,便耽溺於男性的肯定;細心打扮自己,擔心自己太胖,穿著不舒適的服裝和讓人跛腳的鞋子,企盼男孩注目、欣賞的臉色,或來電告訴她,她多麼與眾不同。
我為撰寫本書所訪問的一些女人談到了得到男人肯定的需要,包括現年三十三歲、非常成功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珍妮絲:﹁我很不願承認,但真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會比男人恭維我的外貌更讓我感到快樂。這種快樂甚至超過我順利成交一棟房子!這是不是笨得可憐呢?﹂
四十二歲的大學教授黛安告訴了我類似的故事:﹁我的聰明才智以及學術成就都已經得到肯定。但即使在我比較年輕的時候,我也從不覺得自己具有足以吸引男人的魅力。我一直非常注重外貌和薪資,這兩件事對我而言實在太重要了。但當有男人認為我有魅力時,一切就都值得了。我立即感到被認同與接納。我不得不承認,沒有其他事讓我有同樣的感覺。﹂

女人容易信任別人
除了比較與世無爭的天性,以及較能和別人分享感受外,女人也比男人容易信任他人。女人直覺地明白,信任能培養親密感,不信任則傷感情。但是,有些女人卻太容易相信別人了,且太容易被打動、欺騙、被辜負。

生物因素
除了文化因素之外,男女生物性的不同也會造成女人容易在戀愛中失去自我。這些不同之處包括:

?男人天生比女人﹁較不情緒化﹂
許多研究者認為,影響人類情慾和侵略性的荷爾蒙——睪丸激素——是斷絕男孩情緒發展的主要因素。到了青少年晚期,男孩子的睪丸激素含量比女孩子高出二十倍。
此外,根據︽年輕好男人︾︵A Fine Young Man︶作者古利安︵Michael Gurian︶的說法,男性大腦連結的比較是機械式功能,而不是情緒的;比較喜歡行動,而不喜歡維持親密的連繫;喜歡向他人展現軀體和社交侵略性。這些特質通常會妨礙男人和他人建立親密感,所以也比較不會在愛情中失去自我。
古利安同時聲稱,女性的大腦比較能處理情緒性資訊,男性大腦則比較善於處理空間,而不是情緒問題。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於胼胝體。胼胝體內密密麻麻的神經連結了左腦和右腦,而由於女性的胼胝體較大,所以比較善於處理必須橫跨左右腦,才能進行溝通的情緒性訊息。

?由於腦部結構的關係,男人比較難談論他們的感受
大家都知道男人不像女人容易表達情感,大部分的人也都將這個現象歸因於文化因素。但另一個因素在於,從小開始,女性腦部就普遍具有較佳的語言表達能力。
︽腦部性學︾︵Brain Sex︶一書的作者莫爾︵Anne Moir︶和喬塞︵David Jessel︶指出,女性的左腦前葉有一個能讓說話更有效率的組織,同樣的組織則出現在男性腦部的前葉和後葉——這使得訊息的傳輸較沒效率。
終其一生,女性的說話能力,尤其是情緒性的內容,大致上都比男性優越。根據受試者接受神經影像掃描時所做的觀察,男性的腦部活動力比較不活潑,很少有跨越左右腦的溝通,進而較少產生口語表達。
睪丸激素也影響到男孩子情緒性的溝通能力。雖然有些男孩子在九歲時就可以欣然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到了十六歲時,反而變得比較不會表達。當然我們可以將這現象歸因於,當男孩子長大,就被禁止表露情緒。但根本的原因卻是,整個青春期間,睪丸激素充斥全身和大腦,促使他們順應自己的情緒系統,而在言詞上降低對情感的著重。

?男人比女人更獨立
男性腦部的結構,加上睪丸激素含量較高,驅使男孩和男人傾向尋求獨立行動。根據莫爾和喬塞的說法,母親懷孕期間曾服用額外男性荷爾蒙所生下的女孩和男孩,在一份個性問卷調查上顯示出較為自我滿足、自信、獨立,且具個人特質。母親懷孕時服用女性荷爾蒙的女孩和男孩,則比較依賴他人。

?男人不需要在情感上有所連結,甚至不必有性吸引力,就可以做愛
受到荷爾蒙影響,即使封閉情緒,男人也能輕易做愛,因此他們通常不會有失去自我的問題。
女性不只必須放下所有戒備才能做愛,而且必須一次次撤下所有自我防衛,也因此愈與男人肌膚相親,就投注愈多的感情。部分原因在於,即使有避孕措施,女人仍可能因為每次做愛而面臨新的人生。
即使男人不再封閉情緒,墜入愛河,他們依然較能夠輕易、迅速地從愛慾中跳回到現實,也比女人更能保有自身的主體性。我們鮮少見到一個男人因為渴望做愛而無法工作;因為迷戀愛人,而隨時和朋友們聊起她。

?男孩和男人比較不喜歡利用痛苦做為和別人連結的動力
睪丸激素讓男孩子和男人可以很快就解除緊張狀態,不只是做愛,甚至是身體對痛楚的反應也一樣。男孩子受傷時,極不可能哭泣,尤其在青春期。不只因為此時的社會化進程已經確立︵男兒有淚不輕彈︶,因為男孩和男人很快就能釋放緊張壓力,不會陷溺在諸如哭泣之類的舉動中;這些舉動只會延長壓力釋放的時間︵如詛咒或動粗︶和擴及他人的介入︵如果一個男孩開始哭泣,旁人一定會過來和他談話,幫助他︶,雖然這樣的介入能抒緩情緒,但是男性跟女性不一樣,這些幫助無法牽引他內在的運作系統。
相反地,女孩則常希望藉由得到別人協助以釋放壓力,並以此作為連繫情感的一種方式。女人沮喪時,通常會視情人或配偶為潛在的安慰者,如果沒有得到安慰便會失望,但仍會繼續試圖尋得慰藉。許多女人就是落入這樣的陷阱——錯以為總有一天,將從心愛的伴侶處得到想要的安慰。

?女人比男人更敏感
女性的腦部組織對所有感官刺激的反應,包括觸覺的靈敏度,都比較敏感。針對一群年輕成人的實驗顯示,對於施加在身體每一部位皮膚上的壓力,女性都﹁壓倒性地﹂極為敏感。

心理因素
最新的女性心理學研究發現了導致女性失去自我的最重要心理因素,包括吉麗甘︵Carol Gilligan︶和米勒︵Jean Baher Miller︶,許多探討男女差異的研究文獻指出,女人比男人注重關係和愛情。哈佛大學教授吉麗甘在她的研究中,精采地論證了男女在做道德決定時,女人比男人更珍惜與他人關係的維繫,而且不傷害他人,而男人通常是以一般原則作為道德抉擇的依據。這些發現與米勒的研究結論不謀而合:
﹁為了維繫關係和愛情,女人的自我意識會非常井井有條。對許多女人來說,對關係瓦解的恐懼感,不只是因為認知到失去一份感情,更是自我的完全喪失。﹂
女人的心理防線比男人薄弱
誠如醫學博士哈特曼︵Ernest Hartman︶在︽心理版圖︾︵Boundaries in Mind︶一書中所說,女人的心理防線比男人來得薄弱,尤其在觸及人際關係時,這現象更有意思。心理防線薄弱的人容易迅速且深入地和別人交往,有時候就會在這情誼中失去自我。相反地,心理防線強硬的人較不易與他人牽扯不清,行事較小心,不會那麼快就與人交往。
根據哈特曼所做的心理防線問卷顯示,兩性的心理防線得分顯著的不同,﹁整體而言,女人的分數明顯地比男人低——大約低二十分,是總得分的百分之八。﹂
女人在這份問卷的大部分項目上得分都較低,尤其是在判斷其差異性的前八項,哈特曼稱此描述個人經驗、情感、敏感度和偏好的分數為﹁個人總得分﹂︵Personal Total︶。
哈特曼心理防線研究小組成員之一的貝維斯︵Judith Bevis︶,在一九八六年對市區一所大學的夜校生進行了一項研究。她最有名的發現是,接受研究的女性較在意脆弱心理防線的某些面向,諸如人際連結,她們對此感到舒適自在;相反地,某些強硬心理防線的面向則讓她們感覺不舒服,譬如自主性。接受這份問卷調查的男學生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自主性和自我滿足令他們感到自在,但與他人結合或相連繫,則讓他們不自在或不合己意。

童年經驗如何影響女性
許多心理因素會導致女性容易失去自我:
?與最早的照顧者之間,尤其是母親,缺乏充分的連繫體驗;
?父親或母親或兩者的長期缺席;
?由於死亡或離婚而失去父親或母親;
?與父親關係疏遠、不適或不良;
?被父母忽略;
?曾遭情緒、肢體或性虐待;
?父母親的不良示範︵憎恨女人或家庭暴力︶;
?遭父母、兄弟姊妹或同儕拒絕或取笑。
以上任何一個因素都足以讓成年女子在愛情關係中缺乏安全感和適應不良,並企盼男友或配偶的照顧、支持和指導。童年或青春期曾經在情感或身體上被忽略或遺棄,會導致女人害怕被拋棄,即使她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被不當對待,她都會緊抓住伴侶不放。遭受過虐待的女人,也容易吸引跋扈且?或暴虐的男人,並允許這樣的男人在她生命中主導一切。
女性對這些經驗的反應與男性大不相同,女人將憤怒掩藏在心裡,而不是發洩出來,所以發展出抵抗痛苦的各種防衛機制,進而導致不同形式的心理問題,這就是以下我們所要探討的。

怒火中燒?怒氣激昂
當男孩或男人被別人傷害時,無論是身體或情感上的,都可能在口頭或肢體上猛烈抨擊對方:﹁你傷害我,我也要傷害你。﹂可是當女孩或女人受傷時,就沒那麼簡單了。經過社會化之後,大部分女人早已放棄了直接報復的本能直覺︵有些研究者相信,生物性因素也讓女性避免生氣,而努力尋求和平解決問題︶。相對地,大部分女人遇到問題時,會立刻轉採外交官模式——自問:﹁他故意要傷害我嗎?﹂受害者模式——試圖誘發傷害者的同情;或是自責模式——自問:﹁我做了什麼,使他這樣傷害我?﹂不同於男性簡單、直接的:﹁你傷害我,我也要傷害你。﹂女孩和女人常認為:﹁你傷害我,一定是因為我做了什麼事。﹂
男孩和男人會將憤怒表現出來,女孩和女人則將憤怒隱藏在心裡,且傾向自我掩飾,甚至自我傷害︵這種現象可以進一步解釋為什麼童年曾遭性虐待的男孩子,長大後常變成施虐者,而女性受害者則終其一生都持續被害或受虐︶。
如果周遭發生問題,男孩或男人傾向於先尋找自身以外的問題成因。部分是由於男性的生物性衝動︵相對於內省︶,部分則源自於鼓勵他責怪他人,而非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男性自我作祟。相反地,如果周遭發生狀況,女孩或女人會先向內尋求問題的成因。對於問題的發生,大部分女人傾向於責怪自己,而非責怪他人。
這種﹁怒火中燒?怒氣激昂﹂的差異性,使得女人在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較易質疑並責怪自己,在爭執時屈服,或在衝突中混淆了原本確切的角色。加上對於維繫和諧的需求,都促使女人在不該讓步的時候妥協、犧牲,進而導致在愛情中失去自我。
戀情發生問題時,由於女人會將憤怒轉入內心並且自責,因此容易變得沮喪,自尊心也變低,進而導致她們更加依賴、更不願意冒險拒絕。
這兩種極端——怒火中燒及怒氣激昂——造成潛在問題,但並不意味男女雙方處理怒氣的方式錯誤。不過,雙方應該都可以從觀察對方的所作所為得到教訓。大部分的男人可以學習多一點忍讓,而不是機械性還擊,並運用這種女性特質加強與他人的關係,尋求圓滿解決問題的方式。許多女人則可以承認自己的憤怒,允許自己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默默承受、自責,或被男人責怪。女人不必為了維持和諧而處處忍讓,而是更健康地去維護自己的需要、意見和信念。

假我和脆弱的自我
為了要適應社會,保護自己免受他人的暗箭傷害,從小我們就懂得隱藏真正的感受和真正的自我;為了讓自己顯得更有自信、更有見識、更獨立,我們塑造假我。但是,男人和女人所欲塑造的假面具各不相同。
雖然男人被視為是較強的一方,事實上,男性自我比女性自我更為脆弱。大部分男人被迫隱藏自己的缺點和軟弱,而躲在自信、獨立,甚至虛張聲勢的面具底下。男人的自尊通常是以他看起來有多強壯和自信而定——也就是他自持的方式和儀表如何。
通常愈缺乏自尊的男人,虛張聲勢的假面具就愈明顯。例如許多出身自貧民區的男孩和男人,會戴著﹁流氓﹂的假面,以彌補從小生長在貧窮環境,缺乏父親形象的男性愛與引導,所造成的適應不良,並以武裝自己來面對常有的暴力威脅。
透過閱讀瑪麗.派弗︵Mary Pipher︶的︽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譯註︼奧菲莉亞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男主角哈姆雷特的情人︶,可以瞭解女孩在中學之後自尊心直線下降的情形。但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許多情況下,青春期男孩的自尊心比女孩更容易低落。密西根大學李維樂麗女士︵Valerie E. Lee︶針對九千名八年級男女學生所做的獨立研究發現,在許多可以測量出自尊心的學業項目中︵諸如參與學校活動、閱讀習慣、成績等︶,女生的表現都比男生好。這項結論與美國教育部對八年級和十二年級學生所做類似研究的結果相符。
為了舒緩對自我形象的惡感,女孩子經常在現實生活中放棄己見,而以依附別人換得表面的﹁好感﹂。男孩子傾向以﹁假我膨脹﹂︵inflated false self︶隱藏不足的感受,女孩子則常產生所謂﹁洩氣的假我﹂︵deflated false self︶——她們之所以洩氣,是因為不好的自我形象反映出弱點、不安全感,而虛假則立基於幻想。依附就能得到人們支持的想法,則會投射到外在世界。女孩子以為,只有當她被動、順從且服膺於她尋求感情支持的人時,她才會感到安心及真正﹁被愛﹂。
對這個洩氣的假我而言,﹁證明﹂自己被愛是安心的基礎。因此,藉由拒絕和理性化,女孩學會成功地躲開心上人的退縮或拒絕。例如,如果男朋友以言詞攻訐,青春期少女會理性地解讀為:﹁他之所以攻訐我,是因為他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沮喪,而不是因為我讓他生氣。﹂
許多女孩默默承受攻擊,而不是為自己著想,並讓男朋友知道,她不喜歡這樣被對待︵冒著被拋棄的危險︶;反之,女孩告訴自己無所謂,之後更愛男友,並相信只要有耐心和愛,一切都會過去。

獨立與個體化的需要
︽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有一篇談論成功女商人的文章,哈佛大學教授吉麗甘女士在文中表示,﹁在愛情關係中,尤其是獨立的問題,兩性的體驗各有不同。﹂她認為,﹁男性有人際關係的困難,而女性則有個體化的問題。﹂
個體化︵individuation︶意味著(1)確認自己是個獨特的、個別的自我,且與父母及其他權威人物有別的過程;(2)發展自我的過程。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心理發展的目標在於個體化,並允許綻放個人獨特的人格。女孩子被認為難以個體化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和母親同性,以致於無法發展出完全不同於母親的差異性與個別感受,而這也擴及到其他人際關係上。相反地,男孩和母親性別不同,可以發展出迥異於他人的強烈自我感。
孩子無法發現自己的主體性,除非先從父母和其他權威人物身上釋出自我。這種情況發生在青春期,這時期的男女孩都開始質疑父母、學校和同儕的價值,並反抗父母和所有權威人物。這是他們邁向完全、成年主體性的必然過程。
無論如何,男孩在這過程中比女孩得到更多的寬容。相同年紀的孩子,父母允許男孩可以晚點回家,女孩卻不行;男孩可以參加較多被認為是﹁危險﹂的活動,諸如搖滾音樂會、週末郊遊和春假。男孩子被期待要付出行動,即使惹麻煩也無所謂。古諺說:﹁男孩子總是男孩子。﹂指的就是說,男孩子天生就是要行動、叛逆,女孩子則被期待順應社會價值觀。
女孩子經常被鼓勵留守並依靠家庭。當然也有一些父母牽絆兒子多過於綁住女兒不放,因而一直依賴兒子,阻礙兒子獨立、離家、開創自己的生活。

失去父親對女孩的影響
女孩子難以個體化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許多女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親。由於美國離婚率很高,許多孩子︵男女都有︶,從小就沒有父親,但女孩子所受影響的層面似乎和男孩子不一樣。
根據瑟昆妲女士︵Victoria Secunda︶在她的︽女人與父親︾︵Women and Their Fathers︶書中所說,與單親媽媽一起生活的男孩子固然較具侵略性,也比較會惹麻煩,但有些權威人士相信,離婚對女兒的傷害更大。這是因為女孩從小就比男孩更被教導要關注人際關係,她們似乎承受了更多失去父親的痛苦。此外,沒有父親可能導致女孩子過度依賴、黏膩母親,以致於阻撓她真正獨立所需的自然個體化進程。
也許父親在子女生命中所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幫助子女跳脫強有力的親密母子關係,而發展出自己的能力和獨立性。藉由提供不同於母親的觀點、作風和氣質,父親可以協助子女在情感上脫離母親。
當女兒從母親那歷經個體化過程時,如果父親不在身邊給予幫助,有些女孩就會變得過度依賴母親。尤其當母親讓孩子獨自去處理失去父親和被拋棄的感覺,且向孩子尋求感情支持,把孩子當心腹、甚至家長時,女孩就會更加依賴母親。

男女身份的認知差異
女人要開發自己是個獨特個體的認知,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與眾不同。
傳統上,青春期男孩都被鼓勵要確認並增進技能、釐清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做重大抉擇,為將來作準備。青春期女孩則被鼓勵將注意力放在吸引別人、適應環境、和別人和睦相處,並受眾人喜愛。換句話說,男性被鼓勵問道:﹁我的需要是什麼?如何滿足這些需要?﹂而女性則被鼓勵問道:﹁別人的需要是什麼?我如何滿足這些需要?﹂同樣的,女人似乎不該問道:﹁我的願望是什麼?﹂而應該問:﹁我令人滿意嗎?﹂
誠如派弗在︽拯救奧菲莉亞︾一書中所說的,典型的青春期女孩會為下列關乎她主體性的問題而掙扎:
?富吸引力和人見人愛有多重要?
?如何照顧到自己的需求又不自私?
?如何能誠實又討人喜愛?
?如何能有成就但不威脅到他人?
?如何既性感又不成為性愛對象?
?如何能充滿愛心但不必然顧慮到每一個人?
根據古利安在︽年輕好男人︾書中所說,青春期男孩子則苦惱於完全不同的自我發展問題:
?我是誰?
?何時我才能獨立?
?什麼樣的行為對我來說是對或錯?
?什麼是愛?我要如何好好去愛?
有些事情可以從兩者顯著的差異列表中推衍出來:
?女孩子在意的所有問題都牽涉到和其他人的關係,尤其是別人怎麼看待她們。男孩子唯一會自問的人際關係問題,不是別人如何理解他,而是行為的對錯。
?男孩掙扎的並非直接指向一般的男性主體性問題,也不是跟其他人或異性有關的問題。男孩子也會問及愛的議題,但誠如妳注意到的,古利安將之放在列表的最後,這絕非巧合。
?女孩子幾乎不問獨立的問題,但這卻是男孩子的第一個問題,其重要性僅次於:﹁我是誰?﹂這個問題。
?也許最明顯的差別在於,青春期女孩不問﹁我是誰?﹂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我能否做自己且仍被眾人接納或疼愛?﹂

人際關係?成就感
女人遠比男人更傾向於藉由吸引﹁別人﹂︵通常是男人︶注意,以避免個人衝突︵一如她們無能個體化︶。另一方面,男人則傾向於藉由參與活動,以避免衝突,諸如運動、事業和其他成就等活動,實際上都有助於他們更進一步拓展自我認知。
無論我們承不承認,男人依舊握有這世界大部分的權力,男人依舊比女人更會賺錢,依舊是大部分大公司的老闆。大部分政治人物都是男性,法官、議員、律師、醫生和神職人員也大都是男性。許多女人仍然相信,透過男人是擁有權力的唯一方式,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成就。︵古典的西洋民間故事,像︽白雪公主︾、︽仙履奇緣︾都透露一種概念,即女孩子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等英俊的王子來拯救。︶
四十九歲的夏綠蒂就是這樣告訴我的:

我從小就被教導,嫁給有錢或有成就的男人是女人得到實際權力的唯一方式。我家沒有足夠的錢供我和弟弟兩人念大學,於是我被送去秘書學校,家人希望我能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幾年,然後嫁個律師。
我確實是嫁給了律師。羅伯特是非常有權勢的人,我以為和他在一起可以得到他的部分權力。就某方面而言,我的確是得到了。當人們知道我是羅伯特.布萊克太太,就非常恭敬,這對我的確很方便。不幸的是,這卻讓我忘了夏綠蒂.貝克是誰。我整個生命都圍繞在討好丈夫——把家佈置得漂漂亮亮,等他回來;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讓他以我為傲,並維持我們擁有的一切。幾年之後,夏綠蒂.貝克開始消失了,只剩下羅伯特.布萊克太太。離婚時,夏綠蒂.貝克也找不回來了。她不見了。

﹁消失的女人﹂和心理失調
另一個讓女人在愛情中失去自我的決定性因素是,女人比男人容易為心理失調以及心理學所謂的人格失調所苦,相反地,男人則受苦於行為或思想失調。
人格失調就是人格特質誇大變形。根據臨床上常用來幫助醫生正確診斷精神疾病的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人格失調是明顯跳脫各個文化期待的一種持續性內在經驗和行為模式,遍及各層面且固著︵不可能改變︶,一直延續下去,最後在人際關係上造成困擾或傷害。
各種人格失調中,﹁邊緣性人格違常﹂︵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女人最常見的症狀。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邊緣性人格違常的普遍特徵是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緒︵心情︶不穩定,以及從成年初期就開始的明顯衝動,並表現在各種情境之中,例如下列狀況:
1▼抓狂似地努力不讓自己被遺棄︵不管是想像抑或實際發生︶。這不包括下列第五項所提到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2▼擺盪在極端理想化和自暴自棄之間,導致不穩且緊張的人際關係。
3▼認同感混淆:明顯且持續的自我形象或自我認知不穩定。
4▼至少有兩方面的情緒衝動,因而可能自我傷害︵例如:揮霍無度、性濫交、偷竊、莽撞駕車、狂飲作樂︶,不包括第五項所提到的自殺或自殘行為。
5▼一再出現自殺行為、裝模作樣,或威脅、自殘的行為。
6▼激動的情緒導致情感不穩定︵例如持續數小時起伏不定的緊張、急躁或焦慮,但很少超過好幾天︶。煩躁不安是安定感的相反,混雜著沮喪、焦慮、憤怒和失望。
7▼長期的空虛感。
8▼不當、激烈或難以遏抑的暴怒︵例如經常耍性子、時時發飆、一再和人打架︶。
9▼突如其來與壓力有關的妄想或嚴重的人格分裂症狀。

邊緣性人格違常常和一些症狀連想在一起,像是飲食失調、對某種東西成癮以及自殘等。被認為是﹁女性專有疾病﹂,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違常的人,大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女性,媒體因此稱其為﹁九○年代的女人病﹂。
為什麼女人罹患的人數會多過男人?有若干理論解釋其原因:
受苦於人格失調的男性當中,自戀型人格失調多過邊緣性人格違常。表面上,自戀型人格失調患者顯得自信、發散出自負的氣息、事業和愛情兩得意,且深知自己要什麼,以及如何得到;性子通常很急、好出風頭,且誇大不實。事實上,自戀型人格失調是以防衛性假我為基礎,必須藉由假我膨脹以掩藏自我認知的不足。儘管男性和女性可能為同樣的認知不足所苦,但男人比女人更會以假面具自我防衛。
有些研究者相信,雖然許多男人也和女人一樣情緒瀕臨失常邊緣,但女人會變得憂鬱、想自殺,或尋求精神治療,男人則傾向以暴力行為面對世事。這使得有些人相信,反社會人格失調︵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PD︶是男性邊緣性人格違常的同義辭,因為被診斷出反社會人格失調的人大部分是男性。但是,儘管邊緣性人格違常和反社會人格失調有一些外在相似性︵亦即很難與人相處、習慣怪罪別人︶,內在的狀態卻完全不同。邊緣性人格違常患者會感到羞恥、有罪惡感、空虛且情緒沮喪,但反社會人格失調者通常不會出現這些感覺。
還有一些理論家指出婦女所經歷文化條件類型,諸如:
?在社會中,女性接收到較多前後不一致且無效的訊息。
?女人容易罹患邊緣性人格違常,因為她們被社會化後變得比較依賴他人,對於拒絕也比較敏感。
有些人指出,邊緣性人格違常患者在童年時多半曾遭性虐待,而且發生在女性身上多於男性。但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並非所有遭受性虐待的女性都患有邊緣性人格違常。

邊緣?界限的連結
心理防線脆弱的人很容易一下子就受人吸引,經常和他人分享如下的評論:﹁我馬上就看出,他正是我能信賴的那種人。﹂或者﹁他和我看對眼了。﹂她們很容易對異性一見鍾情,或馬上與初識者成為好朋友,也很容易敞開內心,甚至與陌生人分享最私密的事情,﹁因為感覺對了﹂。
心理防線脆弱的人容易擁有緊密但短暫的關係,而在這段關係當中,她們只為對方而活。關係結束之後,她們必定傷痕累累,承受的痛苦遠比擁有這段關係的時間還要長。而在這段痛苦的分手期間,自殺的念頭時時浮現。
事實上,心理防線和精神失常之間存在某種關係,成因尚不得而知。可能是心理防線太脆弱,使人容易罹患諸如邊緣性人格違常之類的人格失調問題,或者可能是人格失調導致人的心理防線脆弱。
根據哈特曼博士的研究,這類患者顯現出脆弱或被撕裂的心理防線,譬如容易與人一見如故,無法控制情緒及遠離刺激,或無法忍受獨處。但他們也會試圖形成一道厚實的防衛線,諸如投射、偏執傾向和﹁人格分裂﹂——堅持他人不是十全十美,就是徹底的壞蛋。這些防衛機制便是邊緣性人格違常的特徵。

Z
現在,妳已經知道妳和其他許多女人在愛情中失去自我的緣由了。下一章,妳將學習依自己的狀況,如何努力改變自己。

 
 
 
★金石堂書店2002年度精選百大好書。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syGarden Publishing Company
電話─886-2-2702-9186 傳真─886-2-2702-9286 e-mail─
【心靈工坊成長學苑】106台北市大安區台北市信義路4段45號11樓
【心靈工坊門市】106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4段53巷8號2樓